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动态助词研究

作 者: 祝君
导 师: 王功龙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 近代汉语 动态助词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动态助词的产生、发展研究一直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内容,要明确认识各个动态助词的变化发展历程及使用特点,就需要做系统的断代研究,从而观察其整体的变化规律。《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是宋代最具代表性的白话资料,语料充分反映了当代语言的真实面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是近代汉语史研究不可缺少的语料。本文以《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为研究对象,对动态助词进行穷尽式的搜索和分析,收集它们所在的句子,并根据它们在具体句子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意义统计其在本书的使用数量、句法形式,分析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语法意义,从而总结各动态助词在宋代的使用特点,为汉语史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些佐证。本文共分五大部分,分别阐述本论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对《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中典型的动态助词从句法结构及语法意义两方面进行个体研究;针对七个助词进行综合研究;与《祖堂集》中动态助词进行比较分析和结语。经过详尽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中主要的动态助词有“将、得、着、过、了、却、取”七个。其中助词“将”多用于“动+将+(宾)+补”形式,有两种语法意义,一是表示动作完成实现或获得某种结果,一是表示动作的持续;助词“得”的用例丰富,有四种句法结构,两种语法意义,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着”的使用频率高、范围广,主要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表示动作完成结束的语例占少数,集中体现于“动+着+宾”形式;“过”表示动作完成、曾经做过的事情或已有的经验三种意义,与现代汉语“过”的语法意义相同,第一种用法比较常见,本书中用于“动+过”和“动+过+宾”两种形式中;“了”在本书的句法形式复杂多样,多数语例用于表示动作的完成;“却”和“取”两个助词均使用不多,用法及功能简单,呈现萎缩趋势。另外,我们发现《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中同一种语法意义可以由不同的动态助词来表达,它们在语法意义和功能上存在交叉现象。说明此时动态助词的发展并不完善,尚处于调整规范阶段。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4
  第一节 语料介绍及其价值  9-10
    一、宋代语料介绍  9-10
    二、《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介绍及价值  10
  第二节 研究概况  10-12
  第三节 研究意义  12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4
第二章 动态助词个体研究  14-38
  第一节 动态助词“将”  14-19
    一、“将”的历史演变  14
    二、“将”的语法分布  14-17
      (一) 动+将(+宾)+趋向补语  14-16
      (二) 动1+将+宾+动2  16-17
      (三) 动1+将+动2(趋向补语或其他成分)  17
    三、“将”的语法意义  17-19
  第二节 动态助词“得”  19-22
    一、“得”的语法分布  19-22
      (一) 动+得+宾  19-20
      (二) 动1+得(+动2)  20-21
      (三) 动+得+补  21-22
    二、语法意义  22
  第三节 动态助词“着”  22-27
    一、“着”的历史演变  22-23
    二、“着”的语法分布及语法意义  23-27
      (一) 动+着  23-24
      (二) 动+着+宾  24-26
      (三) 动1+着+动2  26-27
  第四节 动态助词“过”  27-30
    一、“过”的历史演变  27-28
    二、动态助词“过1”  28-29
    三、动态助词“过2”  29-30
  第五节 动态助词“了”  30-34
    一、“了”的历史演变  30
    二、“了”的语法分布及语法意义  30-34
      (一) 动+了1  30-31
      (二) 动+了1+宾  31-32
      (三) 动+补+了(+宾)  32
      (四) 动+了1+补  32
      (五) 形+了1(+宾)  32-33
      (六) 特殊句式中的“了1”  33-34
  第六节 动态助词“却”  34-35
  第七节 动态助词“取”  35-38
第三章 动态助词综合研究  38-43
  第一节 语法结构  38-40
  第二节 语法意义  40-43
第四章 与《祖堂集》动态助词的比较  43-45
第五章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

相似论文

  1. 动态助词“过”研究综述,H146
  2.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语气词比较研究,H146
  3. 天镇方言动态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H17
  4. 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H141
  5.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助动词研究,H146
  6.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否定词研究,H146
  7. 汉语NP_1-Vi-NP_2句式研究,H146
  8. 《西厢记》连词研究,H146
  9. 《祖堂集》介词研究,H141
  10. 二程语录语法研究,H141
  11. 朱子语类副词研究,H141
  12. 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H134
  13. 动态助词“了”的隐匿规律与对外汉语教学,H146
  14. 《儿女英雄传》动态助词研究,H146
  15. 确山方言动态助词“了”及相关问题研究,H17
  16. 《朴通事谚解》助词研究,H146
  17. 《水浒全传》动量词考察及近代汉语动量词发展初探,H141
  18. 动态助词“了_1”的时体特点考察,H146
  19. 近代汉语“煞”字考,H12
  20. 敦煌变文的语音系统,H11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