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涡轮叶片型面气膜冷却的研究

作 者: 向安定
导 师: 刘松龄
学 校: 西北工业大学
专 业: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关键词: 涡轮叶栅 涡轮叶片 气膜冷却 压力系数 流量系数 冷却效率 数值模拟 传热 掺混模型
分类号: V2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9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根据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提供的叶型数据设计并加工了叶栅通道实验段以及试验叶片,实验研究在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尺寸低速叶栅传热风洞中进行。 首先在主流雷诺数Re_∞=250,000~450,000范围内对叶片型面不同叶高位置的压力系数进行了测量,研究了主流雷诺数和离端壁距离Z对型面静压分布的影响;测量了Re+∞=100,000~450,000、二次流吹风比BR=0.5~2.5范围内导叶型面15排气膜孔的流量系数,以及Re_∞=250,000~450,000、BR=0.5~2.5范围内动叶型面8排气膜孔的流量系数,研究了主流雷诺数和二次流吹风比对气膜孔流量系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测量了上述实验工况范围内导叶与动叶型面单排孔以及多排孔情况下型面的冷却效率分布,分析讨论了气膜孔位置、二次流吹风比和主流雷诺数对型面气膜冷却效率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端壁附近区域压力系数分布呈现出较强的三维特性,动叶吸力面尤其明显;气膜孔流量系数随吹风比的增加而增大,在高吹风比情况下,流量系数逐渐趋于常数;在不同型面区域,冷却效率分布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吹风比与主流雷诺数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低吹风比下,孔出口下游附近可以得到较好的冷却,中、高吹风比下,冷气射流在加速流动主流的作用下返回壁面进行二次冷却,孔下游较远区域可以得到较好的冷气覆盖。 本文对D.A.Rowbury等提出的流量系数工程算法进行了改进,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改进后的新模型使低吹风比和前缘驻点附近流量系数的计算得到了明显的改进,而在高吹风比下仍能保持与实验数据相符,这种算法有可能成为低压比情况下型面气膜冷却的一种通用设计方法。 研究并发展了用低雷诺数k-ε紊流模型为基础的气膜冷却计算方法,将前人针对平板提出的掺混模型推广应用于涡轮叶片型面,得到了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的结果。 最后本文还对没有气膜冷却时的叶栅流动与传热问题以及型面气膜冷却的流动与传热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三维紊流数值模拟,计算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近壁面实施标准壁面函数处理。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从定性的角度较好的模拟了叶栅端壁附近的流动和型面换热规律以及型面气膜冷却的流动与传热问题,但在数值上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1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0-12
  1.2 型面气膜冷却的实验研究现状  12-15
  1.3 型面气膜冷却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5-16
  1.4 叶栅端壁附近的流动和换热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6-18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8-21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数据处理  21-36
  2.1 实验装置  21-28
  2.2 实验方法与测试技术  28-30
  2.3 流场数据处理方法  30-31
  2.4 传热数据处理方法  31-33
  2.5 实验误差分析  33-36
第三章 叶片型面的静压分布的实验研究  36-44
  3.1 实验工况  36-38
  3.2 导叶型面静压和速度分布  38-41
  3.3 动叶型面静压和速度分布  41-43
  3.4 小结  43-44
第四章 叶片型面气膜孔流量系数的实验与计算研究  44-60
  4.1 实验工况  44-45
  4.2 导叶型面气膜孔流量系数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45-50
  4.3 动叶型面气膜孔流量系数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50-52
  4.4 流量系数的工程计算  52-58
  4.5 小结  58-60
第五章 叶片型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与计算研究  60-79
  5.1 实验工况  60-61
  5.2 导叶型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61-67
  5.3 动叶型面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67-71
  5.4 型面气膜冷却效率的计算  71-77
  5.5 小结  77-79
第六章 有气膜冷却的涡轮叶栅中流动和换热的数值模拟  79-115
  6.1 控制方程与紊流模型  80-84
  6.2 无气膜冷却时叶栅中的流动与换热计算  84-92
  6.3 有气膜冷却时叶栅中的流动与换热计算  92-103
  6.4 孔排结构对型面气膜冷却的影响  103-105
  6.5 小结  105-115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115-119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115-117
  7.2 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117-119
参考文献  119-12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28-12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129-130
致谢  130-131

相似论文

  1. 真空玻璃的阳极键合密封技术研究,TQ171.1
  2.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3.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4. 筒形件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G386
  5.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6. 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31.3
  7. 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V215.4
  8.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9.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10.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11. 670t/h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2.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3.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4.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15.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16. 迷宫式汽封和薄叶式汽封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TK263.2
  17. 空中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图像仿真技术研究,TP391.41
  18. 片状农业物料滚筒干燥计算机模拟,S226.6
  19.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20. 阀外置式小排量抽油泵的设计及性能仿真分析,TE933.3
  21.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中图分类: > 航空、航天 > 航空 > 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 > 发动机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