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

作 者: 陈业新
导 师: 李国祥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灾害社会学 中国古代历史 西汉与东汉 历史研究
分类号: K23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1099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往古以来,中国灾害频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学者因此而称中国为“饥荒的国度”。本文以灾害为切入点,以“灾害与社会”为主题,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阶段——两汉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从诸多方面对“灾害与社会”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全文由七部分组成: 导论。从宏观的方面论述灾害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说明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灾害与社会”这一主题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并对两汉灾害与社会的研究情况、本文的思路等问题略加说明。 第一章对两汉旱、水、地震、虫灾、疾疫和雪、霜、冻、风、雹等灾害进行具体研究,主要从时、空等方面探索众灾发生的概况,力求寻找各灾发生的规律;同时,本部分又是以后几章对“灾害与社会”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的基础和背景。 第二章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出发,从自然和社会两大方面探析两汉灾害发生的原因。本文认为,季风与环流、变动不居的气候、天文异常等是引起两汉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而两汉时不当的生产开发活动、生活的浮侈和战争等对生态的破坏,是该期灾害发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因子。鉴于气候是影响古代灾害发生的要因,本章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学术界两汉气候史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两汉时期的气候状况进行了重点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本文认为,两汉时气候的冷暖变迁,似乎并不如以往学者所言西汉暖而东汉冷的状况,而是西汉略为寒冷而东汉稍暖,且冷暖经常波动;干湿也是变动不定,变动无常。 第三章为两汉灾害思想研究。笔者认为,灾、异在两汉时具有一定的区别,本章对之稍加辨析,并以此为基础,将两汉灾害思想分为四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即灾害的阴阳五行说、灾害的天谴说、灾害的天体运行式解释和灾害的天道自然式的解释。本文在对这些灾害思想进行归纳的同时,根据当时的具体实际情况,分别对之予以相应的评说。 第四、五、六章分别对灾害与两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问题加以探讨。 由于灾害的破坏性影响和灾害思想的作用,两汉政治生活中留有十分显著的灾害印记,两汉时期的许多诏令、国家政策和措施,如皇帝下诏谴己责臣、人事任免等等,大多是在灾害或灾异屡发的时代背景下制订和颁发的,并围绕灾害、灾异而付诸实施的。——因此笔者认为:从意识形态和政治实践上看,两汉君主专制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说,其本质就是灾害政治。 灾害与两汉经济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灾害对两汉经济的影响、两汉荒政思想和荒政实践等三大方面来展开研究的。灾害对两汉经济的影响,总的说来是消极的。这种消极。作用可通过以下三点来说明:第一,灾害对两汉小农经济的打击;第二,灾害对两汉国家财政经济的制约,是影响两汉经济发展波动的要因;第三,对两汉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消极的平衡作用。 本文对两汉时荒政思想的系统研究,主要是从积贮备荒、重农、仓储、赈济等四个 ~。方面来进行的,并对其特点、作用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有所概括,这在两汉历史的研究上尚属首次。 由于灾害多发,荒政实践因此而成为两汉经济活动中的一件要事,加之以诸如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两汉荒政实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本文对这些皆有详尽的探讨和分析。 灾害与两汉文化的关系,可以两点来概括之:一是文化事象对两汉灾害的反映,如两汉文献对历史灾害的记载等;二是灾害对文化的影响,许多文化事象都留有灾害的印记,或者说某些文化事象的出现就是灾害的产物,如两汉祈雨礼俗等。本文重点以两汉灾异五家说、灾害与两汉文献、揖灾礼仪(以祈雨礼俗为解剖点)等三大文化事象来折射灾害与两汉文化问的关系: 首先,两汉时期是经学极盛的时代,在经学的影响和作用下,两汉时说灾论异者无不援用经学典籍。由于说者所据经学元典的有异,由此形成了两汉灾异学说的多元性。”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将两汉时的灾异学说分为五家,即(春秋》家、《尚书》家、《易》家、《诗》家和《礼记》家等,并对五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相关思想及其特点等略加概括。 其次,从灾害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全面地考察了两《汉书》“五行志”在历史灾害研究方面的巨大价值。二 最后,对灾害与两汉文化的副产品——洱灾礼仪(以祈雨礼俗为例)的关系进行探讨。

全文目录


导 论  10-15
第一章 两汉灾害基本概况  15-45
  一、 旱灾基本概况  15-17
  二、 水灾基本概况  17-26
  三、 地震灾害概况  26-31
  四、 虫灾概况  31-34
  五、 疾疫之灾概况  34-41
  六、 其它灾害概况  41-45
第二章 两汉灾害原因探析  45-73
  一、 自然生态条件与两汉灾害的发生  45-66
    (一) 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证  45-63
    (二) 灾害源与灾害链——自然生态因子与两汉灾害  63-66
  二、 社会因素与两汉灾害  66-73
    (一) 两汉生产活动与灾害  67-69
    (二) 两汉浮侈之风对林木的耗费与灾害  69-70
    (三) 战争与两汉灾害  70-73
第三章 两汉灾害思想研究  73-101
  一、 灾、异辨析——兼及《公羊传》和董仲舒之灾、异观  73-78
  二、 两汉灾害思想研究  78-101
    (一) 灾害的阴阳五行说  79-85
    (二) 灾害的天谴说  85-89
    (三) 灾害的天体运行式解释  89-95
    (四) 灾害的天道自然式解释  95-101
第四章 灾害与两汉君主专制政治  101-122
  一、 君主下诏谴己责臣  101-105
  二、 纳谏与上策  105-109
  三、 灾害与两汉改元  109-112
  四、 灾害与两汉人事任免  112-122
第五章 灾害与两汉经济研究  122-154
  一、 灾害对两汉经济的影响  122-130
    (一) 灾害与两汉小农经济  122-124
    (二) 灾害与两汉经济波动  124-127
    (三) 灾害与两汉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127-130
  二、 两汉荒政思想探析  130-139
  三、 两汉荒政实践研究  139-154
第六章 灾害与两汉文化事象  154-183
  一、 五经元典与两汉五家灾异说  154-166
    (一) 两汉灾异论概说暨陆贾、贾谊等灾异观  154-156
    (二) 五经元典与两汉五家灾异说  156-166
  二、 从灾害历史文献学的角度看两《汉书》“五行志”的价值  166-173
  三、 两汉祈雨礼俗初探  173-183
附 录  183-188
主要参考文献  188-192
后 记  192

相似论文

  1. 延安时期电化教育历史研究与经验启示,K265
  2. 宋元时期西藏止贡噶举派历史研究,B946.6
  3. 论梁启超与清华国学院,K263
  4. 奥运会吉祥物设计及价值历史演进研究,J53
  5. 美国SAT考试历史变迁研究,G633.51
  6. 历史研究性学习中连云港地方史资源的开发,G633.51
  7. 周恩来人口思想研究,C924.2
  8. 现代汉语“长”、“短”所指面貌及其历史研究,H136
  9. 美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历史研究,G639.712
  10. 山东长岛渔号研究,J607
  11. 近现代少儿歌曲创作的历史研究,J609.2
  12. 现代汉语“肥”和“胖”的指称面貌及其历史研究,H136.3
  13. 内蒙古广播电台蒙语广播发展史研究,G229.27
  14.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合理性分析,F320
  15. 精神障碍者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对策研究,D924.1
  16. 龚育之与中共历史研究,K825.1
  17. 蒙医放血疗法历史研究,R291.2
  18. 琴音悠悠润沧州,J624.1
  19. 我国早期医学电化教育史研究,R-092
  20. 《鄂尔多斯日报》(蒙文版)的历史研究,G219.2
  21. 《中国历史研究法》与《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之比较,K09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 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