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的研究

作 者: 罗超毅
导 师: 邢文华
学 校: 北京体育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运动训练科学化 动力系统 动力要素 环境动力 核心动力 科学技术素质 科学教育 教练员 训练基地 实施者
分类号: G80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1017次
引 用: 2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将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与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对影响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基本动力要素子系统和动力要素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形成了以科学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科训结合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基本动力要素子系统共35个二级动力要素指标的系统框架,经专家评定确定正是这些基本的动力要素构成了推动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系统。本研究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属于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中比较宏观的层次中的问题,经文献检索未见有专题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内容和所得到的结论具有创新性。 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系统科学方法、理论社会学方法、矛盾分析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学习和调查数据的统计,对影响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各种基本动力要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对比分析,整个研究过程紧紧扣住各基本动力要素是如何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向前发展的基本思路,注意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分析的结合,事实归纳与理论演绎的结合。 本研究初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运动训练科学化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推动它发展变化的各种动力要素构成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动力系统,该系统可以大致分为核心动力层、基础动力层和环境动力层三个层次。 核心动力层主要由教练员、运动员和直接参加运动训练科学化活动的各类人员等实施者动力要素群体构成。基础动力层由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进程有比较大且比较直接影响的各个动力要素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有科学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和科训结合的各种物质保障条件等。环境动力层主要指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状况和文化环境等动力要素。 2.核心动力层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作用最直接,影响最大。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直接实施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核心动力层中的核心动力要素,他们的科技意识和运用科技的能力决定了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速度和水平。 基础动力层是影响核心动力层的各种重要的动力要素子系统,要齐抓共管,综合利用,不可偏废,但科学技术是影响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第一动力要素。 环境动力层的各动力要素一般来说影响相对间接一些,但也不能忽视。在政治不稳定、经济萧条等特殊情况下,环境动力层的要素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是重大而深刻的。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的研究 博士生罗超毅 3.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结果和外在表现形式,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才是运动成绩提高的内在的本质的原因。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是单一或几个动力要素可以实现的,而是多个动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树立系统地、整体的观念,立足于综合推进。 4.科学技术是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动力要素,它通过科学思想和先进的方法手段的传播不断提高运动训练实施者群体的科学技术素质;通过适用性技术的运用来改进运动训练的仪器和设备等方面的条件;还可通过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过程,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和效益。 5.科学教育是培养各种人才的基本方式,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根基。科学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教练员、运动员和各学科专业的科技人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当前教练员运用科技的能力比较弱、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比较低和科技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不高己经成为影响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瓶颈性因素,因此,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己经成为当前和令后一段时期体育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6.要重视和不断改善现代科学技术与运动训练实践密切结合的各种条件,尤其是要加强训练基地和运动队的科学训练条件,它们的科技建设最为迫切。改革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强大动力,因为合理的体制和良性运行的机制是科学技术与运动训练实践结合的重要条件,当前的重点是解决好训练基地和优秀运动队科训一体化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6-8
1. 选题依据  8-24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8-9
  1.2 有关研究的现状  9-24
    1.2.1 文献研究的主要范围  9-10
    1.2.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系统动力思想  10-12
    1.2.3 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状况  12-24
      1.2.3.1 研究的概况  12-14
        1.2.3.1.1 理论研究初成体系  12-13
        1.2.3.1.2 方法手段逐渐完善  13
        1.2.3.1.3 科学选材异军突起  13-14
        1.2.3.1.4 信息工作后来居上  14
      1.2.3.2 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情况  14-22
        1.2.3.2.1 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基本概念  14-15
        1.2.3.2.2 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5-16
        1.2.3.2.3 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6-19
        1.2.3.2.4 运动训练科学化主要影响因素  19-22
      1.2.3.3 研究中的不足  22-24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4-29
  2.1 研究方法  24-27
    2.1.1 系统科学方法  24-25
    2.1.2 理论社会学方法  25
    2.1.3 矛盾分析法:  25
    2.1.4 文献研究法  25-26
    2.1.5 问卷调查法  26-27
    2.1.6 数理统计法  27
  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27
  2.3 研究的时间跨度  27
  2.4 研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27-29
3. 结果与分析  29-113
  3.1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总论  29-41
    3.1.1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基本动力要素指标体系  29-33
    3.1.2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基本动力要素  33-38
      3.1.2.1 核心动力要素  33-35
      3.1.2.2 基础动力要素  35-37
        3.1.2.2.1 科学技术  35
        3.1.2.2.2 科学教育  35-36
        3.1.2.2.3 科学管理  36
        3.1.2.2.4 条件保障  36-37
      3.1.2.3 环境动力要素  37-38
    3.1.3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动力要素类型  38-39
    3.1.4 要点归纳  39-41
  3.2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分论  41-106
    3.2.1 科学技术与运动训练科学化  41-54
      3.2.1.1 体育科学与技术  41-43
      3.2.1.2 科学技术的主要渗透方式  43-52
        3.2.1.2.1 明确科研导向  43-48
          3.2.1.2.1.1 应用研究长抓不懈  43-44
          3.2.1.2.1.2 竞体科研给予倾斜  44-45
          3.2.1.2.1.3 优势项目重点突出  45-48
        3.2.1.2.2 提高科研水平  48-50
          3.2.1.2.2.1 行业科技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48-49
          3.2.1.2.2.2 总局科技队伍实力不断增强  49
          3.2.1.2.2.3 科研课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  49-50
        3.2.1.2.3 加强成果推广应用  50-52
          3.2.1.2.3.1 强化科技服务意识  50-51
          3.2.1.2.3.2 提高攻关服务水平  51-52
          3.2.1.2.3.3 增强依靠科技自觉性  52
      3.2.1.3 要点归纳  52-54
    3.2.2 科学教育与运动训练科学化  54-65
      3.2.2.1 教育与科学教育  54-55
      3.2.2.2 科学教育的主要作用  55-65
        3.2.2.2.1 提高教练员素质  56-60
          3.2.2.2.1.1 文化程度大幅提高  56-59
          3.2.2.2.1.2 科技意识大大增强  59-60
        3.2.2.2.2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60-62
          3.2.2.2.2.1 学历水平不断提高  60-61
          3.2.2.2.2.2 研究实力不断增强  61-62
        3.2.2.2.3 改善管理者队伍状况  62-64
          3.2.2.2.3.1 机关管理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62-63
          3.2.2.2.3.2 训练管理干部素质不断改善  63-64
        3.2.2.2.4 要点归纳  64-65
    3.2.3 科学管理与运动训练科学化  65-78
      3.2.3.1 管理与科学管理  65
      3.2.3.2 科学管理主要指标  65-66
      3.2.3.3 科学管理的主要作用  66-78
        3.2.3.3.1 增强管理者的科技意识  66-68
        3.2.3.3.2 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  68-76
          3.2.3.3.2.1 体制与机制释义  68
          3.2.3.3.2.2 改革宏观管理体制  68-70
          3.2.3.3.2.3 调整运动员梯队结构  70-72
          3.2.3.3.2.4 优化科技队伍布局  72-76
        3.2.3.3.3 社会转型与科学管理  76-77
        3.2.3.3.4 要点归纳  77-78
    3.2.4 保障条件与运动训练科学化  78-89
      3.2.4.1 保障条件的主要内容  78-79
      3.2.4.2 条件保障基本环节  79-87
        3.2.4.2.1 体育科研机构的条件保障  79-84
          3.2.4.2.1.1 行业科研机构投入情况  80-82
          3.2.4.2.1.2 总局科研机构投入情况  82-83
          3.2.4.2.1.3 体育科研机构固定资产情况  83-84
        3.2.4.2.2 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条件保障  84-87
          3.2.4.2.2.1 教练员的科技能力  84-85
          3.2.4.2.2.2 科技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5-86
          3.2.4.2.2.3 保障运动队科学训练条件  86-87
      3.2.4.3 要点归纳  87-89
    3.2.5 社会环境与运动训练科学化  89-97
      3.2.5.1 社会环境动力要素概述  89
      3.2.5.2 社会环境的主要影响方式  89-96
        3.2.5.2.1 经济基础的影响  89-93
          3.2.5.2.1.1 经济体制的影响  90-91
          3.2.5.2.1.2 经济实力的影响  91-92
          3.2.5.2.1.3 训练经费增加  92-93
        3.2.5.2.2 社会政治的影响  93-95
          3.2.5.2.2.1 体育与政治密切相关  93-94
          3.2.5.2.2.2 政治对体育的作用方式  94-95
        3.2.5.2.3 社会文化的影响  95-96
      3.2.5.3 要点归纳  96-97
    3.2.6 运动训练科学化与运动技术水平  97-106
      3.2.6.1 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情况  97-100
        3.2.6.1.1 不同时期获世界冠军情况  97-98
        3.2.6.1.2 不同时期创世界记录情况  98-99
        3.2.6.1.3 不同时期创全国记录情况  99-100
      3.2.6.2 我国等级运动员情况  100-102
        3.2.6.2.1 不同时期达国际级运动健将情况  100
        3.2.6.2.2 不同时期达国家级运动健将情况  100-101
        3.2.6.2.3 不同时期达等级运动员情况  101-102
      3.2.6.3 一、二、三线运动员队伍情况  102-105
        3.2.6.3.1 一线队伍情况  102-103
        3.2.6.3.2 二线队伍情况  103-105
      3.2.6.4 要点归纳  105-106
  3.3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观  106-113
    3.3.1 概述  106
    3.3.2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106-108
    3.3.3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的层次性特征  108-109
    3.3.4 运动训练科学化动态相关性特征  109-113
      3.3.4.1 基本动力的动态相关性  110-111
      3.3.4.2 主要动力的动态相关性  111-113
4. 结论与建议  113-115
致谢  115-116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16-119
附件:  119-124

相似论文

  1. 高中学校校本研修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637.1
  2. 高校外籍教师课程角色个案研究,G642.3
  3. 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现状及对策研究,G812.5
  4. 北京市体育局训练基地管理现状的研究,G808
  5. 湖南省业余体操训练基地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G832
  6.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场地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G812.47
  7. 甘肃榆中高原训练基地及其周边体育资源现状与开发研究,G812.5
  8.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9. 陕西省女子足球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43
  10. 江西省拳击运动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研究,G886.1
  11. 河北省田径教练员队伍建设现状研究,G82
  12. 北京市部分商业健身俱乐部运营状况调查研究,G80-05
  13. 我国青年男子篮球队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及其素质与球队凝聚力关系研究,G841
  14.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在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队管理中运用的调查研究,G841
  15. 湖南省高职院校篮球联赛的创建,G841
  16. 我国高级游泳教练员岗位培训内容及方法的综合研究,G861.1
  17. 上海市教练员领导力及其教学培训模式研究,G812.3
  18. 湖北省竞技运动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G812.3
  19. 徐州市A驾校教练员薪酬体系再设计,U471
  20. 对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特征的研究,G8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