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共线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过程的研究

作 者: 张铁犁
导 师: 姚建铨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物理电子学
关键词: 光学参量振荡 光学参量产生 准相位匹配 周期极化晶体 共线 双波长 可调谐 窄线宽 中红外
分类号: O43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准相位匹配技术(QPM)是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转换效率高、调谐方式灵活的特点受到众多科学家的青睐。基于共线准相位匹配的光学参量过程(包括光学参量振荡OPO和光学参量产生OPG)是获得高效可调谐光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共线QPM-OPO/OPG,可以使以往传统双折射相位匹配无法达到的目标成为可能,使可调谐光源更好地为其他科研领域和应用领域服务。本文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利用共线QPM-OPO或OPG实现可调谐的双波长激光、近红外激光、中红外激光、窄线宽激光几个方面,这些激光器在气体检测、污染监测、军事红外对抗、通信、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归纳如下:1.在理论上提出反向倒格矢的概念,对-1阶准相位匹配过程的调谐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引入后向波OPO的概念,对共线准相位匹配参量互作用的各种匹配形式进行系统总结,给出在各匹配形式下共线准相位匹配的周期调谐特性;2.对QPM双信号光OPO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考虑泵浦光焦点位置对双信号光输出功率比例的影响,给出双信号光OPO中获得同比例输出的条件。采用双周期极化晶体,共用一个OPO谐振腔,通过温度和周期调谐,可以获得波长间隔在2.5 nm~69.1 nm间调谐的双波长。在重复频率50kHz、泵浦功率为3W时,双信号光的平均输出功率最高可达169.6mW。这是首次将周期极化晶体应用到双晶体双信号光QPM-OPO的实验研究;3.进行种子注入锁定共线QPM-OPO的实验研究。首先采用半导体单端泵浦环行腔单频1064nm Nd:YVO4激光器,获得9W连续输出的单频1064nm激光,光-光转换效率为36.6%。功率水平在单端泵浦的单频激光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然后在激光器中,加入声光Q开关提高峰值功率,泵浦种子注入锁定的共线QPM-OPO,获得1510nm~1630.8nm的可调谐窄线宽相干光,输出线宽达到测量仪器的分辨极限0.06nm,信号光的平均输出功率最高可达56.9mW;4.对半导体泵浦的准相位匹配内腔OPG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根据光学参量产生的耦合波方程以及声光Q开关运转的四能级系统速率方程,分析内腔OPG过程的动态特性以及输入输出特性。并采用Nd:YVO4晶体为激光介质,以PPLN为非线性晶体进行了准相位匹配内腔光学参量振荡的实验研究,实验获得1.497~1.517μm的可调谐激光输出,最高平均输出信号光功率达330mW,从半导体泵浦光到信号光的转换效率达5.5%;5.采用PPMgLN晶体,进行室温运转中红外QPM-OPO的实验研究。在室温情况下,获得超过1W的3.629μm中红外相干光,转换效率达到26.7%。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28
  1.1 准相位匹配技术概述  9-19
  1.2 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振荡技术发展现状  19-22
  1.3 国内外QPM-OPO 领域的研究机构  22-25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25-28
第二章 共线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过程理论分析  28-54
  2.1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耦合波方程  28-33
  2.2 准相位匹配技术的基本原理  33-34
  2.3 -1 阶准相位匹配光参量过程的理论分析  34-40
  2.4 后向波准相位匹配光参量过程的理论研究  40-52
  2.5 本章小结  52-54
第三章 双信号光光学参量振荡的实验研究  54-66
  3.1 双信号光OPO 的输出特性分析  55-59
  3.2 双信号光OPO 实验及结果  59-65
  3.3 本章小结  65-66
第四章 种子注入锁定光学参量振荡的实验研究  66-86
  4.1 OPO 单频泵浦源的实验研究  66-79
  4.2 种子注入锁定PPLN-OPO 的实验研究  79-85
  4.3 本章小结  85-86
第五章 准相位匹配内腔光学参量产生的实验研究  86-96
  5.1 内腔光学参量产生的理论研究  86-91
  5.2 准相位匹配内腔光学参量产生的实验研究  91-95
  5.3 本章小节  95-96
第六章 室温运转中红外光学参量振荡的实验研究  96-105
  6.1 中红外激光的综述  96-100
  6.2 室温运转中红外PPMgLN-OPO 的实验研究  100-104
  6.3 本章小节  104-105
参考文献  105-125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125-127
致谢  127

相似论文

  1.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定农田氨挥发的初步研究,S158.5
  2. 基于复式晶格光子晶体双波长THz波调制器的特性研究,TN761
  3. 液晶可调谐滤波器光谱透过率测试系统研究,TN713
  4. 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设计与实现,TN948.55
  5. 新型波长可调谐激光器的研究,TN248
  6. 基于DSP的波长调谐干涉抗振技术研究,TH744.3
  7. 基于国产器件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TN248.1
  8. 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开放环境温度在线测量与变压力CO2组分测量,O657.3
  9. 电调谐雷达吸波材料研究,TB34
  10. 基于电压控制的毫米波磁控管调谐方式研究,TN123
  11. 内源光学与微电极视觉实验平台设计,TP391.41
  12. 大腔长波长调谐干涉测试技术研究,TN247
  13. 基于谱线操控的窄线宽光纤放大器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抑制技术研究,TN722
  14. 高速铁路中小跨度桥梁活载设计标准的研究,U442
  15. 具有自动频率校准功能的宽带压控振荡器(VCO)芯片设计,TN752
  16. 双波长窄线宽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研究,TN248
  17. 特殊结构取样光纤光栅的设计及调谐方法的研究,TN253
  18. 腔内倍频拉曼激光器以及相干反斯托克斯共线相位匹配的理论研究,TN248
  19. 1.53μm人眼安全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研究,TN248
  20. 液晶缺陷一维光子晶体微谐振腔的调谐特性,O734
  21. 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生长及准相位匹配器件研究,O437.4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光学 > 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