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太阳和空间等离子体中两个与波动相关的问题

作 者: 任丽文
导 师: 王晓钢;肖池阶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等离子体物理
关键词: 磁场重联 日冕加热 反常电阻 低杂波 动力学Alfvén波
分类号: P35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重点研究了太阳与空间物理中两个与等离子体波动相关的具体问题:基于Cluster卫星观测数据的地磁尾磁场重联过程中低杂波提供的反常电阻的研究和日冕中电流片内冕环协同加热机制的研究。磁场重联是空间、天体以及实验室等离子体中的一种快速的释放能量的方式,例如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磁暴和磁层亚暴,以及托克马克约束装置中的锯齿模不稳定性等。关于磁场重联的研究一直以来就被大家所重视,而其中理想磁流体力学的磁冻结效应的破坏是磁重联理论最关注的中心问题。重联点的磁冻结效应的破坏为磁场重联提供了驱动机制。在这个问题上,反常电阻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被认为可以为快速磁重联提供有效的耗散机制。尤其是低杂漂移波不稳定性更被许多学者认为是提供反常电阻的首选。一直以来,不论是理论还是数值模拟都表明出现大的密度梯度和磁场梯度的地方,抗磁电流往往会激发低杂漂移波不稳定性,但是这些梯度一般分布在等离子体电流片的边缘,而真正需要反常电阻来激发磁重联的地方是在磁重联发生的电流片中心。也有一些研究者研究过重联过程中的低杂波以及与其相关的反常电阻,然而,由于他们的观测位置距重联点较远,得到的结果是“负的”,即低杂波提供的反常电阻远不能满足快磁重联所需。本文中,我们报道一则由Cluster卫星穿越电流片中心的磁尾重联事例。根据电场在低混杂频率附近能量谱求得相应的反常电阻,并将之与由卫星数据直接求得的重联发生所需的有效电阻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电流片中心,X-点附近,低杂波频率湍流产生的反常电阻可以触发快速磁重联;而在磁场重联的出流区内电流片的中心(Bx=0),得到了与以往工作[Bale et al(2002);Carter et al(2002)]相同的“负的”结果,即低混杂漂移波产生反常电阻远远小于重联发生实际所需电阻。第二部分工作主要介绍日冕电流片中冕环的协同加热机制。日冕加热作为太阳物理的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长达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对于太阳表面(光球层、色球层)温度只有6000度左右的太阳,其外层大气——日冕的温度竟高达百万度,并因此导致巨大的能量以辐射、扩散、传导等形式从日冕流向太空中(在日冕活动区其能流密度高达~104Wm-2,即使宁静区强度也有3×102Wm-2)。一定存在一种加热机制使得日冕维持如此高的温度,平衡因为各种耗散机制引起的能量损失。基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加热机制。基于足点的运动时间尺度和剪切Alfvén波的特征传播频率的比较,这些加热机制大致可分为:由J·E≈ηJ2引起的“直流”(DC)欧姆加热(或称焦耳加热)以及等离子体波——粒子相互作用引起的“交流”(AC)波加热两大类。对于在日冕等离子体子中究竟是电流片欧姆加热还是波加热,这一直是许多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认为在日冕电流片中两种加热机制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因此,日冕加热过程问题很可能是一种与磁场拓扑位型紧密相关的协同加热(SyntheticHeating)过程。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奇异层电流片中欧姆加热和波加热相结合的协同加热机制。我们知道,磁场重联过程中会形成小尺度的奇异的电流片结构(这是日冕电流片加热理论提出的一种主要机制),冕环足点的对流运动也可以在磁分形面产生小尺度的电流片结构,同时这个小尺度的奇异电流片也可以由剪切流导致的Alfvén共振引发。与此同时,在奇异的电流片结构这样非常小的空间尺度上,必须考虑到双流体效应,从而可以激发动力学Alfvén波(Kinetic Alfvén Wave,KAW)。而动力学Alfvén波也是日冕波加热理论提出的一种主要机制。我们大致估算了存在奇异层电流片时两种加热机制的加热功率,可以看出,在小尺度的电流结构中,不仅存在欧姆加热,而且也存在波的加热,二者共同对加热日冕等离子体做出贡献。这样一个加热机制也许可以改善我们对日冕加热问题的理解。基于以上,本论文的安排如下,第一章,综述了本文课题的研究背景。介绍了基础物理知识,日冕物理,地磁层内磁场重联,以及涉及到的等离子体波动的基本内容;第二章,介绍了地磁尾重联观测问题中所用到的卫星,数据,及数据处理方法;第三章,重点在低杂波频段的湍流提供的反常电阻激发重联的问题研究;第四章,日冕加热问题的研究,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电流片中日冕的协同加热,即欧姆加热和KAW波加热两种加热机制共同加热日冕等离子体。最后,我们对整篇论文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总结。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42
  1.1 日地空间物理学  10-11
  1.2 日冕物理  11-15
    1.2.1 太阳的分层结构  11-13
    1.2.2 太阳大气——光球、色球、过渡层和日冕  13-15
  1.3 磁场重联  15-33
    1.3.1 磁场重联的基本概念和经典模型  15-21
    1.3.2 磁层中的磁场重联  21-27
    1.3.3 磁场重联的研究进展  27-33
  1.4 等离子体波动  33-41
    1.4.1 等离子体静电波  34-36
    1.4.2 等离子体电磁波  36-41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41-42
2 卫星数据和处理方法  42-54
  2.1 卫星与数据  42-47
    2.1.1 Cluster Ⅱ卫星计划  42-45
    2.1.2 数据格式与预处理  45-47
  2.2 数据处理方法  47-53
    2.2.1 空间电流密度计算方法  47-49
    2.2.2 基于四点观测诊断磁零点的Poincaré指数方法  49-51
    2.2.3 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ation)  51-52
    2.2.4 基于奇异值分解方法来诊断波的性质  52-53
  2.3 本章小结  53-54
3 地磁尾磁场重联过程中的低杂波反常电阻的研究  54-72
  3.1 磁场重联中的波动观测的简要介绍  54-60
    3.1.1 低混杂波  55-57
    3.1.2 哨声波  57
    3.1.3 朗谬尔波和高混杂波、孤立波  57-60
  3.2 磁场重联中的低杂波反常电阻  60-71
    3.2.1 研究背景和现状  60-62
    3.2.2 观测  62-70
    3.3.3 总结讨论  70-71
  3.3 本章小结  71-72
4 日冕的协同加热机制  72-91
  4.1 日冕加热的意义和起源  72-73
  4.2 动力学Alfvén波  73-76
    4.2.1 动力学Alfvén波的色散方程  73-75
    4.2.2 动力学Alfvén波的性质  75-76
  4.3 电流片中日冕的协同加热  76-90
    4.3.1 精细电流结构的形成  78-86
    4.3.2 双流体模型和动力学Alfvén波(KAW)的产生  86-88
    4.3.3 日冕的协同加热  88-89
    4.3.4 总结与讨论  89-90
  4.4 本章小结  90-91
结论与工作展望  91-93
参考文献  93-105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05-107
致谢  107-108
作者简介  108-109

相似论文

  1. 日冕加热过程的准线性动理学研究,P182.62
  2. 磁重联电流片中的粒子加速,P353
  3. HT-7低杂波电流驱动实验的电子加热实验研究,TL631.24
  4. 磁尾磁场重联的二维混合模拟研究,O53
  5. 撕裂模不稳定性与边界扰动驱动磁场重联,P354
  6. 低杂波电流驱动(LHCD)系统的研究,TL631.24
  7. EUV增亮事件的数值研究,P353
  8. 地球磁层边界层结构和动力学的卫星观测研究,P353
  9. 地球磁尾动力学过程的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P353
  10. 伴随磁场重联的静电孤立波的研究,P353
  11. 并行自适应技术在背景太阳风及快速磁场重联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P353
  12. 行星际磁场重联观测研究,P353
  13. HL-2M低杂波新天线设计和计算,TL631.24
  14. 双撕裂模非线性爆发磁场重联阶段的研究,O536
  15. 无碰撞多重X线磁场重联的Hall MHD模拟研究,P353
  16. 磁场重联实验研究,O53
  17. 日冕大尺度结构演化及快速磁场重联的数值研究,P353
  18. 太阳风向磁层传输的观测研究,P353
  19. 无碰撞磁场重联扩散区结构和电子加速,P353
  20. 剪切流影响磁重联过程的几个现象研究,P35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空间物理 > 外层空间日地关系物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