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补肾健脾活血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化的影响

作 者: 程英雄
导 师: 庄洪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骨伤科学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血清骨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尿脱氧吡啶啉(DPD) 补肾健脾活血法
分类号: R25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生机制包括衰老因素、激素调控、遗传因素、细胞因子、营养因素、物理因素、生活习惯等,骨质疏松症的筛查诊断指标有多种,由于低骨量是骨质疏松公认的最可靠的高危因素,骨质疏松症属代谢性骨病之一。骨代谢异常是由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与成骨细胞骨形成活性所构成的骨重建机制失去平衡所致,在骨重建过程中骨量过多流失,并损害骨结构,依据骨重建异常的病理可分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和低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既往研究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于高转换型,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变化与骨丢失的发生、程度及转归相一致,而且早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指标反映的是整体的骨细胞活性,因此在预测及评估妇女绝经后的骨量变化及骨质疏松筛查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且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并非每一种药对每个患者都有效,而骨转换指标较骨密度能更早地反映出骨代谢对治疗的反应,能更早地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骨形成标记物常用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指标,骨吸收标记物常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根据所述及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骨质疏松症与“骨痹”“骨痿”等颇为相似。导师庄洪教授分析认为其中医发病机制为肾气肾精亏虚、脾胃功能失调、血瘀阻滞经脉,并以补肾健脾活血为法则,同所在研究单位研发骨康方,该复方的组成正是从改善脏腑整体功能着手,以补脾益肾、改善微循环为手段,用来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该方组成中含有类性激素样物质,维护体内激素代谢,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各个层次均有改善作用,进而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并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从而恢复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机制来实现的,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想药物。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法(骨康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转化的影响,临床观察骨康方以及钙剂能否有效抑制骨的高转化率,以及对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临床观察骨康方以及钙剂能否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并且比较两者之间的疗效。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以及中医药的应用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填补骨康方对骨吸收以及骨形成指标的临床数据,为进一步表明骨康方的临床有效性以及优越性。方法选择经骨密度测定及临床检查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且自愿加入临床实验研究,共58例,根据骨密度检查时的编号随机分为二组,即骨康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宣传教育,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尔奇D片,每日1次,1片/次。骨康组给予骨康(1剂/日)+钙尔奇D(每日1次,1片/次),给药方法采用循环间歇性给药,即连续服用3周,休息1周。4周为一疗程,连续6个疗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组间与各组治疗前后资料比较用t检验,取双侧α<0.05作为统计显著差异的标准。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提示:骨康组与对照组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绝经年限之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骨康组与对照组治疗前骨密度、B-ALP、BGP、TRACP、DPD排泄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根据入选病例时骨密度的顺序号随机分组合理,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骨康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骨密度、B-ALP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GP、TRACP、DPD排泄率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骨康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B-ALP、BGP、TRACP、DPD排泄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TRACP、DPD排泄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B-ALP浓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BGP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骨康方以及钙剂组在对患者的骨密度影响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从骨密度的绝对值以及趋势来看,无论骨康方以及钙剂均能提高患者的骨密度,且骨康方组较钙剂组更为明显;2.钙剂以及中药骨康均能调节血清BGP和B-ALP浓度,对成骨细胞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骨康方配合钙剂较单纯钙剂组效果更为明显,能有效抑制血清ALP、BGP水平的快速升高,以保持适度的骨转换,趋于正常和平衡的骨代谢。中药骨康方可能是通过调节全身激素及骨髓中细胞因子,抑制代偿性增强的成骨细胞活性,使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趋于平衡;3.单纯服钙剂不足以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骨康方能有效阻止血清TRACP、DPD水平的激增,因此推测骨康方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对破骨细胞凋亡起到调节作用,从而有效抑制骨吸收;4.骨康方以补肾健脾活血为立方原则,该复方的组成从改善脏腑整体功能着手,以补脾益肾、改善微循环为手段,用来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该方组成中含有类性激素样物质,维护体内激素代谢,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各个层次均有改善作用,进而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并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从而恢复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机制来实现的,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想药物。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3
文献研究  13-28
  一、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3-19
    (一)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水平  13-14
    (二) 骨质疏松发病机制  14-19
  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变化  19-22
    (一) 骨质疏松的生化指标及理论基础  19-22
    (二) 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  22
  三、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思路及骨康方的应用  22-28
    (一)肾气肾精亏虚,补肾填精为先  23
    (二) 脾胃功能失调,重视顾护后天  23-24
    (三) 女子以肝为先天,疏肝与养肝并用  24
    (四) 血瘀阻滞经脉,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24-25
    (五) 骨康方的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25-28
临床研究  28-44
  一、临床资料  28-29
    (一) 研究对象  28
    (二) 诊断标准  28
    (三) 纳入病例标准  28
    (四) 排除病例标准  28-29
  二、研究方法  29-37
    (一) 实验步骤  29
    (二) 观察项目  29
    (三) 检测方法  29-30
    (四) 检测步骤  30-37
    (五) 统计方法  37
  三、结果  37-39
  四、结论  39
  五、讨论  39-44
结论与展望  44-45
参考文献  45-49
附录  49-50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TGF-β1、Smad4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R285
  2. 体外测定生物材料诱导成骨活性方法的建立和应用,R318.08
  3. 电磁场刺激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皮注射治疗大鼠胫腓骨骨折的实验研究,R683
  4. 克伦特罗及普萘洛尔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R580
  5. 哺乳期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R580
  6. 锌指结构转录因子Osterix在氟性骨损伤骨周化骨中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R599
  7. caveolin-1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过程的调节作用,R329
  8. 补肾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临床疗效研究,R259
  9. 流体剪切应力作用下力学信号在成骨细胞内的效应及分析,R78
  10. 降钙素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R683
  11. 血管紧张素-(1-7)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R363
  12. 锶盐对模拟失重大鼠骨组织中细胞凋亡的防治效应,R85
  13. 模拟失重对大鼠承重骨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R85
  14. 老年OP相关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及PMOP早期防治的动物实验研究,R580
  15. 铁调素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成骨活性基因表达的影响,R580
  16. 吡格列酮对高糖环境下MC3T3-E1早期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和功能蛋白OCN、ALP、BMP2表达的影响,R587.1
  17. 血脂、骨钙素及APOE基因型对腰椎骨密度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R543
  18. 补肾复方对去势雌性恒河猴血清性激素与骨代谢的影响,R285.5
  19. 不同运动方式对模拟失重大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股骨Osterix表达的影响,R85
  20. 糖尿病大鼠正畸牙移动对BGP、ICTP及血糖影响的研究,R783.5
  21. 骨靶向雌激素大黄酸哌嗪雌酚酮对人成骨细胞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R580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