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气候视野下的北朝农业经济与社会

作 者: 李文涛
导 师: 王玉德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区域文化史
关键词: 北朝 气候 农业 自然经济 大家庭 赈济
分类号: K239.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0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北朝时期气候的变化与农业经济和社会。全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的第一章通过文献梳理与考证归纳出北朝气候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第二章研究气候变化下的北朝农业情况。以往的研究成果虽然涉及了这一时期的农业情况,但缺乏气候的视野,没有关注气候变化下的农业变化。在传统社会之中,农业生产部门占据支配地位,农业收成的好坏影响物价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在农业社会之中,粮食种植结构与亩产量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本章以气候变化为出发点来研究这一时期农业,从另一个方面也可说是农民如何应对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第三章研究农业变化对自然经济形态以及兵制的影响。气候变化可以导致社会生产发生变化,比如引起就业水平的升高或下降。在传统农业社会,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在农业和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分配,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增加,在商业和手工业部门减少,对商品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种植结构的调整,导致农事时间安排随之发生变化,同时使农民日常生活也产生变化,对亦农亦兵的兵制产生一定的影响。第四章考察这一时期的家庭情况。气候变冷导致干旱和饥荒发生频率增加。为了度过饥荒,除了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采取多方面保证粮食安全之外,农民还必需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的主要措施是溺杀女婴,这是导致社会之中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之一,这一结果使得一部分人出现早婚。同时,为了渡过饥荒和保持农业生产,农民将家庭的人口保持适当的规模,这样必定会影响家庭结构与宗族组织。第五章研究这一时期的各种社会群体的行为。气候变冷影响农业生产,导致饥荒频繁发生。当饥荒发生时,朝廷的救济往往力不从心,朝廷往往把本应该自身承担的赈济责任推给地方豪强与佛教徒,使得地方豪强与佛教徒在地方上的影响增大。朝廷对这些力量也比较限制和提防,朝廷的力量有逐渐延伸到基层的趋势。同时,地方力量也逐渐改变自己行为模式,使得中国逐渐由豪强社会过渡到富民社会。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与其他时代相比较,北朝时期气候相对寒冷。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农业社会发生一定的变动,对北方农业经济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造成这一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出现较大差异的因素之一。本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历史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还用了气候学、地理学、生态学和政治学的一些理论与研究方法交叉研究,以期对北朝环境与农业社会作出新视野的探讨。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绪论  10-24
  一、选题由来  10-11
  二、研究现状  11-21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  21-24
    (一) 研究思路  21-22
    (二) 研究方法  22-23
    (三) 本文重难点  23
    (四) 本文创新与不足  23-24
第一章 北朝时期气候状况研究  24-37
  一、动植物的分布状况与农事活动所反映的北朝气候  25-29
  二、节气与物候变化所反映的北朝气候  29-33
  三、干湿状况所反映的北朝气候  33-37
第二章 气候视野下的北朝农业  37-64
  一、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37-49
    (一) 冬小麦种植变化  37-42
    (二) 大麦种植变化  42-44
    (三) 水稻种植变化  44-46
    (四) 大豆及其他作物种植情况。  46-49
  二、粮食亩产变化  49-57
    (一) 相关研究成果的辨析  49-51
    (二) 粮食亩产探讨  51-54
    (三) 影响粮食亩产的因素  54-56
    (四) 余粮率探讨  56-57
  三、北朝精耕细作研究  57-64
    (一) 精耕细作的条件  57-60
    (二) 《齐民要术》中所见的精耕细作  60-62
    (三) 其他文献中所见的精耕细作  62-64
第三章 气候视野下的农业社会变迁  64-86
  一、北朝自然经济试析  64-75
    (一) 秦汉至北朝商品经济变化  64-67
    (二) 如何理解《齐民要术》所见的市场  67-69
    (三) 如何认识北朝自然经济  69-75
  二、从乡兵到府兵—府兵制转变的一个解释  75-86
    (一) 乡兵势力的地域分布  76-79
    (二) 乡兵转化为府兵的原因  79-86
第四章 气候视野下的北朝家庭  86-114
  一、北朝大家庭情况  87-99
    (一) 累世同居现象  87-90
    (二) "门房"情况  90-92
    (三) 累世同居的分析  92-96
    (四) 均田制对家庭结构的影响  96-98
    (五) 累世同居的原因  98-99
  二、宗族概况  99-105
    (一) 宗族聚居及原因  99-101
    (二) 宗族的认同与救济  101-105
  三、早婚探析  105-114
    (一) 成年标准  106-108
    (二) 男女比例探讨  108-114
第五章 气候视野下的赈济行为  114-134
  一、朝廷的赈济措施  114-122
    (一) 赈灾  114-117
    (二) 移民就食  117-118
    (三) 完善仓廪系统  118-120
    (四) 赈济效果  120-122
  二、地方势力的赈济行为  122-128
    (一) 地方势力赈济的表现  122-125
    (二) 地方势力赈济的原因  125-128
  三、佛教徒赈济的行为  128-134
    (一) 僧侣的赈济行为  128-130
    (二) 信徒的赈济表现  130-131
    (三) 朝廷对佛教徒行为的态度  131-134
结语  134-138
附录(北朝气候编年表)  138-151
参考文献  151-158
后记  158

相似论文

  1.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2.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3. 河南境内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X52
  4. 宜兴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X592
  5. 小浪底库区不同郁闭度山毛桃侧柏混交林小气候研究,S716.3
  6.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研究,F320.1
  7. 淮南市农民增收对策研究,F323.8
  8.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9. 金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F320.1
  10.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F320.1
  11.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12.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13.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14.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S572
  15. 不同海拔地区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分、脂肪酸积累差异分析,S565.4
  16.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17. 小麦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气候效应模拟,S512.1
  18. 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樟子松树轮δ13C的气候意义,S791.253
  19.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S791.248
  20. 温州市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研究,D422.6
  21.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三国、晋、南北朝(220~589年) > 南北朝(386~589年) > 北朝(386~581年) > 北魏(386~534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