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毛女》的传播研究

作 者: 谷鹏
导 师: 王尧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白毛女 文学创作 文学传播 文化领导权
分类号: J8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白毛女》的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侧重研究其传播环境、传播者、传播形式、传播媒体与受众等多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传播内容的选择性接收、选择性理解的复杂内涵,从而在对传播环节的透析中,完整地呈现《白毛女》从文本到传播的经典生成过程,并探讨相关的历史语境对文本的创作尤其是传播的影响。本文试图尽可能回到历史现场,突破传统政治化研究模式的局限,以传播学为基本理论,在跨学科的视域中,从文学创作与传播的关系出发,贴近不同样式——歌剧、电影、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创作、改编和修改历程,选取不同的时段(1940年代、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和空间(解放区、中国大陆、日本、东欧),深入讨论其传播轨迹,探究主流媒体(主要是《人民日报》)介入传播的特征及作用,以揭示当代中国文艺政策演变的复杂内涵。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文学研究和传播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紧紧把握《白毛女》传播价值中的那些不断被边缘化抑或不断被凸显的传播因素,从而在不同版本、样式的《白毛女》中,探究文学创作与文学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抓住《白毛女》创作与传播的轨迹,在其“前史”中,结合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毛女”传说的相关资料,探究“白毛仙姑”这个1930年代流传于我国北方的老故事的外延与内涵,这其中主要涉及到歌剧《白毛女》正式诞生以前,种种创作的努力及其失败的缘由。对于1940年代歌剧《白毛女》创作与传播的价值,本文认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解放区政权的权威性与合法性。在1950年代,《白毛女》以电影、歌剧、芭蕾舞剧等样式在国内外的传播价值,主要在于实现“对内号召民众以巨大热情投入新社会建设”与“对外争取更多国家对新政权合法性认同”的双重目的。1960年代与1970年代芭蕾舞剧《白毛女》创作与传播的价值在于构建“文化革命”的神话。而学术研究中的《白毛女》则主要是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探究其传播过程中不断演变的启示。对于《白毛女》创作与传播的研究,本文主要想实现如下三个意图:其一尽可能理清《白毛女》真实的生产与传播轨迹;其二是关注传媒的影响力,尤其在1978年后,文化消费主义习惯和全球“文化帝国主义”的语境,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当下《白毛女》作为“红色经典”继续传播时,在社会系统中找到一个准确的坐标点,并以这个坐标点为基础在全球传播中找到一条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全球化与地方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和谐共处的道路;其三是对人性丰富性的重新认识。《白毛女》这样的“红色经典”在任何时代传播时,都包含着一种与当时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而正是《白毛女》中所包含的这种与真诚和青春相连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使得我们这些身处21世纪这个世俗化时代、物质化时代、娱乐化时代的乌托邦梦想已经幻灭的人,在阅读《白毛女》时还能意识到对于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

全文目录


中文提要  3-5
Abstract  5-9
绪论  9-25
第一章 歌剧《白毛女》前史  25-42
  1.1 古代文献中的“毛女”传说  25-27
  1.2 “白毛仙姑”的传说  27-29
  1.3 新秧歌运动、重组文化资源与文艺政策  29-34
  1.4 意象的选择与多重写作的可能  34-37
  1.5 邵子南与《白毛女》  37-42
第二章 歌剧《白毛女》与解放区文学  42-65
  2.1 周扬与歌剧《白毛女》创作  43-49
  2.2 受众与歌剧《白毛女》的传播  49-59
  2.3 歌剧《白毛女》与《解放日报》  59-65
第三章 1950 年代《白毛女》的国内传播  65-98
  3.1 电影《白毛女》的拍摄与再修改  65-71
  3.2 《白毛女》的国内传播  71-77
  3.3 《白毛女》:中日“文化外交”的使者  77-85
  3.4 《人民日报》与1950 年代的“白毛女”传播  85-98
第四章 1950 年代《白毛女》的国外传播  98-126
  4.1 电影《白毛女》在日本  98-101
  4.2 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创作与日本国内传播  101-104
  4.3 歌剧《白毛女》在东欧的传播  104-123
  4.4 《白毛女》的其他境外传播  123-126
第五章 芭蕾舞剧《白毛女》与文化领导权  126-163
  5.1 芭蕾舞剧《白毛女》的诞生  126-143
  5.2 受众与芭蕾舞剧《白毛女》的传播  143-149
  5.3 样板戏与芭蕾舞剧《白毛女》  149-155
  5.4 《人民日报》与芭蕾舞剧《白毛女》(1965~1978)  155-163
第六章 学术研究中的《白毛女》  163-177
  6.1 传媒领域的《白毛女》学术研究  163-167
  6.2 文学史中《白毛女》的学术定性  167-169
  6.3 新时期以来学术研究中的《白毛女》  169-177
余论  177-181
主要参考书目  181-185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论文  185-186
后记  186-187

相似论文

  1. 论王蒙文学创作中的苏俄情结,I207.42
  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探析,G0
  3.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B089.1
  4. 陆机文学批评与创作比较研究,I207.22
  5. 杜牧诗文研究,I207.22
  6. 民国时期新闻报道对通俗小说创作的影响,I207.42
  7. 《华文文学》对美欧澳华文文学的传播,I106
  8. 大众文学审美价值传播的问题及策略,I01
  9.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B546
  10.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探析,B089.1
  11. 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I207.42
  12. 论辛弃疾对《庄子》的接受,I206.2
  13. 《晋察冀日报》报告文学研究,I207.5
  14. 对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研究,J822
  15. 20世纪90年代中韩女性文学追求及创作手法比较论,I312
  16. 文化回归与认同:非洲文化对莫里森文学创作的影响,I712
  17. 刘宋谢氏家风与家学及文学创作活动,I207.22
  18. 谢良琦研究,I206.2
  19. 论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及研究,I206.6
  20. 鲁迅的文化传播实践及其文学思想的当代价值,I210
  21. 中美拓荒文学比较研究,I106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中国戏剧艺术 > 歌剧艺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