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

作 者: 秦曰龙
导 师: 李无未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抄本 《五音通韵》 语音系统 北京官话 编撰特点
分类号: H114.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官话,是对明代以降汉民族共同语的通称,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前身。历史上,官话是与方言相对而言的。周德清《中原音韵》称之为“天下通语”,明清时期被称为“官话”,最初通行于官场。明清时期北京官话语音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虽然十九世纪以后记录北京官话的材料很丰富,但是反映清初语音的资料很缺乏,因此,很难描摹北京官话历史演变的轨迹,致使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作为清代前期的一部等韵文献,佚名韵书《五音通韵》非常重视韵书与韵图为体为用的配合。它顺应时音的变化,改良旧有反切的弊端,废除等韵门法,变等第为开齐合撮四呼,共归纳出了十九个声母十二个韵摄和五个声调。它在汉语语音史、汉语韵书史、中国语言学史、汉语辞书史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惜乎该书传本稀少,世人很难寓目,故往哲时贤鲜有论及。本文以日本永岛荣一郎文库藏清抄本《五音通韵》为研究对象,条分缕析,进行全面研究。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交代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综述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五音通韵〉的版本与著作年代》,初步摸清清初韵书《五音通韵》的版本情况,并利用文献内部材料补证了《五音通韵》的成书年代。《五音通韵》是一部鲜为人知的韵书,未见刻本,只有两部抄本传世。一部为韵图抄本,收藏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室;另一部是等韵图与韵书相配的抄本,收藏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永岛荣一郎文库。现存两部抄本均没有交代作者、成书年代等情况。它的著作年代不会早于清代雍正二年,即1724年。第三章《〈五音通韵〉编撰研究》,将该书置于明清等韵学史、等韵学思想史背景下,介绍其编撰体例、韵图,探讨其编撰特点。第一节详尽介绍《五音通韵》的体例及内容;第二节依照十二摄韵图的先后顺序分析每幅图的情况与特点,比较分析韵图列字与韵书小韵首字以及韵图韵书编制编撰形式方面的差异;第三节围绕韵图与韵书配合情况探讨其编撰特点,蠡测编撰者的创作意图。第四章《〈五音通韵〉语音系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分析《五音通韵》语音框架基础上,探求其语音性质。首先通过查检韵书小韵首字的中古音韵地位,梳理其声母、韵母的来源,考察声母、韵母的分合演变;再与卷首韵图参照,构拟其音值,列出了声母表和韵母表;根据韵图、韵书中入声字的排列探求声调调类的情况。结合《五音通韵》音系情况,我们对汉语语音史上的重要问题如全浊声母的清化、见组精组与舌面音的关系、韵尾的分合情况、入声字的分布等进行了探讨,也对某些不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情况作出了解释。在判定《五音通韵》的语音性质时,将其与《五方元音》、《三教经书文字根本》、《中原音韵》、《切韵指南》、《语言自迩集》、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进行共时、历时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五音通韵》反映的是十八世纪初北京官话的语音面貌。第五章《〈五音通韵〉的语音意识》,主要从它对《韵法直图》、《字汇》、《正字通》等韵书、字书注音材料的批评出发探求作者所持的语音立场。第六章《〈五音通韵〉所引辞书文献考》,对《五音通韵》所征引《中原雅音》、《字汇》、《正字通》等韵书、字书文献考辨论析,归纳、阐发该书在汉语辞书史、汉语语言文字规范史等方面的价值。第七章《结语》,总结全文研究所得。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中文)  4-6
论文摘要(英文)  6-13
第一章 绪论  13-21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3-14
  第二节《五音通韵》的研究现状  14-16
  第三节《五音通韵》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6-21
    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6-17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7-21
第二章《五音通韵》的版本与著作年代  21-28
  第一节《五音通韵》的版本  21-23
    一、稿本说  21
    二、抄本说  21-23
  第二节 对《五音通韵》著作年代的考察  23-28
    一、《五音通韵》是一部不早于康熙年间的清代韵书  24-26
    二、《五音通韵》成书年代不可能早于雍正二年  26-28
第三章《五音通韵》编撰研究  28-65
  第一节《五音通韵》的编撰体例  28-36
    一、卷首序言、凡例及其他  28-34
    二、等韵图部分  34-35
    三、韵书正文  35-36
  第二节《五音通韵》韵图例析  36-60
    一、诸韵图的简单解说  37-58
    二、韵图与韵书差异分析  58-60
  第四节《五音通韵》的编撰特点  60-65
    一、韵书为主,韵图为辅,和谐相配  60-62
    二、从韵书内部同音字组的安排看其编撰特点  62
    三、从入声字的配置看其编撰特点  62-63
    四、《五音通韵》韵图韵书相结合反映的时代特征  63-65
第四章《五音通韵》语音系统  65-139
  第一节《五音通韵》的声母系统  65-88
    一、《五音通韵》十九母的中古来源  65-77
    二、《五音通韵》十九母的拟音问题  77-80
    三、声母问题讨论  80-88
    四、《五音通韵》声母表  88
  第二节《五音通韵》的韵母系统  88-122
    一、《五音通韵》十二摄的中古来源与拟音  89-116
    二、《五音通韵》韵摄韵母构拟辨正  116-119
    三、韵母问题讨论  119-121
    四、《五音通韵》韵母表  121-122
  第三节《五音通韵》的声调系统  122-128
    一、《五音通韵》的声调情况  122-124
    二、《五音通韵》声调问题  124-128
  第四节《五音通韵》与相关文献音系的比较  128-137
    一、《五音通韵》与《切韵指南》的比较  129-130
    二、《五音通韵》与《五方元音》的比较  130-132
    三、《五音通韵》与《三教经书文字根本》的比较  132-133
    四、《五音通韵》与《语言自迩集》的比较  133-137
  第五节《五音通韵》语音性质的判定  137-139
第五章《五音通韵》的语音意识  139-159
  第一节《五音通韵》对《字汇》注音材料的批评  139-146
    一、《字汇》先进的编撰理念及其价值  139-140
    二、《五音通韵》对《字汇》注音条目的批评  140-146
  第二节《五音通韵》对《正字通》注音材料的批评  146-152
    一、《正字通》原委及功用  146-147
    二、《五音通韵》对《正字通》征引条目的批判  147-152
  第三节《五音通韵》对其他韵书韵图的批评  152-155
    一、《五音通韵》对《唐韵》、《广韵》等韵书的批评  152-154
    二、《五音通韵》对《韵法直图》、《韵法横图》等韵图的批评  154-155
  第四节《五音通韵》对相关韵书韵图批评的价值  155-159
    一、反对“拘泥旧韵”而重视实际变化的时音观  156-157
    二、反对“拘泥方音”,“以韵为则”的语音规范意识  157-159
第六章《五音通韵》所引辞书文献考  159-179
  第一节《五音通韵》所见《中原雅音》等韵书文献  159-163
    一、所见《中原雅音》释义的条目  160-161
    二、所见《中原雅音》的音注资料  161-163
  第二节《五音通韵》所见《字汇》、《正字通》等字书文献  163-179
    一、《五音通韵》所见《字汇》字形、字义训释材料  163-170
    二、《五音通韵》所见《正字通》字形及释义材料  170-174
    三、《五音通韵》对《玉篇》、《五音集韵》等材料的批评  174-177
    四、《五音通韵》的辞书史价值  177-179
第七章 结语  179-181
附录:《五音通韵》韵图两例  181-183
参考文献  183-18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与科研项目  189

相似论文

  1. 日本近代北京官话教本对《语言自迩集》继承与发展研究,H195
  2. VoiceXML 的应用研究,TP312.2
  3. 卫藏方言语音研究,H214
  4. 综合业务IP网的规划实施研究,TN915.02
  5. 桂林市穿山东边洲土话研究,H179
  6. 四川省西昌等七县市方言音系比较研究,H17
  7. 雅安等八区县方言音系调查研究,H17
  8. 泸州等八市县方言音系调查研究,H17
  9. 《西蜀方言》研究,H172.3
  10. 《更路簿》研究,K297
  11. 双洲土话语音词汇研究,H17
  12. 《后汉书》版本研究,G256.22
  13. 唐五代食货典、志研究,K243
  14. 微席叶《北京官话:汉语初阶》研究,H146
  15. 《日清会话辞典》语音研究,H114.9
  16. 《日汉英语言合璧》语音教学研究,H36
  17. “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I206.6
  18. 盐阜地区方言语音的调查研究,H172.4
  19. 基于CTI技术的电话自动订票与语音信箱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N916.2
  20. 宜宾(白花镇)方音研究,H172.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音 > 近代语音(元、明、清语音) > 其他韵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