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

作 者: 刘茜
导 师: 谢思全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理论经济学
关键词: 公共物品 自愿供给机制 领导者先行机制 强力领导者惩罚机制 奖惩规约机制
分类号: F06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不断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随着对这一学术问题的深入分析,学术界越来越关注研究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而这势必又要涉及到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公共物品由政府统一供给。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政府逐渐将公共物品的供给让渡于市场,由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政府与私人经济主体不同的契约合作方式,决定了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权可以部分地让渡给市场。对于转轨国家的政府而言,改善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路径选择应当是构建制度环境,建立市场导向的决策机制,以克服政府因内生性的制度缺陷而导致决策行为效率低下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问题愈演愈烈,于是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上的角色定位又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经济理论在研究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从行为人完全自利的假设出发,得出较为消极的结论。而实际经验表明,对行为人完全自利的假设所得出结论往往并不一定与真实的行为人的实际决策情况相符合,有时甚至存在较大的误差,而与此同时,采用统计数据的实证手段又往往由于数据有限与噪音过多等原因而无法较好地支撑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说明传统经济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在现实的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中的解释能力还比较有限。而实验经济学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角度,通过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的环境中,设计了一组包括自愿贡献机制(对照实验)、领导者先行机制、强力领导者惩罚机制与一种新型混合机制——奖惩规约机制在内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实验,考察了不同机制设计对公共物品贡献与收益水平的影响;并将各机制与对照实验进行比较以考察各机制对公共物品贡献与收益水平是否有改善作用及作用大小;而后进一步将混合机制进行比较,以寻找出本次实验设计中公共物品贡献与收益水平结果最好的机制,以及领导者(即政府)这一因素对于公共物品贡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检验了在中国的环境中的各种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作用,发掘了参与者的行为特征,进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出何种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改善整体福利水平,以及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应该如何定位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规范和完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导论  12-24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12-16
    1.1.1 选题的依据  12-14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6
  第二节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16-20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16-19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  19-20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20-22
  第四节 研究方法  22
  第五节 实现的创新  22-24
第二章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文献综述与政府定位研究  24-60
  第一节 公共物品理论的研究  24-35
    2.1.1 公共物品概念的由来  24-34
    2.1.2 公共物品概念的质疑  34-35
  第二节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发展  35-50
    2.2.1 西方公共物品供给理论:政府与市场此消彼长  36-48
    2.2.2 国内关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探索  48-50
  第三节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政府定位问题  50-60
    2.3.1 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角色变化历程  50-53
    2.3.2 政府在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中影响的文献研究  53-56
    2.3.3 政府的定位研究: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  56-60
第三章 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60-76
  第一节 行为博弈论的公共物品供给实验研究  60-63
    3.1.1 行为博弈论中利他因素的实验研究  61
    3.1.2 行为博弈论中公平因素的实验研究  61-62
    3.1.3 行为博弈论中信任因素的实验研究  62
    3.1.4 国内对行为博弈论中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实验研究  62-63
  第二节 公共物品供给中搭便车现象的实验研究  63-68
    3.2.1 一次即止实验中搭便车现象的实验研究  64-65
    3.2.2 重复实验中搭便车现象的实验研究  65-68
  第三节 化解搭便车难题的自愿贡献机制的实验研究  68-76
    3.3.1 对公共物品自愿捐赠主体和原因的实验分析  68-69
    3.3.2 公共物品自愿贡献机制的实验研究  69-74
    3.3.3 关于合同有限承诺下的公共物品自愿贡献的实验研究  74-76
第四章 实验的基本原则与设计程序  76-88
  第一节 实验目的和实验的基本原则  76-83
    4.1.1 实验思路与实验目的  76-77
    4.1.2 实验的基本原则  77-81
    4.1.3 实验的变量  81
    4.1.4 实验经济学实验设计原则  81-83
  第二节 实验的详细程序  83-88
    4.2.1 本次实验被试者的选择  83
    4.2.2 实验具体步骤  83-88
第五章 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88-133
  第一节 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实验设计  88-93
    5.1.1 自愿贡献机制实验设计  88-89
    5.1.2 领导者先行机制实验设计  89
    5.1.3 强力领导者惩罚机制实验设计  89
    5.1.4 奖惩规约机制实验设计  89-93
  第二节 实验结果分析  93-109
    5.2.1 实验总体情况  93-96
    5.2.2 自愿贡献机制实验  96-99
    5.2.3 领导者先行机制  99-103
    5.2.4 强力领导者惩罚机制  103-106
    5.2.5 奖惩规约机制  106-109
  第三节 各实验机制影响的比较分析  109-133
    5.3.1 基于贡献水平的比较分析  109-121
    5.3.2 基于收益水平的比较分析  121-133
第六章 总结、政府定位思考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133-146
  第一节 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角色的必要性  134-136
    6.1.1 政府的基本职能  134-135
    6.1.2 政府的中介职能  135
    6.1.3 政府的行动者职能  135-136
  第二节 政府角色从新公共管理向新公共服务的转变  136-139
    6.2.1 新公共管理中政府的角色——掌舵者  136-137
    6.2.2 新公共服务中政府的角色——服务者  137-139
  第三节 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与定位  139-144
    6.3.1 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激励机制  139-140
    6.3.2 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责任与规制  140-142
    6.3.3 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参与和促进  142-144
  第四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144-146
参考文献  146-153
致谢  153-154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54

相似论文

  1. 基于IAD框架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影响因素分析,X33
  2. 公共图书馆建设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G258.2
  3. 论我国公共物品民营化的法律规制,F299.24
  4. 发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研究,R197.1
  5. 关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政治学分析及启示,R197.1
  6. 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研究,R197.1
  7. 我国农村健康教育供给及其机制研究,R193
  8.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630
  9. 公共物品两难情境中奖惩系统对合作行为以及信任的影响研究,F062.6
  10. 公共物品两难中合作行为的神经网络建模,B84
  11. 农村废弃物处置系统的供给模式研究,X705
  12. 农村税费改革后五莲县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研究,F320
  13. 强化我国公民纳税意识研究,F812.42
  14. 城市公交票价定价模式研究,F570.5
  15. 政府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定位,R197.1
  16.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优化研究,F320
  17. 内蒙古武川县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研究,F320
  18. 上海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及经济学分析(1978-2005),F842.6
  19. 我国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G649.2
  20. 污水处理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研究,F299.24
  21. 我国准公共物品价格形成中政府作用的研究,F12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学 > 经济学分支科学 > 公共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