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分析技术在新型铂类抗癌候选药物(SM54111)研发中的应用

作 者: 苏强
导 师: 罗国安
学 校: 沈阳药科大学
专 业: 药物分析学
关键词: SM54111 铂类抗癌药物 似药性 药代动力学 分析
分类号: R9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顺铂类配合物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癌症化疗药物,遵循其抗癌作用的构效关系,针对其溶解性、稳定性、毒性和耐药性等方面的缺陷,设计和合成新的铂类抗癌物质,是研究、发现和开发药效更好、毒性更低的铂类抗癌药物的可行途径。本课题即对一种新颖顺铂类抗癌物质1R,2R-环己二胺-3,5-二异丙基水杨酸根合铂(Ⅱ)(1R,2R-cyclohexano-diamoni-3,5-diisopropylsalisilic-Pt(Ⅱ),SM54111)进行了前瞻性临床前基础药学研究。首先针对其似药性,通过建立HPLC-ESI-MS方法,对SM54111的纯度和有关物质进行研究和测定,证实其纯度约为96%,对光照和热稳定。通过建立HPCE联用ESI-MS方法,对SM54111在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测定,证实其在pH 5.0-9.0的溶液中稳定,为制剂研究和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测定了SM54111的油水分配系数P,其logP值为2.72,作为剂型开发的重要参数,并用于预测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通过建立ICP-MS分析方法,对SM54111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5 mg/kg、5.0 mg/kg和9.0 mg/kg静脉注射剂量下,初始浓度C0依次为8.68±0.80,20.04±1.92,和28.88±2.32 mg/L;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依次为29.1±4.8,35.2±7.5,和29.4±2.8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94.0±12.9,251.3±40.1,和396.9±61.1 mg/L/h;分布容积Vd分别为0.285±0.047,0.307±0.081和0.294±0.017 L;清除率CL为0.026±0.004,0.019±0.002,和0.0.022±0.004 L/h。根据AIC最小标准拟合,R2值均等于0.999,表明SM54111在家兔体内的代谢遵循二室开放模型,以其初浓度C0和AUC对剂量进行线性考察,证明在上述3个剂量下,SM54111呈线性代谢,未见吸收、分布或排泄饱和。进一步对SM54111在SD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尿液和粪中排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0mg/kg静脉注射剂量下,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6±9.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0.6±10.3 mg/L/h,分布容积Vd为0.36±0.03L,清除率CL为0.156±0.080 L/h。与心、脂肪、脑、睾丸或卵巢等组织相比,分布在脾、肝和肾中的浓度具有极其显著(P<0.001)的差异,分布在肺中的浓度具有非常显著(P<0.005)的差异。SM54111主要从尿中排泄,96 h累积排泄约30%,其中粪中排泄约占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试制了SM54111脂质体,对SM54111脂质体的各项指标如包封率、粒径及分布、形貌和初步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和表征,为SM54111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本课题建立了铂类抗癌候选药物SM54111的HPLC、HPLC-ESI-MS、HPCE和ICP-MS等分析方法,对其似药性、临床前药代动力学和制剂等特性进行了研究,证实该铂类抗癌候选药物SM54111具有适宜的纯度、稳定性和油水分配系数,以及较为温和的体内药代学行为,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开发。

全文目录


摘要  11-13
Abstract  13-15
第1章 绪论  15-28
  1.1 癌症  15
  1.2 抗癌药物  15-16
  1.3 铂类抗癌药物  16-22
  1.4 新型铂类抗癌候选药物(SM54111)的基础工作  22-26
  1.5 本课题立题的意义  26-28
第2章 SM54111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8-35
  2.1 实验研究  30-33
    2.1.1 仪器和试剂  30
    2.1.2 SM54111的紫外吸收曲线  30-31
    2.1.3 液相条件  31
    2.1.4 方法学考察  31-33
    2.1.5 样品制备  33
  2.2 结果和讨论  33-35
第3章 SM54111的纯度和有关物质分析  35-46
  3.1 实验方法  37-38
    3.1.1 仪器和试剂  37
    3.1.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37-38
    3.1.3 电喷雾质谱条件  38
    3.1.4 供试品溶液  38
    3.1.5 有关物质  38
  3.2 实验结果  38-44
    3.2.1 质谱数据解析  38-40
    3.2.2 有关物质含量的测定和纯度计算  40-44
  3.3 讨论与小结  44-46
第4章 SM54111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46-63
  4.1 实验方法  48-50
    4.1.1 仪器与试剂  48-49
    4.1.2 缓冲溶液的制备  49
    4.1.3 供试液制备  49
    4.1.4 仪器条件  49-50
    4.1.5 毛细管电泳条件优化  50
  4.2 实验结果  50-61
    4.2.1 方法确证  50-52
    4.2.2 SM54111随时间的降解曲线  52-54
    4.2.3 SM54111随pH的降解曲线  54-55
    4.2.4 质谱解析  55-61
  4.3 讨论和小结  61-63
第5章 SM54111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学实验研究  63-76
  5.1 实验方法  67-71
    5.1.1 仪器与试剂  68
    5.1.2 体内实验  68-69
    5.1.3 方法学考察  69-71
  5.2 实验结果  71-73
    5.2.1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71-72
    5.2.2 药代动力学参数  72-73
  5.3 讨论和结论  73-76
第6章 SM54111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和排泄的研究  76-90
  6.1 实验方法  77-83
    6.1.1 仪器与试剂  77
    6.1.2 体内实验  77-78
    6.1.3 测定方法与仪器条件  78-79
    6.1.4 方法学考察  79-83
  6.2 实验结果  83-86
    6.2.1 药时曲线  83
    6.2.2 药代动力学参数  83-84
    6.2.3 组织分布  84-85
    6.2.4 排泄  85-86
  6.3 讨论和结论  86-90
第7章 SM54111脂质体的制备  90-102
  7.1 SM54111脂质体的制备  93-95
    7.1.1 处方筛选  93
    7.1.2 仪器和材料  93-94
    7.1.3 制备方法  94
    7.1.4 微射流处理  94-95
  7.2 SM54111脂质体的表征  95-100
    7.2.1 仪器和试剂  95
    7.2.2.包封率  95-98
    7.2.3 粒径及分布  98
    7.2.4 载药量  98
    7.2.5 ξ-电位  98-99
    7.2.6 形貌观测  99-100
  7.3 SM54111脂质体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100
  7.4 讨论与结论  100-102
全文总结  102-103
参考文献  103-114
致谢  114-115
个人简介  115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我国典型低挥发分煤热解成分的定量分析,TQ530.2
  3. 水平井牵引器机构分析和建模仿真技术研究,P631.83
  4. 混粉电火花成型机主机系统及工艺试验的研究,TG661
  5. 复合超声振动拉丝的理论与实验研究,TG663
  6.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熔滴过渡图像分析系统,TG444
  7.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8.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9. 非正交面齿轮齿面建模及加工误差分析,TH132.41
  10.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11. 半球谐振陀螺误差分析与测试方法设计,V241.5
  12.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分类技术研究,V235
  13.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14. 某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TJ06
  15.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16. 病险水库溃坝概率分析方法研究,TV697
  17.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18.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19. 建筑遮阳方式研究,TU226
  20.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23.5
  21. 数理方法对地基强夯加固深度的研究,TU472.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物基础科学 > 药物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