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试研究

作 者: 白雪飞
导 师: 王伟光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学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阶段 边界值 测度模型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3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通过各种要素的投入与组合,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与科技系统共同协调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因此,经济发展向高级阶段的跨越必然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质量低下、贫富差距扩大、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瓶颈。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如何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轨迹、状态和程度,以及目前转变所处的阶段等等,不仅是理论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探索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论文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博弈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和方法,参照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轨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模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SPSS17.0和EXCEL等统计软件,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和所处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复合系统,包括经济、社会、自然与科技四个系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程度不仅取决于四个系统的发展水平,还与四个系统的协调度有关,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度是四个系统发展度与协调度的统一。(2)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利益相关者博弈相容机制的研究,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3)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界定,构建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和科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经济-社会-自然-科技系统协调度的概念,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度测算方法。(4)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进行了划分,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划分为:尚未转变阶段、转变的准备阶段、初步转变阶段、中度转变阶段和高度转变阶段共5个阶段。通过对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进行经验分析,归纳这些国家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并基于此提出各国经济发展轨迹方向趋同的假设,并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各指标的边界值进行计算和确定。(5)通过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指标权重进行求解。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转变阶段没有明确的界限,同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根据多个因素多个指标的情况作出总体评价,所以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模型。(6)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进行测度,发现在评价期的14年内经济系统发展度、社会系统发展度、自然系统发展度、科技系统发展度都有明显提高,但是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水平不高,并存在一些波动,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不明显。在评价期内,1995-1999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处于转变的第二阶段,即转变的准备阶段,2000-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处于第三阶段,即初步转变阶段,而2004、2005年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转变度有所降低,2006-2008年随着转变力度的加大,转变度又有所提高。(7)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分析,发现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度都有所提高,但是程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四个系统的发展度高,但是协调度较低,反之,落后地区的协调度相对较高,发展度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发达地区的转变度高于落后地区。(8)根据趋势曲线预测模型,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未来将会有缓慢的上升趋势,平均每年的上升幅度为2.79%。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6
第1章 绪论  16-39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6-18
    1.1.1 研究背景  16-17
    1.1.2 研究意义  17-1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8-36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8-26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6-35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35-36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36-38
    1.3.1 研究框架  36-37
    1.3.2 研究内容  37-38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38-39
    1.4.1 研究方法  38
    1.4.2 创新之处  38-39
第2章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39-46
  2.1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  39-42
    2.1.1 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失衡  39-40
    2.1.2 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强  40-41
    2.1.3 经济增长的效率低下  41-42
  2.2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和地位的不平等  42
  2.3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突破多维边界约束  42-44
  2.4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阻碍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44-46
第3章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新阐释  46-53
  3.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新界定  46-47
  3.2 新阐释范式下各方主体间的利益博弈  47-49
  3.3 新阐释范式下各方主体间的相容机制  49-53
第4章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53-69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3-54
  4.2 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54-55
  4.3 指标体系的建立  55-61
    4.3.1 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55-57
    4.3.2 社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57-58
    4.3.3 自然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58-60
    4.3.4 科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60-61
  4.4 经济-社会-自然-科技复合系统协调度  61-64
  4.5 部分指标计算说明  64-69
第5章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划分及边界值的确定  69-135
  5.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的划分  69-80
    5.1.1 国内外有关发展阶段划分的主要成果  69-78
    5.1.2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的划分  78-80
  5.2 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轨迹的经验分析  80-128
    5.2.1 发达经济体各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  80-106
    5.2.2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各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  106-128
  5.3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各指标边界值的计算和确定  128-135
    5.3.1 关于经济发展轨迹趋同的假设  128-131
    5.3.2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边界值的确定  131-135
第6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模型的构建  135-144
  6.1 测度模型的选择说明  135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135-139
    6.2.1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主成分分析法  135-137
    6.2.2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层次分析法  137-138
    6.2.3 因素层权重的确定——均方差决策法  138-139
    6.2.4 子系统权重的确定——等权法  139
  6.3 模糊综合测度模型的构建  139-144
    6.3.1 模糊集的建立  139-141
    6.3.2 隶属度函数构造及评判矩阵的建立  141-142
    6.3.3 模糊综合测度模型的建立  142-144
第7章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分析  144-159
  7.1 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分析  144-154
    7.1.1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144-146
    7.1.2 隶属度函数及评判矩阵的计算  146-148
    7.1.3 各系统发展度、协调度及总体转变度分析  148-151
    7.1.4 发展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价及分析  151-152
    7.1.5 未来转变趋势预测  152-154
  7.2 部分省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分析  154-159
    7.2.1 部分省区的选择  154
    7.2.2 部分省区的测度分析  154-158
    7.2.3 部分省区的比较分析  158-159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59-162
  8.1 研究结论  159-160
  8.2 研究展望  160-162
参考文献  162-175
致谢  175-17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77-178

相似论文

  1. 后危机时期财政政策的优化选择,F812.0
  2. 河北省国民收入分配实证研究,F124.7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策研究,F120.3
  4. 两类非齐次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O177.1
  5. 行业软件中通用测试流程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6. 胡锦涛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研究,F092.7
  7. 中国邮政商函投放效果测度的方法与系统研究,F618
  8. 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分析,F120
  9. 关于二阶脉冲积分型微分方程反周期边界值问题,O175.8
  10. 我国机场冰雪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研究,V328.1
  11.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人才保证作用的研究,C964.2
  12. 城市商品房投资规模测度与整合研究,F224
  13. 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F752.8
  14. 低碳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F120
  15.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与策略研究,F124
  16. 吉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策研究,F127
  17. 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F120.3
  18. 基于极值原理的奇异摄动问题的分解算法的研究,O241.82
  19. 二阶哈密顿系统的周期解和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问题研究,O175.8
  20. 两类非齐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O177
  21. 铁路提速期西安车辆厂实现技术跃迁的动力因素研究,F426.47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