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

作 者: 贺夏蓉
导 师: 黄永林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民间文学
关键词: 女书及女书文化 多重视角 传承与变异 保护与开发
分类号: H12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51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女书既是由女性创造、在女性中流传和使用的一种特殊文字符号体系,又是女性用以描写女性生活的一种特殊民间文学。因被发现时盛行于湖南省江永县及其相邻地区,故又名江永女书或永明女书。千百年来,它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植根甚古、牵涉面颇广、信息含量十分丰富的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鉴于大多数学者多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其以考证源流、叙说史实为研究指向,侧重于它的产生年代、产生原因、文字性质、文学特色等文字和文本的研究,本论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文本细读,尝试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符号经济学、女性主义及其伦理学的跨学科理论作为观察视角,诠释女书及女书文化的生成与建构,重释其核心的本质特征,对女书及女书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三维时空的立体考察与多维审视。本论文研究的重点试图将之“定格”于21世纪初的后女书时代,考察女书及女书文化当下的生存与传承状态,审视它的生存生态、传承现状,观照它当下面临的传承危机与困境,思考它的传承与保护对策,同时对女书及女书文化如何实现产业化转换作一个宏观思考,即在思考传承与保护的同时如何进行符号开发?分析如何在符号经济时代实现女书文化的基因创新和母题重组,提高它在主流文化价值中的文化增值?探讨女书文化及其产业在“两型”社会的构建中如何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提供可操作的路径?在此基础之上,进而为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危机作深入分析,对政府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及其成效作理性的量化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即将要采取的地方文化保护模式、保护原则和开发方式等提供可供操作的方案。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力图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女书及女书文化当下传承的概貌和未来发展趋势,并由此对当下作为民间文学的女书及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现代性思考。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历时角度交代和探溯女书及女书文化生成、兴盛、衰亡与传承的历史渊源。首先从社会学角度运用默顿的越轨理论解析了女书及女书文化生成与兴衰的过程及原因。接着运用口头程式理论分析女书之乡的女性们是如何传承和再创作女书及女书文化的,试图解答它流传千百年不衰的原因。现阶段己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及女书文化,已全面受到当代政治、经济、强势文化等外来权力的干预和影响,对由此而引发的女书及女书文化基因变异进行了深度的文化思考,探究女书文化在广泛的媒介影像、受众消费行为、政府在场等多元面向的新的场域中如何寻找/照见自我?如何跨越主流价值取向并与之建立认同?在此基础上将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置于历时与共时的长河,将之划分为自然传承、半自然传承和非自然传承三个传承演变的阶段,并总结和归纳了其传承与演变的特征和规律。第二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直接介入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内核,从女性主义视角挖掘和剖析女书及女书文化所蕴含的女性意识。即女书传人对传统伦理观的反叛性是女书及女书文化产生的内因,狂欢性又为其提供了生活的土壤,而对话性是女书传人通过女书及女书文化进行权力、身体与自我的抗争,从而试图进行身份建构的一次旷日持久的非公开谈判。第三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现阶段女书及女书文化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可供具体操作的保护模式,即原生态环境保护、互动参与式保护、自组织保护、“二Z”聚焦式保护和产业开发式保护模式,并在强调地方领导干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基因、伦理关怀和在地化”三项特殊的保护原则,为女书及女书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在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转换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生态链条。第四章分析和探讨女书文化与区域软实力之间的现实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女书文化的符号价值分析,指出对女书文化的产业开发要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整合、重组女书文化营销策略,突出女书文化品牌的符号特点、彰显其符号意义、挖掘其文化内涵。但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女书文化要实现产业化转换,应立足于本土,充分尊重当地民众地方认同的框架和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从地方内生性动力与潜力来思考其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并采取全新的4V营销策略,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才能保证其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女书文化保护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结语总结了女书作为民间文学的特殊性,思考它作为民间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范式的影响。同时,在未来城市扩张的发展趋势下,对女书及女书文化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边缘与主流、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辩证互动以及女书文化在构建和谐两性关系和发挥先进性别文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思考。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5-7
Abstract  7-15
引论  15-32
  一、研究对象界定  15-17
  二、选题意义  17-18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8-27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8-25
    (二) 国外研究现状  25-27
  四、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27-29
    (一) 主要研究方法  27-28
    (二) 创新之处  28-29
  五、材料来源及使用  29-32
第一章 起源、累积与"突变":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传承与变异  32-66
  第一节 "失范"与"规范":基于越轨理论视角下女书生成与消亡的社会学解析  32-39
    一、女书生成的路径:母系氏族→社会转型→边缘化角色→失范→反抗  33-37
    二、女书消亡的轨迹:父权制→社会转型→重建规范→两性相对平等→遵从  37-38
    三、女书文化的复兴:社会变迁→文化多样性→传承人的遵从  38-39
  第二节 女书叙事诗的口头程式特征探析  39-49
    一、修辞程式  40-41
    二、格律程式  41-44
    三、语句程式  44-49
  第三节 观展/表演范式下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场域变迁与文化变异  49-57
    一、仪式—祠堂—"表演"—生活:女书传承人的自我建构  49-52
    二、仪式—"舞台"—观展/表演:女书文化的被建构  52-54
    三、女性建构或建构女性:传承场域变迁所引发的文化变异思考  54-57
  第四节 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57-66
    一、自然传承人之间的传承:女性自发参与的原生态传承  57-58
    二、自然传承人、半自然传承人和非自然传承人之间的混合传承:民众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半公开传承  58-62
    三、非自然传人之间的传承:政府主导下的公开的仿原生态传承  62-66
第二章 权力、身份与自我: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女性意识  66-97
  第一节 颠覆、修正与抗议:女书作品中女性对传统伦理观的反叛  67-74
    一、对"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男强女弱"性别观的解构  67-69
    二、对"女子无才便是德,妻以夫荣、母以子贵"价值衡量观的抗议  69-70
    三、对"女无再适"贞节观的修正  70-74
  第二节 仪式、宣泄与自由:女书文化的"狂欢"色彩  74-82
    一、女书习俗是江永女性的"狂欢节"  75-77
    二、女书文化隐藏女书传人对女神的精神崇拜  77-78
    三、女书文化是女书传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78-79
    四、女书文化彰显江永女性对自由生命形态的追求  79-82
  第三节 并非"虚构的权威":女书传人的政治情怀  82-87
    一、女书叙事诗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82-83
    二、女书传人的政治立场与政治意识  83-85
    三、后现代女书传人的传承/传播与政治参与  85-87
  第四节 生存、反叛与建构: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对话性  87-97
    一、生存/交往:对话的开始  87-92
    二、反叛/解构:对话的高潮  92-94
    三、身份/建构:对话的延续  94-97
第三章 文化、自然与生态: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保护  97-123
  第一节 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的原则  98-110
    一、文化基因原则  99-103
    二、伦理关怀原则  103-106
    三、在地化原则  106-110
  第二节 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的模式  110-117
    一、原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110-112
    二、互动参与式保护模式  112-114
    三、自组织保护模式  114-115
    四、"二Z"聚焦式保护模式  115-117
  第三节 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的政府文化自觉  117-123
    一、地方领导干部的文化自觉对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的作用  117-120
    二、地方领导干部在女书及女书文化保护中如何做到文化自觉  120-123
第四章 符号、资本与再生产:女书文化的产业开发  123-143
  第一节 地方认同、文化需求与4V营销——女书文化产业化的三维观照  123-131
    一、地方认同——女书文化产业化的根基  124-126
    二、文化需求——女书文化产业化的关键  126-128
    三、4V营销——女书文化产业化的策略  128-131
  第二节 符号经济与女书文化产业及其品牌的构建  131-138
    一、女书文化产业及其品牌构建的起点——挖掘女书文化符号  132-134
    二、女书文化符号的意义编码与品牌形象的形成——文化创意  134-136
    三、女书文化产业品牌的消费路径与品牌联想——个性体验  136-138
  第三节 女书文化产业与江永发展  138-143
    一、女书文化是江永城市品牌的核心  139-141
    二、女书文化产业促进城市人才竞争力的提升  141-142
    三、女书文化产业链扩大城市营销的资源  142-143
结论及余论  143-151
  (一) 结论  143-146
  (二) 余论  146-151
附录 1 江永女书大事记  151-152
附录 2 已命名健在的"女书传人"简介  152-154
附录 3 女书文本选译  154-161
附录 4 女书研究专家访谈  161-170
附录 5 女书核心流传区问卷调查  170-174
参考文献  174-17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实践  178-180
后记  180-182

相似论文

  1. 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中外比较研究,P96
  2. 贵州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问题研究,F592.7
  3. 生命的开端,K892
  4. 乌鲁木齐市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及其变迁,F592.7
  5. 兰州市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研究,S788
  6. 民俗生态旅游建筑规划设计研究,TU201
  7. 天长历史文化名镇历史遗存综合评价与保护利用研究,K879.1
  8. 儒家文化之传承与变异,I712
  9. 海岛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留,D922.6
  10. 傣族孔雀舞的传承与变异研究,J722.22
  11. 论民间图式在壁画中的运用,J218.6
  12. 浪漫理想与古典精神,I207.25
  13. 可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TU984.114
  14. 析“秀山花灯灯彩特色工艺品”保护性开发的可行性,J528.7
  15. 廊道遗产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F592.7
  16. 青岛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研究,K878.2
  17. 青海省龙葵(Solanum nigrum L.)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种植的研究,S567.239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G122
  19. 我国城市湿地公园恢复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初步研究,X37
  20. 基于真实性的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F592.7
  21. 陕西翠华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F592.7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文字学 > 汉字形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