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

作 者: 张一清
导 师: 王利
学 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能源优化配置 动态博弈 全成本定价 能源定额 能源配额
分类号: F42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能源的瓶颈制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能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高耗能产业的存在,大量消耗着有限的能源,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能源消费中以化石能源为主,如何优化配置化石能源,走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论文从优化我国能源资源的配置角度出发,对总量上控制能源消费,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作了相应的论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我国能源体系从粗放、低效、高排放、欠安全的能源体系,转变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从能源优化配置,总量控制能源消费的角度,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1)明确指出了能源优化配置制度的目标、方式、约束条件、求解流程以及相应的制度环境。(2)利用博弈论工具比较了自由放任、计划机制以及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不同的能源优化配置制度,得出了基于宏观调控的化石能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能够实现总GDP产出最大并且各地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规划。(3)提出了能源全成本定价,才能理顺扭曲能源价格机制的观点,并给出了能源的全成本定价模型。针对能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点,利用了博弈论模型论证了能源产品的阶梯定价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使有限的能源优先分配到最具经济效率的产业中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4)提出了能源优化配置中可以使用的行政手段,包括:能源消耗定额、配额,并具体分析了能源消耗定额和配额制定的依据,以及如何进行分配能源配额及实施。论文的基本研究基本思路:文献回顾→能源配置制度目标、约束条件与计算流程→放任自由、计划机制以及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化石能源配置机制的博弈分析→能源的全成本定价及阶梯定价→能源优化配置的行政手段如能源税的征收,能源消耗定额及配额的使用→不同类别产业的能源政策→结论。论文主要采用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博弈论方法主要用于放任自由、计划机制以及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化石能源配置机制的论证以及能源阶梯定价优势的论证上。投入产出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主要从不同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角度,对能源优化配置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各行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以及各行业万元GDP能耗进行计算,进而基于能耗和感应度系数、基于能耗和影响力系数两个角度进行聚类分析,从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维度,就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下,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如何综合运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我国能源配置的优化。在能源总量控制的目标下,如何运用能源的全成本模型以及阶梯定价模型,以及能源的配额和定额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使有限的能源优先分配到最具经济效率的产业中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及结论:1)提出了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配置化石能源是最优的观点,并使用博弈论工具进行了论证。2)能源的定价应该使用能源的全成本定价,即必须包括能源的资源成本、工程技术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考虑到能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点,能源应该使用阶梯定价,这样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使有限的能源优先分配到最具经济效率的产业中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3)要实现能源的总量控制,除了市场机制外还要采用能源定额和配额等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能源配置的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基于数据的限制,论文没有完成调研、能源的全成本及阶梯定价的测算。化石能源的全成本和阶梯定价模型设计涉及能源资源成本、工程开发成本以及生态环境成本以及阶梯定价中层次的划分,由于需要大量专家经验以及化石能源企业生产以及能源开发及使用对环境生态影响的数据,存在较大的难度。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1 绪论  12-23
  1.1 选题背景  12-15
  1.2 研究对象、研究目和意义  15-23
    1.2.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5-16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7
    1.2.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7-23
2 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分析  23-52
  2.1 相关概念辨析和界定  23-35
    2.1.1 能源的概念和经济特征  23-28
    2.1.2 能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内容和实质  28-32
    2.1.3 能源优化配置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2-33
    2.1.4 能源配置的方式  33-35
  2.2 能源优化配置制度的博弈模型  35-48
    2.2.1 能源配置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5-36
    2.2.2 模型结构及计算流程  36-48
  2.3 能源优化配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评价  48-51
    2.3.1 当前我国能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48-50
    2.3.2 能源优化配置制度的评价  50-51
  2.4 本章小结  51-52
3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定价模型  52-82
  3.1 现有能源定价的回顾  54-55
  3.2 能源的定价模型  55-64
    3.2.1 资源成本的定价模型  56-62
    3.2.2 工程成本定价模型  62-63
    3.2.3 生态环境成本定价模型  63-64
  3.3 全成本定价模型  64-70
    3.3.1 全成本定价模型的计算  64-67
    3.3.2 我国能源价格政策取向—以煤炭为例  67
    3.3.3 建立能源成本与价格传导机制—以煤炭为例  67-70
  3.4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阶梯定价的博弈分析  70-81
    3.4.1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阶梯定价的博弈模型  70-75
    3.4.2 能源阶梯定价的扩展分析  75-81
  3.5 本章小结  81-82
4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定额管理机制  82-98
  4.1 作为价格机制补充的能源定额制的提出和适用性分析  82-86
    4.1.1 能源定额的概念  82
    4.1.2 能源定额的提出  82-83
    4.1.3 能源定额制的必要性  83-84
    4.1.4 能源定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84-85
    4.1.5 国内能源定额操作实践  85-86
  4.2 能源定额管理机制的建立  86-93
    4.2.1 定额管理机制的内涵  86-87
    4.2.2 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87-88
    4.2.3 配额手段在能源配置中的运用  88-91
    4.2.4 国内能源定额的应用构想  91-93
  4.3 定额的延伸——跨行业能源使用许可交易  93-97
    4.3.1 能源使用许可市场交易的路径探讨  93-97
  4.4 本章小结  97-98
5 能源优化配置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分析  98-113
  5.1 投入产出方法的引入  98-101
    5.1.1 影响力系数  99
    5.1.2 感应度系数  99-101
  5.2 聚类矩阵的构建及分析  101-110
    5.2.1 各行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101-104
    5.2.2 各行业万元GDP能耗分析  104-106
    5.2.3 基于能耗和感应度系数的聚类分析  106-108
    5.2.4 基于能耗和影响力系数的聚类分析  108-110
  5.3 综合性分析结论  110-112
    5.3.1 农业  111
    5.3.2 第二产业  111-112
    5.3.3 第三产业  112
  5.4 本章小结  112-113
6 结论与展望  113-119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113-114
  6.2 政策建议  114-117
    6.2.1 理顺政府职能,完善能源管理体制  114-115
    6.2.2 优化产业机构,淘汰退出落后的高耗能产业  115
    6.2.3 加强行业节能管理  115-116
    6.2.4 加快能源价格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116-117
    6.2.5 实施规范的能源定额管理,探索建立能源使用许可有偿转让  117
  6.3 研究展望  117-119
参考文献  119-124
附录A  124-126
致谢  126-127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27-128
论文摘要  128-142

相似论文

  1.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F426.2
  2. 我国电力企业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综合效益研究,F426.61;F206
  3. 基础设施BOT项目融资决策研究,F283
  4. 考虑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市场研究,F206;X322
  5.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时间表决策中的关键要素的实证研究,F224
  6.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我国实施的适应性研究,F206
  7. 电力市场下我国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研究,F426.61
  8. 公物及其法律关系基础性探究,D912.1
  9.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研究,D912.6
  10.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资源调度研究,C93
  11. 零售企业BtoC客户关系可靠度研究,F717
  12. ICT产业技术标准动态博弈及企业标准竞争战略研究,F203;F224.32
  13. 信息差异化模型和形成机理研究,F49
  14. 药品安全管制问题研究,F203
  15. 供应链环境下节点企业技术创新的合作机制研究,F274
  16. 对我国私营煤矿事故多发的博弈分析,X936;F224.32
  17. 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F275
  18. 入世后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动态博弈研究,F276.44
  19. 寡头厂商竞争策略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F224.32
  20. 中国省际贸易壁垒对地区生产率增长的影响,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