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冠醚和穴醚的超分子聚合物研究

作 者: 汪峰
导 师: 黄飞鹤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化学
关键词: 主客体化学 自组装 超分子聚合物 冠醚 穴醚 自分类识别 准聚轮烷 超分子动态材料
分类号: O63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组装现象是生命科学最本质的内容之一,生物体系可以精确的利用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高度有序并且功能化的组装体,如通过DNA双螺旋结构所进行的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以及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进行营养的摄取和废物的排泄。受到这些自然现象的启发,近年来利用分子自组装形成包括超分子聚合物在内的有序聚集体是超分子科学的研究热点。这些自组装体系不仅在拓扑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用来制备动态的超分子功能材料。冠醚作为第一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由于其合成简单、易于衍生化,且与阳离子具有选择性络合作用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研究者用作超分子组装体的构建基元。本论文在冠醚及其衍生物穴醚与有机阳离子的分子识别研究基础上,期望通过对冠醚主体结构的衍生与优化,在从小分子自组装来构建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方面做出一定的工作。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工作是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基于双间苯-26-冠-8的三桥穴醚大环主体,该主体与两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paraquat客体的络合常数分别为6.5(±1.8)×105M-1以及4.0(±0.7)×105M-1,相比于双间苯-26-冠-8,该穴醚主体对paraquat客体的络合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单晶X-ray分析发现穴醚主体与甲基取代的paraquat通过2:1的络合形成[3]准轮烷结构,说明该主客体体系在溶液和固态中有着不同的络合比例;而羟乙基取代的paraquat不对称的穿过穴醚主体的空腔中并在固态中形成聚[2]准轮烷的结构。我们还利用快速溶剂挥发法(ISEM),通过两类酯化反应封端,高效制备了基于该识别体系的轮烷,并证明来源易得的3,5-二甲基苯基可以作为该穴醚主体的封端基团,同时,ISEM由于增强了分子之间的接触显著加速了反应的进程。该研究为优化冠醚单体结构以更好的构建自组装超分子聚合物打下了基础。在第二部分研究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尺寸大小不同的冠醚主体对客体的自分类识别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该二元主客体体系的两个AB型单体进行自分类组装以构建新型的超分子交替共聚物。通过对单体分子的优化实验,我们证明了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与连接基团的长短、刚性,构建基元的取代基性质以及组装单体的浓度密切相关。在前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超分子聚合物作为骨架,通过自分类组装构建主链准聚轮烷。研究发现准聚轮烷的形成不仅具有浓度依赖性,而且与轴状分子的加入量密切相关。同时,特性粘度的研究表明轴状分子能影响连接基团的位阻和刚性,导致准聚轮烷与超分子聚合物骨架具有不同的流变学性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该类超分子组装体在固态时能形成微球结构。该研究通过对超分子聚合物的分子再识别与再组装,实现了更高层次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在第四部分研究工作中,我们构建了基于双间苯-32-冠-10冠醚和穴醚的组装单体,通过比较这两个单体自组装形成线形超分子聚合物的性质差异,证明穴醚与paraquat之间所具有的高络合常数对聚合物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利用单体结构中存在的1,2,3-三氮唑基团与金属交联剂发生配位作用,就可以获得完全基于小分子结构的超分子交联聚合物。金属交联剂和竞争性配体的加入能实现超分子线形聚合物与交联聚合物的相互转化,为制备高适应性的超分子动态材料打下基础。进一步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第一章 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研究进展  10-45
  1.1 简介  10-13
  1.2 基于冠醚衍生物的超分子聚合物  13-23
  1.3 基于环糊精衍生物的超分子聚合物  23-34
  1.4 基于杯芳烃衍生物的超分子聚合物  34-39
  1.5 基于其它主客体体系的超分子聚合物  39-40
  1.6 小结  40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40-41
  参考文献  41-45
第二章 基于双间苯-26-冠-8的穴醚/Paraquat识别体系的准轮烷与轮烷  45-70
  2.1 课题的引入  45-47
  2.2 结果与讨论  47-60
  2.3 实验部分  60-67
  2.4 结论  67-68
  参考文献  68-70
第三章 基于自分类组装的超分子交替共聚物  70-95
  3.1 课题的引入  70-72
  3.2 结果与讨论  72-85
  3.3 实验部分  85-92
  3.4 结论  92
  参考文献  92-95
第四章 基于超分子聚合物骨架的新型主链准聚轮烷  95-116
  4.1 背景介绍  95-97
  4.2 课题的引入  97-98
  4.3 结果与讨论  98-109
  4.4 实验部分  109-113
  4.5 结论  113-114
  参考文献  114-116
第五章 基于双间苯-32-冠-10冠醚及穴醚的线形以及交联超分子聚合物  116-139
  5.1 课题的引入  116-119
  5.2 结果与讨论  119-130
  5.3 实验部分  130-136
  5.4 工作展望  136-137
  参考文献  137-139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39-141
附录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目录  141-143
致谢  143-145

相似论文

  1.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转录组分析及其群体遗传特征初探,S451
  2. 芳基脒超分子和含磷亚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O621.2
  3. 含吡唑啉发色团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O631.3
  4. L-半胱氨酸组装膜的电化学研究,O646
  5. 基于磁流体组装的空心磁性碳微球及其功能性复合体,TB383.4
  6. 微/纳米结构聚苯胺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TB383.1
  7. 半胱氨酸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的自组装过程及应用研究,TB383.1
  8. DNA自组装模型在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研究,TP399-C8
  9. 偶氮苯液晶共聚物的自组装及光控研究,O631.3
  10. 基于超分子自组装的光控药物释放体系的设计与合成,TQ460.1
  11. LINK-N/RADA-16携带MSCs体内植入修复退变椎间盘的实验研究,R687.3
  12. 乳酸基共聚物/蛭石微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TB332
  13. 碳纳米管在聚合物纳米纤维表面的组装及其细胞活性评价,R318.08
  14. 聚乙烯醇/碳纳米管纳米纤维毡的制备及其自组装研究,TB383.1
  15. 温度敏感性多肽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O631.3
  16. 金纳米粒子自组装行为的研究,TB383.1
  17. 二氧化钛中空球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TB43
  18. 黄原胶分子自组装行为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O561
  19.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TB383.4
  20. 负折射材料及其计算机模拟,TB34
  21. 脉冲激光液相烧蚀法制备多种PbS纳米结构,TB383.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 高聚物的化学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