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机理与实证研究

作 者: 王学东
导 师: 邱均平
学 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情报学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内在机理 影响模型 作用机理 实证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虚拟团队是伴随信息技术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由多个主体建立起来的具有共同组织目标,在经营活动中实行资源共享、注重信任的动态联盟体;虚拟团队的产生也绝非偶然,其快速发展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为虚拟团队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而且,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团队这种新型组织形式必将在未来组织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兴起,知识管理受到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并在实践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根据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毕马威调查显示:至2002-2003年,80%的企业将知识作为企业战略资源加以管理。知识管理的任务是为知识创造提供便利,管理人们共享及应用知识的方式,作为一种的新兴的管理模式,已引起了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开发方式的变革。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定是组织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内容,并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重要贡献。文献检索表明,目前对组织知识共享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对合作组织的基本单位——虚拟团队中知识共享问题的研究相当少。本文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从社会网络嵌入的视角,揭示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在规律,为国内虚拟团队的知识共享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具体而言包括:1.理论目的(1)研究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在机理,包括知识共享的动因、障碍、过程、分布等;(2)研究在虚拟团队组织的环境下,虚拟团队组织特性对社会网络各嵌入要素形成的影响;(3)探讨社会网络各嵌入要素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4)探讨社会网络嵌入性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管理策略;(5)构建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应用平台;2.实践目的掌握虚拟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共享的规律,厘清社会网络嵌入性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为我国企业在运用虚拟团队这种组织形式时,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水平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践支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阐述研究背景与动机、明确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创新点,并给出了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以及论文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文献:知识共享理论文献,虚拟团队文献,社会网络文献,团队认知文献以及社会网络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相关文献,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一个文献基础;第三章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在机理研究。分析了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以及社会网络三者之间的本质关系,论证了虚拟团队是知识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从社会网络的嵌入视角分析了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与认知嵌入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了团队知识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资源、知识载体以及知识情境,并分别以组织环境以及知识特点作为动因的外在条件,以组织动因和个体动因作为动因的内在条件,构建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动因的分析框架;讨论了社会网络嵌入下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过程,从虚拟团队自身特点出发,重点从知识共享的客体,知识共享的组织环境以及知识共享的主体三个方面,分析了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深刻剖析了虚拟团队基于生命周期的知识分布,初步探讨了虚拟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构建;第四章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影响模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探讨了社会网络各嵌入要素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从社会网络的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以及认知嵌入三个维度构建了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影响模型。结合虚拟团队的自身特性,提炼出网络结构维度的网络联结、网络密度二要素,网络关系维度的信任要素以及网络认知维度的共享心智模型与交互记忆系统,并分析了各要素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分析了虚拟团队的特性,认为团队虚拟性与团队沟通对网络嵌入各维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嵌入视角下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影响模型的关键假设;第五章实证方案设计及假设检验。主要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研究数据的搜集、描述性统计与质量评估。经过大规模调查样本的选取、抽样方法、数据的初步整理和统计、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利用SPSS16.0以及Amos18.0软件检验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第六章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的管理对策。根据前述讨论,分别从结构嵌入、关系嵌入以及认知嵌入三个方面探讨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管理的对策,提出了提高虚拟团队管理水平和促进知识共享的有效策略;并引入协同管理基础理论,分析了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关系、结构以及认知的协同管理策略;第七章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应用平台研究。讨论了虚拟团队中领域本体的构建,构建了基于领域本体的虚拟团队知识地图,包括面向知识共享的虚拟团队知识地图系统框架、构建方法等内容;引入Web3.0,构建了基于Web3.0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平台;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9
Abstract  9-23
1 引言  23-39
  1.1 研究背景  23-28
    1.1.1 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  23-25
    1.1.2 虚拟团队组织形式的产生  25-27
    1.1.3 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  27-28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28-34
    1.2.1 研究现状  28-32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32-34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4-35
    1.3.1 研究目标  34
    1.3.2 研究意义  34-35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35-36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36
  1.6 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  36-39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39-86
  2.1 虚拟团队概念界定及内涵  39-45
    2.1.1 虚拟团队的定义  39-41
    2.1.2 虚拟团队的特征  41-42
    2.1.3 虚拟团队与传统团队的区别  42-43
    2.1.4 虚拟团队的类型  43-45
  2.2 知识共享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45-65
    2.2.1 知识与知识共享  45-58
    2.2.2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58-60
    2.2.3 知识共享的过程研究  60-65
  2.3 社会网络与知识共享的交叉研究  65-86
    2.3.1 国外的主要研究  65-81
    2.3.2 国内的主要研究  81-86
3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内在机理研究  86-129
  3.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以及社会网络间的本质探析  86-93
    3.1.1 虚拟团队形成机理研究一基于知识的视角  86-88
    3.1.2 虚拟团队是知识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  88-90
    3.1.3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与网络嵌入性视角  90-93
  3.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体系与动因  93-104
    3.2.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体系  93-96
    3.2.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动因  96-104
  3.3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过程与障碍  104-117
    3.3.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过程  104-110
    3.3.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障碍  110-117
  3.4 网络嵌入视角下的虚拟团队知识分布  117-125
    3.4.1 虚拟团队知识分布模型  118-120
    3.4.2 虚拟团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120-123
    3.4.3 基于生命周期的虚拟团队知识分布分析  123-125
  3.5 虚拟团队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构建  125-129
    3.5.1 虚拟团队知识网络的概念界定  125-126
    3.5.2 虚拟团队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  126-127
    3.5.3 虚拟团队知识网络的构建  127-129
4 网络嵌入视角下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29-157
  4.1 结构嵌入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  131-137
    4.1.1 网络联结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  131-134
    4.1.2 网络密度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  134-137
  4.2 关系嵌入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  137-141
    4.2.1 信任的定义与维度  137-139
    4.2.2 信任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作用机理  139-141
  4.3 认知嵌入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  141-147
    4.3.1 共享心智模型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  141-145
    4.3.2 交互记忆系统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  145-147
  4.4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作用机理综合分析框架  147-155
    4.4.1 团队沟通的作用机理  147-153
    4.4.2 团队虚拟性与社会网络嵌入维度  153-155
  4.5 研究假设归纳  155-157
5 实证方案设计及假设检验  157-204
  5.1 问卷设计  157-161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157-158
    5.1.2 问卷设计的步骤  158-160
    5.1.3 避免产生误差的措施  160-161
  5.2 研究变量的测量  161-168
    5.2.1 前因变量的初始测量条款  162-163
    5.2.2 中介变量的初始测量条款  163-167
    5.2.3 知识共享的测量  167-168
  5.3 数据收集与描述  168-174
    5.3.1 数据搜集  168-171
    5.3.2 团队内部同质性检验  171-172
    5.3.3 数据描述  172-174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174-194
    5.4.1 概述  174-175
    5.4.2 验证性因子分析步骤  175-178
    5.4.3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178-194
  5.5 实证假设的结构方程检验  194-204
    5.5.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方法概述  194-196
    5.5.2 实证假设的初始结构模型检验  196-201
    5.5.3 实证模型的修正与再检验  201-204
6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的管理对策  204-238
  6.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管理对策  204-210
    6.1.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结构分析步骤  204-205
    6.1.2 基于结构分析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治理框架  205-210
  6.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的关系管理对策  210-225
    6.2.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信任关系产生的原因与管理框架  210-213
    6.2.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冲突关系产生的原因与管理过程  213-216
    6.2.3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关系的管理机制研究  216-223
    6.2.4 基于生命周期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关系管理策略  223-225
  6.3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的认知管理对策  225-232
    6.3.1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认知活动的影响因素  225-228
    6.3.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认知活动的管理对策  228-232
  6.4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的协同管理  232-238
    6.4.1 协同基本理论:概念与基本原理  232-234
    6.4.2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协同管理的序参量要素  234-235
    6.4.3 基于协同管理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网络运行机制  235-238
7 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应用平台研究  238-283
  7.1 虚拟团队中领域本体的构建  238-248
    7.1.1 本体分类  238-240
    7.1.2 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240-242
    7.1.3 虚拟团队中领域本体的构建过程  242-248
  7.2 基于领域本体的虚拟团队知识地图构建  248-267
    7.2.1 知识地图构建理论基础  248-254
    7.2.2 虚拟团队知识地图构建的瓶颈  254-255
    7.2.3 基于本体的虚拟团队知识地图建模研究  255-260
    7.2.4 实例设计与分析  260-267
  7.3 WEB3.0与虚拟团队知识共享  267-271
    7.3.1 Web 3.0产生的背景  267-268
    7.3.2 web3.0概念与特征  268-269
    7.3.3 Web3.0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技术支撑  269-271
  7.4 基于WEB3.0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应用平台构架  271-283
    7.4.1 基于Web3.0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原则  271-272
    7.4.2 基于Web3.0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平台的平台结构模型  272-275
    7.4.3 基于Web3.0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  275-276
    7.4.4 基于Web3.0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平台功能分析  276-280
    7.4.5 构建基于Web3.0的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280-283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283-288
  8.1 研究总结  283-286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286-288
参考文献  288-307
  一、中文参考文献  288-296
  二、英文参考文献  296-30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论著情况  307-309
致谢  309

相似论文

  1.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2.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G623.5
  3. 上海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问题研究,D631.2
  4. 虚拟学习社区中影响学习者知识共享的因素探究,G434
  5.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G633.6
  6. 小分子有机酸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X703
  7. 熊十力的直觉思想研究,B26
  8. 教育对犯罪程度的效应分析,D917
  9.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10.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F224
  11. 统计方法在我国外语测试领域应用的调查研究,H319
  12. 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F276.6
  13. 高中英语词汇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G633.41
  14. 高中英语学困生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G633.41
  15. 国际教育服务进口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F276.44
  16. B2C市场中价格和价格离散的实证研究,F724.6
  17. 《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的实证研究,G633.7
  18. 金融支持影响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F124.3;F224
  19.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F832.2
  20.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嬗变与模式探索,D926.2
  21.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F27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