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定位与视觉设计的研究

作 者: 孙浩章
导 师: 黄海燕;陈鹏
学 校: 西安理工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西安地铁 文化子系统 公共艺术 历史文化 城市形象
分类号: TU24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5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基于西安地铁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城市个性特色等地铁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本学位论文就国内外各主要城市的地铁建设的文化个性、文化特色建设等进行了对比性的研究,并且对于西安地铁项目的前期论证、初勘详勘与实验段建设等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着重从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定位与视觉设计的角度选择了功能性、类型化、设计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现代城市发展与文化古城保护、现代地铁文化与人文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证。本论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地铁的文化性塑造、公共艺术建设和视觉设计是城市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子系统;地铁作为交通主干线既具有提升城市现代化服务水平的主要功能,还具有承担文化传播载体、展示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作用”。因此,西安地铁不仅肩负着加快我国西部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示范功能,而且还必须兼顾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新石器时期以来的六千多年的丰富历史文化遗存和周、秦、汉、唐十三朝的历史个性和文化魅力,创意设计出文化特色鲜明的西安地铁的个性化公共艺术空间和功能明确、历史与现代和谐美统一的视觉形象系统。本论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部分项目设计实践,确立了兼顾艺术性、地域性、场所性、功能性的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目标定位法,提出了“色、域、象、形”的视觉归类设计法。提出了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历史文化主题,需要采取保护与开发、沟通与服务、展示与交流等综合性的实践原则来实现。本课题研究,期望以“展现历史风貌传承文化神韵,张显时代气息演绎现代文明”的设计理念,推进西安地铁的文化艺术子系统建设。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4
  1.1 课题研究背景  8-12
  1.2 课题研究内容  12
  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1.4 课题研究方法  12-14
2 地铁公共艺术的概述  14-26
  2.1 公共艺术的概述  14-16
    2.1.1 公共艺术的产生及发展  14-15
    2.1.2 公共艺术的特征及分类  15-16
  2.2 基于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  16-17
    2.2.1 地铁公共艺术的界定及特点  16-17
    2.2.2 地铁公共艺术的表现方式及意义  17
  2.3 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17-23
    2.3.1 国外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  18-20
    2.3.2 国内研究趋势和发展状况  20-23
  2.4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面临的问题  23-26
3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功能定位与类型  26-33
  3.1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基本功能定位  26-30
    3.1.1 实现情绪安抚的调节  26-27
    3.1.2 促进主从和谐的服务  27-28
    3.1.3 彰显文化价值的展示  28
    3.1.4 塑造社会精神的昭示  28-29
    3.1.5 提升综合素养的育教  29
    3.1.6 体现人文关怀的交流  29-30
  3.2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基本类型定位  30-33
    3.2.1 审美性公共艺术设施  30-31
    3.2.2 实用性公共艺术设施  31-33
4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定位  33-52
  4.1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主题选择  33-37
    4.1.1 城市发展与经济决定论的选择  33-34
    4.1.2 城市建设与客观条件的选择  34-35
    4.1.3 文化发展与人文生态环境的选择  35-37
  4.2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原则  37-38
    4.2.1 基于大美术(艺术)观念的统筹规划  37-38
    4.2.2 坚持审美与功能相结合的整体谐调  38
    4.2.3 服务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创新  38
  4.3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  38-40
    4.3.1 传统神韵,现代演绎  39
    4.3.2 历史风貌,时代气息  39-40
  4.4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构想  40-44
    4.4.1 线路“色”分  40-41
    4.4.2 区间“域”分  41-42
    4.4.3 站点“象”分  42-43
    4.4.4 功能“形”分  43-44
  4.5 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演示  44-52
5 结论与展望  52-54
  5.1 课题研究成果  52
  5.2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52-53
  5.3 关于西安地铁公共艺术建设的展望  53-54
致谢  54-55
参考文献  55-58
附录  58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交叉、融合与创新,J52
  3. 风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利用研究,G122
  4. 邯郸市峰峰矿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研究,G122
  5. 我国现代城市广场的旅游形象分析,F592.7
  6.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研究对策,J0-4
  7. 横光利—《上海》研究,I313.074
  8. 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地区灵香草历史文化考察,S567.239
  9. 西安地裂缝带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P642.26
  10. 城市公共设施与城市形象相关性研究,TU984.111
  11. 论公共艺术与株洲市城市形象塑造,TU984.111
  12. 浅议城市大型公建与新兴商务区建设,TU984.13
  13.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策略研究,TU984
  14. 蓟县古城城市设计对策研究,TU984
  15. 四川省城市化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G122
  16. 民间立场上的城市形象,I207.42
  17. 城市形象传播力研究,G206
  18. 关中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更新方法初探,TU984.114
  19. 城市形象片视觉传播分析,G206
  20. 地铁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F285
  21. 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出路,TU984.1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交通运输建筑、邮电通信建筑、广播电视建筑 > 地下铁道车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