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煤矸石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及环境效应研究

作 者: 贺露红
导 师: 王冬梅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工程绿化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小气候 土壤理化性质 生态修复技术
分类号: TD8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8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山东兖州兴隆庄矿区人工植被恢复条件下的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并与辽宁阜新几座不同排矸年限自然植被恢复的煤矸石山作比较,通过野外调查、实地观测和室内分析测定,从土壤理化性状、小气候特征方面对不同坡向、不同排矸年限矸石山生态环境的演变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绿化造林改善矸石山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矸石山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通过绿化造林土壤温度、容重、孔隙度、水分等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矸石山刺槐林对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最明显,林内土壤平均水分含量最高。(2)对矸石山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裸露矸石山的钾含量丰富,可以被植被生长利用。刺槐林矸石山土壤的熟化速度最快。(3)对矸石山小气候的影响。无论在阴坡还是阳坡,不同排矸年限样地的气温日变化与当地大气气温变化规律一致,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则相反。绿化矸石山对气温日较差的降低作用与矸石山植物的长势变化基本一致。由于坡向的作用,矸石山阳坡的气温日较差、月平均气温、地温和风速均高于阴坡。总之矸石山阴坡比阳坡更利于植被的生长,建议人工绿化措施从阴坡开始实施,逐渐拓展到阳坡,科学实施以便尽快实现植被恢复。由以上研究情况提出一套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总结如下:(1)边坡稳定措施水平阶整地和层层压实堆放技术。(2)基质改良措施可以采取客土覆土,覆土厚度大约10cm;增施有机肥、氮肥和磷肥;生物措施改良和修复土壤。(3)树种选择在矸石山阳坡以耐干旱、耐高温的乡土植物选择为主;灌木树种有固氮树种沙棘等;乔木主要有刺槐、侧柏、臭椿、火炬等,刺槐列为首选。(4)关键造林技术环节根据造林目的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合理密植,乔灌草混交。造林时间宜选在排矸一定年限后进行;为了使植物提早度过缓苗期,造林时间以3月份最佳。(5)抚育管理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2. 小浪底库区不同郁闭度山毛桃侧柏混交林小气候研究,S716.3
  3.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4.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5.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S572
  6. 不同海拔地区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分、脂肪酸积累差异分析,S565.4
  7. 小麦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气候效应模拟,S512.1
  8. 大兴安岭新林地区樟子松树轮δ13C的气候意义,S791.253
  9.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S791.248
  10. 低碳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F205
  11. 朔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P49
  12. 海南雾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P457
  13. 风险预防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D996.9
  14. 国际碳排放贸易兴起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X196
  15. 全球气候治理发展历程与欧、中、美气候政策分析,X321-09
  16. 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研究,S162.3
  17. 环境气候条件对多分裂导线交流电晕特性的影响研究,TM851
  18. 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遮阳策略研究,TU226
  19.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应对分析,F124;F205
  20. 中、美媒体的环境报道框架分析,G212
  21. 基于LPC2478的新型人工气候箱设计与实现,P4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矿业工程 > 矿山开采 > 矿区复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