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晚唐《春秋》学研究

作 者: 付丽敏
导 师: 张固也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中晚唐 春秋学 辑佚
分类号: K24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和总结中晚唐时期的《春秋》学成果,揭示其在《春秋》学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采取考察目录、辑佚辨疑、纵向分析、横向比对等办法,对新《春秋》学派理论和观点进行研究。基本结论是:以啖助、赵匡、陆淳为代表的新《春秋》学派,他们舍传求经,直寻大义,倡导“尊王”思想,创建了“以经为主,兼采三传,以意去取”的解经模式,且开启了疑古之风,为《春秋》学研究解放了思想、纠正了偏差。其后,卢仝、李瑾、刘轲、陈岳、陆希声等研究《春秋》大体沿袭此风,注重从《春秋》中直探经义,对三传采取或完全抛弃、或博采众长、或折衷取用、或裁正其冗的方式。新《春秋》学不仅引发了中晚唐永贞革新、科举改革、儒学复兴、古文运动和史学变革,而且对宋代《春秋》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7
绪论  7-10
第一章 唐代《春秋》学的目录学考察  10-21
  第一节 两《唐志》所见唐代《春秋》学著作  10-13
  第二节 《新唐书艺文志补》所收唐代《春秋》学著作  13-15
  第三节 中晚唐《春秋》学著作解题  15-21
第二章 唐代新《春秋》学派的兴起  21-43
  第一节 啖助、赵匡、陆淳三人的师从关系  23-26
  第二节 啖助、赵匡、陆淳的学术观点  26-43
第三章 卢仝、刘轲、李瑾、陆希声的春秋学研究  43-70
  第一节 卢仝  44-48
  第二节 刘轲  48-51
  第三节 李瑾  51-63
  第四节 陆希声  63-70
第四章 陈岳《春秋折衷论》考  70-83
  第一节 陈岳的生平与著述  70-76
  第二节 陈岳的《春秋》三传折衷思想  76-83
第五章 中晚唐春秋学与政治、经学、文学、史学  83-101
  第一节 中晚唐《春秋》学与政治  83-91
  第二节 中晚唐《春秋》学与经学  91-94
  第三节 中晚唐《春秋》学与文学  94-96
  第四节 中晚唐《春秋》学与史学  96-101
第六章 中晚唐春秋学对宋代学术的影响  101-108
  第一节 “尊王”思想受到推崇  101-104
  第二节 舍传从经复归驳传  104-106
  第三节 解经模式又有所创新  106-108
注释  108-115
参考文献  115-118
中文摘要  118-120
Abstract  120-123

相似论文

  1. 中晚唐送别诗研究,I207.22
  2. 《金楼子》词汇研究,H13
  3. 《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诗类》研究,G256
  4. 中晚唐边塞行旅诗研究,I207.22
  5. 章学诚的知识论初探,K092
  6. 民国春秋学研究,B259.9
  7. 宋齐琅琊王氏诗文整理研究,I206.2
  8. 中晚唐五代江西地区流寓文人对地域文化的影响,I207.22
  9. 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K234
  10. 婚姻与中晚唐诗歌二论,I207.22
  11. 韩门弟子研究,I206.2
  12. 唐代编年体史书考论,K092.4
  13.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G256
  14. 论唐代爱情诗歌,I207.22
  15. 《焦氏易林》研究,B221
  16. 论中晚唐咏史诗,I207.22
  17. 中国隐士的精神蜕变,I206.2
  18. 中晚唐文人音乐文学研究,I206.2
  19. 文化视野中的中晚唐袁州诗文研究,I207.22
  20. 论中晚唐赋的创作及其价值,I207.22
  21. 王闿运公羊学思想初探,I206.5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唐(618~907年) > 中唐(代宗大历初至文宗大和初)(766~82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