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作 者: 马芳芳
导 师: 覃成林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区域差异 经济效率 开发模式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60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流域经济是建立在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黄河流域地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里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但由于黄河流域在地形地貌、气候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发展阶段,以及社会资源的分布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性,因此,如何识别并优化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角度出发,对黄河流域目前存在的经济空间开发体系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黄河流域目前经济空间分异状况、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识别、各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经济运行效率,以及对这些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优化及开发策略等方面。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从黄河流域的经济空间差异来看,上游青海与下游山东两省的内部经济差异较大,但处于逐步缩小的状态;黄河中游及靠近中游地区内部经济差异相对较小,但有扩大的趋势;2000年以前黄河流域省内差异是影响黄河流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2005年省际差异对整个流域经济差异的贡献超过了省内差异,成为影响流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目前主要存在四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分别为增长极开发模式、多中心开发模式,“点—轴”空间开发模式和圈层式空间开发模式。这四种开发模式自西向东逐渐呈现出一种由“点”到“点—轴”到“圈层”的发展状态。第三,黄河流域目前存在四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中,圈层开发模式处于经济发展的相对高级阶段,经济运行效率最高,对周围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最好,但是当这种模式处于发展尚不完善阶段时,圈层外围的边缘地带经济运行效率则比较低。在多中心经济空间开发模式下,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较好,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几个中心城市的总体效率并不都是处于相对最好状态,经济发达程度从目前来看也并不十分高,但是这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对周边地市的带动作用较好。增长极开发模式和“点—轴”开发模式中,经济运行效率较高的仅限于增长极地区,而对增长极的周边地区和轴带末端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大,辐射作用不强。第四,就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优化而言,上游区域应着力强化现有的增长极,在有条件地区延伸轴线,河套区域需加强现有区域中心的发展,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中游两个经济轴带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依托地势及交通线不断延伸,增加轴带上节点城市数目,达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目的。下游的河南经济圈重点在于发展经济高水平区域,并提高中高水平区域实力,不断完善圈层结构,增强各级区域的辐射力;山东经济圈则应在保持现有高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挖掘潜力,缩小区域内经济差异,利用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起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21
  1.1 问题的提出  11-14
    1.1.1 流域经济的研究意义  11
    1.1.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问题的提出  11-14
  1.2 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研究进展  14-18
    1.2.1 区域经济空间开发与规划  14-16
    1.2.2 流域开发  16-17
    1.2.3 黄河流域的空间开发研究  17-18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8-19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问题  19-20
  1.5 研究方法和路线  20-21
第二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21-26
  2.1 本文对黄河流域边界的界定  21-22
  2.2 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22-26
第三章 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变  26-38
  3.1 黄河流域GDP 总量空间分异格局  26-29
  3.2 黄河流域人均GDP 空间分异格局  29-32
  3.3 黄河流域经济密度空间分异格局  32-35
  3.4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类型  35-38
第四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效率分析  38-49
  4.1 效率评价方法概述  38-41
    4.1.1 比率分析法  39
    4.1.2 回归分析法  39-40
    4.1.3 数据包络分析法  40
    4.1.4 随机前沿分析法  40-41
  4.2 基于DEA 的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效率评价  41-49
    4.2.1 评价模型的选择及指标选取  41-42
    4.2.2 数据收集及运算结果汇总  42-45
    4.2.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效率结果分析  45-49
第五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的优化开发  49-68
  5.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影响因素  50-55
    5.1.1 地形地貌的影响  50-51
    5.1.2 自然资源的影响  51-53
    5.1.3 交通区位的影响  53-55
    5.1.4 行政区划的影响  55
  5.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优化开发的模式选择  55-63
    5.2.1 黄河上游经济空间优化开发模式  56-58
    5.2.2 黄河中游经济空间优化开发模式  58-61
    5.2.3 黄河下游经济空间优化开发模式  61-63
  5.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优化开发策略  63-68
    5.3.1 黄河上游经济空间优化开发策略  64-65
    5.3.2 黄河中游经济空间优化开发策略  65-66
    5.3.3 黄河下游经济空间优化开发策略  66-68
第六章 结语  68-71
  6.1 本文主要结论  68-69
  6.2 本文的创新点  69-70
  6.3 本文的不足  70-71
参考文献  71-74
附录一  74-78
附录二  78-81
后记  81-82

相似论文

  1.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2. 福建自驾车旅游空间开发格局研究,G895
  3. 基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区域差异内容教学研究,G633.55
  4. 产品开发模式的一般形态研究,TB472
  5. 景观导向型产业空间分类开发的模式研究,F592;F224
  6. 创意家居产品的设计开发模式探究,TB472
  7. 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响应机制研究,F299.2;F206
  8.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市场周期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F224
  9. 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F124;F224
  10. 陕西省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F224
  1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F224
  12.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F272.92
  13.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工业发展差异研究,F224
  14. 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F259.2
  15. 邯郸市水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研究,TV213.4
  16. 南岳景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F592.7
  17. 长江港口物流园区开发模式研究,F259.2
  18. 轨道交通枢纽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研究,U239.5
  1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C964.2
  20. 我国保险业发展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F224
  2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F207;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