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

作 者: 何少聪
导 师: 朱寿兴
学 校: 广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美学
关键词: 今道友信 美学思想 卡罗诺罗伽 存在主义 儒教化
分类号: B83-0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上世纪90年代及今,美学界对东方美学投以极大的关注,国内学者和东方各国学者开始回归东方美学传统,反思自身的传统美学的走向问题,欧美许多学者也热衷于研究东方美学。日本作为首届召开国际美学会议的东方国家,其美学无论从学科建设还是从研究成果看,抑或是东西融合程度,都走在东方国家前列,当我们从往昔照搬西方美学理论的做法中获得反思的契机,并致力于重新挖掘我们五千年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美学资源,书写我们的美学史之时,作为儒家文化影响圈的日本已在现代东西文化撞击中获得巨大启发,以西方哲学美学为参照系,反观东方的哲学美学。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先生作为具有国际声誉的东方美学家,毕生致力于东西方哲学美学的比较研究,他立足于东方的传统文化和现当代人类精神的现实需求,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为理论框架,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日本的古典美学和近现代哲学美学,并追溯及对日本影响深刻的中国古典哲学和古典美学。今道友信吸收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并结合日本和中国的古典哲学、古典美学,提出了与西方各位美学家不同的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他认为美是意识的、观念的存在,将人们的注意力从过去关注客观事物转移到人类精神层次的考察,从而将美与存在联系起来考察。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今道友信从东方美学注重和合天人、寓教与乐的特点,避免西方美学的研究对象多限于艺术美的缺陷,将自然、技术、人类的行为和精神价值纳入美学研究对象的范畴,扩大了现当代美学研究的对象,使美学研究转向技术下的人类存在状态的追问。在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追问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今道友信也对艺术含义、艺术之美、现代技术、现代社会和艺术与美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在《美的相位与艺术》一书中,他用“相位”一词阐述了美的存在和存在的美,以及美与艺术的关系,用空间的改变和季节的忘却来概括现代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今道友信的美学研究方法—卡罗诺罗伽,重新诠释了美学的定义和美学的意义。古典艺术大多都以美作为艺术的理念,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有些艺术要与美诀别,因此,它将过去作为美和艺术的学问的美学分为美的学问和艺术的学问,作为美的学问就是卡罗诺罗伽。卡罗诺罗伽(calonologia),是kalon,no,nous,logos这四个词的组合,依次相当于希腊语的美、存在、理性、学问。在他看来,把美这种存在在理性上加以阐明的学问,作为接近存在于的东西,美不单单是存在,而是把美作为超越了存在的闪光以至光辉来考察,在存在之前放上了美这个词,它的真意是,意味着力求在理性上探索超越了存在的美的价值的学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和美学是20世纪西方影响最深刻的哲学和美学。孔子的儒家学说则是对中国和日本产生持久影响的东方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如何跨越遥远的时空将两种影响深远的哲学美学思想完美融合,指导现当代人的审美追求,已成为现当代东方美学家的一大心愿。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美学为参照系,反观古老的孔子儒家学说、庄子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中国各个时代的古典美学思潮,是今道友信美学的主要特色和主要成就,他致力于东西美学融合的成功尝试对中国现当代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也会对东方美学的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0
一、今道友信美学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10-21
  (一) 日本的文化特色  10-13
  (二)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3-14
  (三) 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4-17
  (四) 日本近现代的哲学与文学艺术  17-21
二、今道友信的美学思想  21-27
  (一) 关于美的存在和存在的美  21
  (二) 关于美学的对象  21-23
  (三) 关于艺术含义与艺术之美  23-24
  (四) 季节的忘却:现代技术和艺术与美学的关系  24-27
三、今道友信的研究方法  27-44
  (一) 卡罗诺罗伽:今道友信研究美学的基本方法  27-29
  (二) 存在主义美学东方儒教化:今道友信论存在主义与孔子美学  29-44
    1. 诗艺术的定义的超越  29-33
    2. 典礼艺术、意识的超越与美  33-37
    3. 今道友信对孔子美学的批判  37-39
    4. 今道友信论存在主义与孔子美学的方法论意义  39-44
四、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的意义  44-47
  (一) 今道友信美学思想对中国美学的启示意义  44-45
  (二) 今道友信美学思想与东方美学的全球化  45-47
注释  47-51
参考文献  51-54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4-55
后记  55-57

相似论文

  1.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2.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3.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4. 萨特伦理两难问题研究,B82
  5. 灵魂的失明与再生,I552.074
  6. 姜夔美学思想初探,B83-0
  7. 萨特“文学介入说”思想评述,I565
  8. 《海浪》:“存在”与“消逝”的双重变奏,I561
  9. 寻找存在的意义,I712
  10. 亚当·沙夫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转变,D091.6
  11. 宋代湖泗窑青白瓷的审美形态研究,J527
  12. 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I207.22
  13. 《庄子》悖论中的美学思想,B223.5
  14.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对音乐教育的启示,J601
  15. 《衡曲麈谭》音乐美学思想研究,J601
  16. 寻找那一扇未找到的门,H315.9
  17. 荒诞中的存在,I561.073
  18. 从存在主义视角分析索尔·贝娄的《挂起来的人》,I712
  19. 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和《月亮和六便士》的存在主义解读,I561
  20.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逃遁者”形象分析,I712
  21. 寻求男子汉气概,I71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美学理论 > 美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