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阳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增产技术途径研究

作 者: 李建新
导 师: 赵全志;胡清荣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信阳市 水稻 生产现状 产量限制因素 增产技术途径
分类号: S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阳市是河南省第一水稻种植大市,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6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稻作面积的70%,水稻生产在信阳市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信阳市水稻生产处于徘徊状态,播种面积虽然逐年增加,但单产却一直不稳定,起伏比较大,总产的提高主要还是通过面积的增加来实现的。因此,明确水稻生产现状,分析限制信阳市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找出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水稻增产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措施,对促进信阳市水稻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水稻品种多乱杂、缺乏主导品种是信阳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信阳市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常规稻种主导阶段(1950-1985年),经历了5次品种的更新换代;杂交稻的试验开发推广阶段(1984年至今),经历注重产量时期(1986~1994年)、产量、品质并举阶段(1995—2000年)和两系杂交稻推广应用阶段。目前,信阳市水稻品种多为外引品种,种子经营各自为政,盲目引种,主导品种越来越不明显,农民显得无所适从。2、种植制度不科学。信阳市水稻大面积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导致水稻抽穗期在8月上旬,籽粒灌浆在8月上中旬,正是当地高温高湿时期,高温灌浆,产量低、品质差。水稻在8月底—9月初收获,而信阳地区基本上一年种植一季水稻,9月中旬—10月上旬正是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水稻灌浆季节,而水稻已经收割,不仅光温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米质差,效益低。3、气候多变。由于季风来临的早迟和强弱不同,致使年降水量及季节分配有较大的年际变化,旱涝灾害较为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歉收占80%左右。近年来,信阳市气候变化较大,灾害性天气频发。8月份高于25℃的高温、干旱以及9月份的大风阴雨天气引起倒伏是信阳市水稻生产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4、水稻传统栽培习惯落后、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够是限制信阳水稻增产的技术因素。5、提出了信阳市水稻增产的技术途径应包括:(1)明确主导品种,搞好品种使用指导;(2)改革种植制度,适当推迟播期;(3)提高防御生物性与非生物性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技术;(4)大力推广先进水稻栽培新技术,如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精确定量和群体质量栽培技术;(5)加大宣传,改革传统栽培习惯:确定适宜播期、精心培育壮秧、保证合理密植、强化田间管理、适时抢天收获。

全文目录


致谢  4-5
目录  5-7
摘要  7-8
1 文献综述  8-16
  1.1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进展  8-12
    1.1.1 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概况  8-10
    1.1.2 作物生产潜力的概念与层次划分  10
    1.1.3 作物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  10-12
    1.1.4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存在的不足  12
  1.2 水稻增产技术途径研究进展  12-16
    1.2.1 水稻持续增产的途径  12
    1.2.2 水稻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  12-14
    1.2.3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稻增产的影响  14-16
2 引言  16
3 研究方法  16-18
4 信阳市水稻生产历史及现状  18-25
  4.1 信阳市水稻生产历史变迁  18-21
  4.2 信阳市水稻生产现状  21-25
    4.2.1 信阳市水稻种植面积  21-22
    4.2.2 信阳市水稻单产  22-23
    4.2.3 信阳市水稻总产  23
    4.2.4 与全国、全省相比  23-25
5 信阳市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分析  25-33
  5.1 水稻品种多乱杂  25
  5.2 种植制度不科学  25-26
  5.3 气候变化多样  26-31
    5.3.1 全生育期的温度条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  26-28
    5.3.2 全生育期的水分条件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8-30
    5.3.3 全生育期风速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30-31
  5.4 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推广不力  31-33
    5.4.1 新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未得到及时推广应用  31
    5.4.2 育苗技术落后  31-32
    5.4.3 施肥不均衡  32
    5.4.4 病虫害防治水平低  32
    5.4.5 灌水不科学  32-33
6 信阳市水稻增产的技术途径  33-37
  6.1 明确主导品种,搞好品种使用指导  33
  6.2 改革种植制度,适当推迟播期  33-34
  6.3 提高防御生物性与非生物性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34
  6.4 大力推广先进水稻栽培技术  34-35
  6.5 加大宣传,改革传统栽培习惯  35-37
    6.5.1 确定适宜播期  35
    6.5.2 精心培育壮秧  35-36
    6.5.3 保证合理密植  36
    6.5.4 强化肥水管理  36
    6.5.5 适时抢天收获  36-37
参考文献  37-40
ABSTRACT  40-41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地方党委决策督查研究,D262.2
  3.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4.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5.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6.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7. 水稻黄单胞菌tal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
  8.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S511
  9.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10.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11.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12.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NRT1.2和OsNRT1.5超量表达材料的功能鉴定,S511
  13.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14.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15. 水稻胁迫应答基因3’UTR模体及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Q943.2
  16.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17.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S158
  18.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19.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20.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21.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及感病生育期的研究,S435.11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