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滁州市客流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在市场研究

作 者: 张圆刚
导 师: 周秉根
学 校: 安徽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旅游客流 时空分布特征 客源市场 发展潜力 量化研究 GM(1,1)模型 滁州市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旅游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和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已经成为滁州市经济结构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居滁州“六大”特色产业之首。如何使旅游业由速度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研究旅游的市场机制,旅游客流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旅游业快速增长,客源市场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以滁州市为例,对旅游客流时空分布、客源市场发展以及对客流的预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在此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并为滁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全文共分五大部分;一、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并简述了旅游目的地概况,同时叙述文章的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二、客源市场的回顾与展望通过掌握的国内外有代表性文献的整理分析,回顾国内外关于客源市场的研究,同时将国内外关于客源市场的研究通过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对比,提出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新趋向。三、滁州市客源市场分布特征通过对滁州市重要旅游景区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分析滁州市整体及中心城区、郊区客流时空变化特征,典型景区的客流变化规律与变化动因,以及客流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的不平衡现象。四、滁州市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研究通过引入旅游客源市场强度来衡量滁州市旅游客源市场大小,运用定量化的方法对影响客源市场强度的指标进行了量化、精确化,并构建了计算滁州市市场强度大小的函数模型,经过综合评价计算得分进行分等定级,然后就分类结果总结和概括,得出滁州市目前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差异规律,并指出其实践意义。同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滁州市1995年以来的客源为原始数据,构建了旅游客源预测的灰色模型,并与常用的线性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定量对比。同时对滁州市旅游市场总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出游率进行预测。模型所得基本结论为;(1)旅游系统是灰色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旅游现象的有力工具;(2)滁州市客源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线性模型;(3)就灰色预测而言,如果原始数据列较长,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所得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而对原始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的处理所得模型预测精度较低;如果原始数据列较短,对原始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的预处理所得模型预测精度较高。(4)模型预测所得数据与滁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基本吻合。本文所得结论对其他旅游序列预测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五、结论与讨论文章最后总结滁州市客流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以及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指导滁州市旅游市场发展,正确规范和引导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促进滁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16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1-12
  3 研究区域概况  12-13
    3.1 旅游资源概况  12-13
    3.2 滁州旅游资源配置  13
  4 研究方法  13-15
  5 研究资料  15-16
    5.1 第一手资料  15
    5.2 第二手资料  15-16
第二章 客源市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6-24
  1 国外客源市场研究综述  16-19
    1.1 旅游需求理论及预测模型  16-18
    1.2 旅游行为  18
    1.3 旅游市场细分  18-19
  2 国内客源市场研究综述  19-22
    2.1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研究  19-21
    2.2 国内旅游客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22
  3 国内外旅游市场研究比较  22-23
    3.1 研究的时间  22
    3.2 研究的内容  22
    3.3 研究的方法  22-23
  4 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新趋向  23-24
第三章 滁州市客源市场分布特征  24-35
  1 滁州市客源市场时间结构特征  24-27
    1.1 国内客源市场时间结构特征  24-25
    1.2 境外客源市场时间结构特征  25-27
  2 滁州市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  27-31
    2.1 境外游客客源市场结构  28
    2.2 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特征  28-31
  3 滁州市客源类型分析  31-34
    3.1 旅游者职业分析  31-32
    3.2 旅游者旅游动机分析  32-33
    3.3 旅游者消费分析  33
    3.4 旅游者旅游项目偏好分析  33-34
  4 结语  34-35
第四章 滁州市客源市场潜力研究  35-51
  1 滁州市国内客源市场潜力分析  35-40
    1.1 客源市场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35-37
    1.2 客源市场强度模型  37-40
  2 滁州市旅游客源市场发展分析  40-48
    2.1 旅游市场预测模型  40-43
    2.2 游市场预测  43-48
  3 滁州市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48-51
    3.1 世界旅游市场定位  49
    3.2 国内旅游市场定位  49
    3.3 积极开拓旅游市场  49-51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53
  1 本文结构  51
  2 滁州市旅游客源市场认识  51-52
    2.1 滁州市客源市场现状  51-52
    2.2 滁州市未来客源市场  52
  3 论文不足及可深入探讨问题  52-53
参考文献  53-57
致谢  57-58
附:本人硕士阶段主要研究成果、研究经历及获奖情况  58

相似论文

  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2. 灰色理论在混凝土耐久性中的应用,TU375
  3. 基于GM-BP模型的交通事故预测,U491
  4. “减权法”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量化中的应用,R259
  5. 丁家坟滑坡失稳机制及变形预测研究,P642.22
  6. 灰色理论在非煤矿山爆破评估及事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TD235.41
  7.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自动加矾系统预测中的应用,TQ085.4
  8. 基于灰色理论的城市电网电力负荷预测,TM715
  9. 室外商业展示照明的色光情感定量化研究,TU113.666
  10. 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S42
  11. 我国医院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研究,R197.3
  12.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特征研究,F592.7
  13. 台州商务旅游市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F592.7
  14. 湖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研究,F592.7
  15. 新疆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征及开发策略,F592.7
  16. 南京构建区域金融中心:金融发展分析与潜力实证研究,F832.7
  17. 凌源市农村沼气能源发展研究,F323.214
  18. 基于TM/ETM+数据的厦门市城市热岛动态监测研究,X16
  19. 温室气体CH_4卫星遥感监测初步研究,P407
  20. 关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建模与预测研究,N941.5
  21. GM(1,1)模型的改进和应用,N941.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