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作 者: 陈静
导 师: 林晓言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创业型大学 知识创造 知识传播 区域创新绩效
分类号: F27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10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区域创新能力正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而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率的高低则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构筑和完善自身的区域创新体系,希望通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来加速经济增长。在这方面,欧美先行一步,并因此取得了明显优势。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象牙塔”角色定位,大学异军突起,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除企业之外的另一极重要创新源。因此,研究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就不可避免地要论及致力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创业型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即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扩散能力,二者的本质属性在三螺旋理论中得到了高度统一,二者的共同落脚点在于能有效地创造出区域创新绩效。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研究背景,通过对我国大学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数据分析、以及中美两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比较等途径,提出如何发挥我国大学的“创业者”身份,推动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的可行性建议。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和创业型大学相关理论,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大学区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业型大学建设路径是同步的,二者结合的焦点在于创业型大学“创业”的属性,即通过大学特有的知识创造优势,通过专利出售和新公司成立等知识传播途径,创造区域范围内的创新绩效,实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2)借鉴美国高校区域创新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本文设计了一套评价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论文的评价总指标涉及高校知识创造、知识传播以及区域创新绩效三个方面,其中,知识创造指标是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发挥的源泉;知识传播指标成为沟通大学知识创造以及实现区域创新绩效的核心指标;区域创新绩效指标是对大学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最直观反映。该评价指标体系在测定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也在对我国高校的“创业”能力进行评价。(3)选取核心指标,对北京地区和美国硅谷地区高校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并通过中美两国高校的差距评价,找出我国目前高校区域创新能力较美国高校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和探索我国“创业型大学”模式的合理建议。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10
1 引言  10-15
  1.1 选题背景  10-12
    1.1.1 大学作为区域创新主体的理论渊源  10-11
    1.1.2 大学作为区域创新主体的实践背景  11-12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12-15
    1.2.1 问题的提出  13
    1.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5
2 区域创新及创业型大学理论概述  15-26
  2.1 从“创新”到“区域创新”  15-16
    2.1.1 对“技术创新”的界定  15-16
    2.1.2 区域创新体系  16
  2.2 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概念  16-19
    2.2.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16-17
    2.2.2 区域创新的主体  17-18
    2.2.3 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  18
    2.2.4 区域创新体系能力研究  18-19
  2.3 创业型大学相关理论综述  19-23
    2.3.1 关于创业型大学概念的界定  19-20
    2.3.2 创业型大学崛起的原因  20-21
    2.3.3 关于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其他研究成果  21-23
  2.4 三螺旋中区域创新体系下的创业型大学  23-25
    2.4.1 区域创新空间  23-24
    2.4.2 区域创新空间的组织者——创业型大学  24-25
  2.5 本章小结  25-26
3 美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26-35
  3.1 美国大学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  26-28
    3.1.1 美国大学为区域技术创新提供基础知识和技术支撑  26
    3.1.2 为技术创新提供人力资本,培养立足于地区发展的人才  26-27
    3.1.3 注重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培养技术创新的企业家  27
    3.1.4 注重大学对区域经济的技术转移效应  27-28
  3.2 美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现状  28-30
  3.3 美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归因分析  30-35
    3.3.1 知识创造方面  30-32
    3.3.2 知识传播方面  32-35
4 区域创新体系下我国大学的创新能力评价——以北京地区为例  35-47
  4.1 我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意义和内容  35-36
    4.1.1 我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意义  35-36
    4.1.2 我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内容  36
  4.2 我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36-42
    4.2.1 知识创造  37
    4.2.2 知识传播  37-39
    4.2.3 高校区域创新绩效  39-42
  4.3 北京市大学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42-47
    4.3.1 北京市区域概况  42-43
    4.3.2 实证分析:北京地区与硅谷地区大学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43-47
5 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47-59
  5.1 我国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7-54
    5.1.1 知识创造  47-50
    5.1.2 知识传播  50-52
    5.1.3 区域创新绩效  52-54
  5.2 提升我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政策建议  54-59
    5.2.1 三螺旋中的大学  54-56
    5.2.2 三螺旋中的政府  56-57
    5.2.3 三螺旋中的企业  57-59
6 结语  59-62
参考文献  62-64
附录A  64-66
附录B  66-67
附录C  67-69
作者简历  69-71
学位论文数据集  71

相似论文

  1. 知识创造理论在通信软件新版本研发中的应用研究,F426.672
  2. 区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F224
  3. 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F127
  4. 技术知识传播中的典型传播符号研究,G302
  5. 区域产业结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F121.3
  6. 我国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发展研究,G649.2
  7. 基于知识可视化的协同概念设计平台研究,J50
  8. 网络社群知识传播的系统结构及其管理,G206
  9. 复杂网络中点权对知识传播效率的影响研究,G642.4
  10. 澳大利亚创业型大学发展策略研究,G649.611
  11. 知识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F272
  12. 创业型大学——斯坦福大学办学模式变革研究,G649.712
  13. 创业型大学组织特征探究,G640
  14. 国外创业型大学特征及成功因素分析,G640
  15. 国外创业型大学的理论研究,G649.1
  16. 知识型企业动态能力评估研究,F272
  17. 我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历史考察与分析,G649.2
  18. 西方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和发展,G649.1
  19. 法国大学筹资体制研究,G649.565
  20. 基于行政区划的省级创新系统研究,D630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生产管理 > 企业技术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