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亚伟诗歌创作论:生死情态

作 者: 冉华
导 师: 李震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李亚伟 生死情态 焦虑 醉态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当代诗坛上,李亚伟算得上是个天才诗人。他不仅有着良好的思维模式,而且能把诗歌细节罗织清楚,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作品,是当代汉语诗衢上一位重要的诗人。本文试图从关注李亚伟的日常生活形态出发,结合诗人创作心理和读者接受心理,通过观察这种心理的交互生成在李亚伟诗歌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挖掘在李亚伟诗歌作品和诗歌创作中展现的情感流露,进一步发现李亚伟作为“莽汉主义”代表诗人的真正诗学内涵和诗性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四个层面来概括李亚伟诗歌的独特品质:首先他的写作以生活细节为主要描写对象,粗浅的生活印象在诗歌中大量出现,同时很少把情感寄托在物象上形成动人心目的语句。这主要与他的学习环境中缺乏系统性知识的影响有关;学习是零散的粗浅的,大多形成的是自我养成范式,从而养成了一种表层次的影响的焦虑。其次,李亚伟诗歌的思维模式极其独特,这在《中文系》、《硬汉》等篇目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虽然不曾规范得细致,但很显然别具一格。再次李亚伟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出发点在于他有着英雄的平民气质,有着贫民的心态,是这种心理更加类似于西方的骑士气质而非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这很容易就从心理的层面上契合中华文明的市井文化感官,他的诗歌语言才会能够真正的健康、幽默、得体。读者阅读的愉悦性也就因此增强,自然能在阅读中感到欣慰。最后一个方面在于,李亚伟的地域文化体现着一种少数民族的边民意识,“好勇斗狠”的表面形态下,他们有一种深刻文化积淀:他们对生死无法看透,生死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两个高峰,但是他们并不刻意超越生死,同于“醉生梦死”的认识来源,很多时候生与死并没有区分,醉、生、梦、死同为一体。诗人受到酒神和日神的双神护佑,完成了对自己才能的有效利用,这本身也是一种良好的诗性体验和实践。而这种生活形态基于一种乐观精神的非功利的文学追求,正因为这样他携带着很多正面的积极的乐观精神。要而言之,李亚伟的诗学体验和诗歌价值在于:启示了一个文学创作天才怎样对自己才能、才情的有效利用,即自身在没有良好学习养成情况下如何整合自己的才能,在没有超越性的精神的处境下怎样去梳理自己的情性,形成了良好的才能运用范式。同时,当我们处在文学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形下,他展示了一些对影响的焦虑规避的有效方式。虽然李亚伟的处理方式或许并没有展示出完好的思想体系,但是他的作法或能发人深思。总之,李亚伟的诗歌创作和诗歌作品展示了更多外延性的东西。这就是当代诗歌史料的编纂者们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李亚伟诗歌的深层次原因,这也值得我们反省。拒绝对诗歌外延性质的揣度,只仅仅固守在所谓的文学内部做蹲点的研究,不是对诗歌性灵学说的质疑、对才性的否定,而是研究者对诗性本质的拒绝思考。李亚伟的诗歌理所应当得到正面的回应,因为至少在时代的范围内,在自我诗性实践和才能处理的层面,无人能出其右。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3
  一、研究者看待诗人一贯所秉持的态度  9-10
  二、边民意识与李亚伟诗歌创作  10-11
  三、“莽汉”写作的本质  11-13
第1章 作为极限体验的“生死情态”  13-15
  1.1 关于“生死情态”的一些界定和概说  13
  1.2 “生死情态”的几个层面  13-14
  1.3 “生死情态”作为一种精神特征  14-15
第2章 影响的焦虑与李亚伟诗歌精神概观  15-28
  2.1 李亚伟诗歌精神概观  15-17
    2.1.1 平民实质和贫民心态  15-16
    2.1.2 拘囿于地域的骑士精神  16-17
    2.1.3 市井文化心理的自然反映  17
  2.2 影响的焦虑下的精神心态  17-21
  2.3 生活细节印象成为主要描写对象  21-25
    2.3.1 历史与时代的二元背离  21
    2.3.2 日常生活中的粗略细节大量出现  21-22
    2.3.3 直觉选择了友情的表达方式  22-23
    2.3.4 他们颇懂人情却不老于世故  23-25
  2.4 李亚伟诗歌中的意象制造和意境营造  25-26
    2.4.1 虚空的空间意识和无根的空虚心灵  25
    2.4.2 重意境而轻意象  25-26
  2.5 精神焦虑的形成原因  26-28
    2.5.1 知识养成不足的羞怯  26-27
    2.5.2 精神缺乏超越性  27-28
第3章 李亚伟诗歌作品的深层次蕴藉  28-37
  3.1 生死情态的思想根源  28-33
    3.1.1 死生大义与虚静的美学思想  28-29
    3.1.2 有悲剧的内质但没有悲情的外延  29-30
    3.1.3 诗歌价值和诗力上呈现整体迁徙性特征  30-31
    3.1.4 他活着就是一个剥离  31-33
  3.2 酒神和日神的双神崇拜  33-37
    3.2.1 酒神与日神崇拜下的醉态思维  33
    3.2.2 酒神和日神共佑的诗歌精灵  33-35
    3.2.3 “醉生梦死”的精神意蕴  35-37
第4章 李亚伟诗歌和诗性表达的价值  37-45
  4.1 天才对自身才情的有效发挥  37-41
    4.1.1 李亚伟诗歌的文学史价值  37-39
    4.1.2 “莽汉”气质与文人气质下的诗学内涵  39-40
    4.1.3 口语化写作的诗学内涵  40-41
    4.1.4 诗歌的散文化趋向  41
  4.2 独特的思维模式  41-43
  4.3 焦虑而非影响的“莽汉”诗人  43-44
  4.4 诗歌研究现状的某些失责和疏漏  44-45
结语  45-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0

相似论文

  1. 广州市中学生英语课堂写作焦虑与写作成绩的相关研究,G633.41
  2. 华校校长领导风格、职业倦怠、文化焦虑现状以及关系的研究,G471.2
  3.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4. 不同性别角色中学生的自我构念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5. 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结构、测量及特点研究,B841
  6. 醉态犯罪研究,D917
  7. 阈上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物质焦虑大学生返回抑制的影响,B842
  8. 锻炼坚持性对大、中学生身体自尊及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影响,G633.96
  9. 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R473.5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关系的研究,R473.5
  11. 纳博科夫的文化身份焦虑,I712.06
  12. 焦虑与解脱,I712.074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情感状态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R541.4
  14. 一项关于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感的调查研究,G633.41
  15. 诱发愤怒对特质焦虑个体解释偏向的影响,B844.2
  16. 触摸及音乐疗法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疼痛及恢复的影响研究,R473.71
  17. 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焦虑水平的调查研究,R783.5
  18.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和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H319
  19. 腺苷A2A受体介导的效应对小鼠慢性低灌注白质损伤的影响和精神运动行为的调控作用,R741
  20. SSTs下顾客参与与感知服务质量的关系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