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桦派文学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探究

作 者: 刘萍
导 师: 李光贞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日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白桦派 人道主义 武者小路实笃 志贺直哉 有岛武郎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白桦派是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以文艺刊物《白桦》(创刊于1910年)为中心的作家与美术家所形成,始于明治末年盛于大正五、六年。20世纪初在日本兴盛起来的自然主义文学,已逐渐趋向末流,成为仅仅刻板地描写琐碎丑恶的日常生活的文学。大部分由贵族子弟学校学习院出身的一群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对此表示不满,他们举起理想主义的旗子,创立独自的一派。他们接受西方的人道主义尤其是托尔斯泰和梅特林克的思想,主张正义和肯定“自我”的个性主义,建立起清新明快的市民文学体系,对日本现近代文学的发展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白桦派作家们虽然是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但他们的创作却不尽相同,各有自己的特色:有的站在严正的现实主义的立场,有的则具有空想的非现实主义的倾向。本文力图在探讨白桦派作家人道主义共同点的基础上,通过其主要代表作家有岛武郎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来深入挖掘他们各自不同的人道主义文学特征,以期更好地揭示白桦派文学的特质,并进一步把握日本大正时期文学的特点。本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动机及意义、中日两国关于白桦派研究的成果以及本论文的立场角度。第一章主要在对白桦派文学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形成进行客观梳理的基础上,对其主要文学特质进行分析探讨:白桦派作家们所宣扬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在借鉴、吸收西方的人道主义尤其是托尔斯泰和梅特林克的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但与西方人道主义相比,又更注重挖掘人的内心世界。第二章对有岛武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有岛武郎被称作是白桦派中最具“思想性”的作家。他在其文学创作中,能够清醒地认识现实,发现社会矛盾,并积极努力地去改变现状。有岛武郎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儿童和弱者的关心,提出了崭新的亲子观:父母要尊重孩子,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这在还充满封建残余的大正时代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有岛武郎主张实现个性、自由、权利和价值,因此他的文学被称为“爱的文学”。第三章对武者小路实笃文学中的人道主义特征进行探讨分析。武者小路实笃是白桦派的领军人物,他早年积极反战,痛斥日本的军国主义侵略行径,其作品曾被鲁迅译成中文,在当时的中国广为流传。他的人道主义的理想是建设一个拥有共同精神、自由平等、能够充分施展个性的自由幸福的世界。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创建新村,却因为缺乏对社会的全面认识而失败。这种人道主义思想成为其文学创作中有别于其他白桦派作家的主要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武者小路实笃的作品被称为是“理想主义者的文学”。第四章对志贺直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志贺直哉虽主张正义,但对社会改造毫无兴趣,志贺直哉的作品中主要表达的是“自我”与自然、社会、他人的矛盾和和解以及自己的心灵的“调和”过程,父子的矛盾以及问题的解决贯穿他的文学的始终,志贺直哉的人道主义与其说是一种思想倒不如说是一种“感觉”,是一种自我肯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至上主义”,他的文学被称为“自我改造的文学”。最后部分对本论文的论点进行总结,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总之,白桦派的人道主义思想就是追求正义,主张实现人的自由和发展,实现“自我”,虽然各个作家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特征,但是他们的派别给当时的社会送来了新鲜的空气,在整个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并给其后的日本文学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要旨  7-9
はじめに  9-14
  一 論文の目的と意義  9-10
  二 先行研究  10-13
  三 研究方法  13
  四 論文における斬新さと本稿の立場  13-14
第一章 「天窓の明け放ち」  14-21
  第一節 白樺派における人道主義の形成  14-17
  第二節 白樺派における人道主義の特徴  17-21
第二章 愛の文学:有島武郎  21-32
  第一節 その親子観と社会弱者観  21-25
  第二節 自分の苦痛を叫んだ創作  25-29
  第三節 鋭く批判した唯一の作家  29-32
第三章 理想主義者の文学:武者小路実篤  32-41
  第一節 社会現実の非人道への批判  32-34
  第二節 人道主義の嫡出子  34-38
  第三節 中途半端の「人道主義」  38-41
第四章 自己改造の文学:志賀直哉  41-49
  第一節 自己充足と正義心  41-43
  第二節 自我至上主義の妥協  43-46
  第三節 社会改造の無関心者  46-49
終わりに  49-51
注釈  51-54
参考文献  54-59
謝辞  59-60
在学期間の研究成果  60

相似论文

  1. 萨特伦理两难问题研究,B82
  2. 克拉拉·巴顿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实践研究,K712
  3. 弗洛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B84-06
  4. 五四之子的“赶路”人生,I207.6
  5. 关于武者小路实笃早期的反战思想,I313
  6. 从道德角度看中国死刑的发展,D924.1
  7. 论刑罚执行中的人道主义,D914
  8. 亚当·沙夫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理论转变,D091.6
  9. 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存在论论证,A811
  10. 当代我国医生职业道德的缺失与对策研究,R-05
  11. 论卢卡奇的人道主义思想,B089.1
  12. 马克思的经济价值观研究,B038
  13. 解放与束缚,I206.6
  14. 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思考,D99
  15. 论渐进式废除死刑,D924.1
  16. 菲利普·罗斯《美国三部曲》的后人道主义探究,I712.074
  17. 人道主义干涉与保护责任,D998.2
  18. 阿尔都塞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A811
  19. 马克斯·韦伯的文化社会学对卢卡奇美学思想的影响,C91-06
  20. 异样的风情描摹 独特的底层叙事,I207.42
  21. “战斗的人道主义”,I313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