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心灵的净化、世俗的超越

作 者: 宫琳
导 师: 李光贞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日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志贺直哉 《暗夜行路》 西方思想 东方思想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志贺直哉(1883?明16~1971?昭和46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流派——白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小说创作方面独具特色,其巧妙的构思、敏锐的感受力、对事物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日本大正文学史上无人能出其右,被称为“小说之神”。《暗夜行路》是志贺直哉唯一的长篇小说,从开始创作到完成长达十七年,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的主人公时任谦作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作者的影子。志贺直哉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大学时代就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特别是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梅特林克的调和思想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时任谦作对自己的出身一直不能释怀,面对母亲和妻子的性过失,精神倍受压抑,内心极为痛苦,犹如一个在漫漫长夜中艰难跋涉的行者。当时任谦作作为一个隐遁者来到伯耆大山深处后,大山中的草木虫鱼都让他心情舒畅,自然界无限宽容的气度,使时任谦作携自浊世的一切怨念恼恨消失殆尽,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认识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在大自然中,他对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梅特林克的调和思想、东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了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时任谦作最终身心融入到大自然中,达到了一种“物我一致”的心境,超越了世俗,心灵得到了净化。可以说该作品描写的正是作者本人精神世界的演变过程。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序论部分。主要有本论文的意义、先行研究、研究方法、本论文的立场及创新点组成。第一章、西方思想:暗夜中照进的一缕曙光。时任谦作得知自己是母亲与祖父生下的“不义之子”,背负着这样沉重的伦理包袱,他的生活从此没有了阳光。结婚后的时任谦作,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憧憬,但好景不长,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击碎了他的梦想:这一次是妻子被表兄阿要诱奸,这无疑给了时任谦作一个更大的打击。是宽恕自己深爱的妻子还是惩罚犯下性过失的她,时任谦作陷入苦恼和彷徨中,更加感觉到生活的暗无天日。时任谦作(志贺直哉)接触过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梅特林克的调和思想等西方思想,使时任谦作认识到: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属于弱势团体中的一员,同情并宽恕弱者,这是人应具有的人道之爱。由于这些人类之爱的思想学说对他影响深刻,从年轻的主人公时任谦作逐渐从苦恼中解脱出来,可以说西方思想无疑于是照进时任谦作那黑暗的天空中的一缕曙光。第二章、东方思想:暗夜中开启的一扇大门。在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时任谦作欲努力把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但最终使他达到宽容、调和心境,能够真正地宽恕自己的母亲和妻子的,是时任谦作重新回归东方思想之后。东方古美术、庄子思想对他影响巨大,庄子《齐物论》中的物化思想对处于人生迷途中的时任谦作有开启其心之力,促使他放弃了“自我至上”的思想而进入“物我一致”的调和境界。另外,倡导“无住之心”、以“无念为本”而彻底破除“我执”的禅宗思想对他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可以说使时任谦作最后走向真正的宽恕,东方思想为他开启的是一扇走出暗夜的大门。第三章、从暗夜走向白昼。西方思想使时任谦作从理性上宽恕了母亲和妻子,东方思想使时任谦作终于在大自然中抛弃了“小我”。接受了东西方思想的时任谦作,超越了世俗,内心世界也由不安、躁动、矛盾、苦恼、绝望而趋于平静,他终于从痛苦的漫漫长夜中走出来,来到了明亮的天空下。总之,《暗夜行路》这部作品,作为志贺直哉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从开始受到西方人道主义、调和思想的影响,到最后回归到东方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物我一致”思想而真正原谅了母亲和妻子,无疑是作者本人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虽然这部作品中流动着阴暗感伤的倾向,但调和、安适的结尾,主人公回归自然、心灵净化的结局,也正体现出志贺直哉文学所具有的典型特色:总体创作中的“向阳性”。这正是志贺直哉文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志贺直哉文学被称为“日本文学的故乡”的理由所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要旨  8-11
はじめに  11-18
  一 論文の動機と意義  11-12
  二 先行研究  12-16
  三 研究の方法  16
  四 本論文の立場及び斬新さ  16-18
第一章 西洋思想:暗夜のかすかな曙  18-36
  第一節「愛は寛容である」  18-24
    一、キリスト教思想の受容  18-20
    二、愛の哲学、愛の倫理  20-24
  第二節 隣人の幸福のための自己犠牲  24-28
    一、トルストイズムからの影響  24-26
    二、博愛主義と道徳的な自己完全  26-27
    三、「芸術家の仕事は人間全体の幸福」  27-28
  第三節 新運命の開拓のために  28-36
    一、メーテル?リンク思想との出会い  28-31
    二、「幸福は人間の心情次第」  31-33
    三、外なる幸福と内なる幸福  33-36
第二章 東洋思想:暗夜に開かれた光の扉  36-47
  第一節暗夜の安息の場所  36-40
    一、平安静寂としての東洋美術  36-38
    二、胡蝶、物化と酔いどれの李白  38-40
  第二節 暗夜のこつ然大悟  40-47
    一、禅宗思想の受容  40-41
    二、悟りの境地の求め  41-43
    三、絶対の自由?不動の境地  43-47
第三章 暗夜から白昼へ  47-56
  第一節「内なる自然」と「外なる自然」  47-52
    一、自然との握手  47-49
    二、自然との融合  49-52
  第二節 暁を迎え  52-56
    一、静かな調和の世界  52-53
    二、心の故郷への復帰  53-56
終わりに  56-58
  (一) 結び  56
  (二) 今後の課題  56-58
注釈  58-63
参考文献  63-68
謝辞  68-69
在学期間の研究成果  69

相似论文

  1. 交流与融合,I206.09
  2. 志贺直哉文学に(?)ける女性像,I313.074
  3. 论志贺直哉的生死观,I313
  4. 从《暗夜行路》看志贺直哉的调和意识,I313
  5. 朴素的材料深沉的思想,J205
  6. 论岛崎藤村的自然观,I313.065
  7. 志贺直哉的创作理念与庄子的人生哲学,B223.5
  8. 中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G41
  9. 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借鉴价值,D523
  10. 论严复的庄子学,B25
  11. 西方公正思想研究,D095
  12. 严复的经济思想初探,F092.6
  13. 《道德原则研究》的伦理思想管窥,B82
  14. 关于志贺直哉与无常观之研究,I313.074
  15. 自由的意蕴及其当代价值,D081
  16. 论志贺直哉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I313.064
  17. 志贺直哉のこころの轨迹,I313.0747.550
  18. “人类中心主义”和“天人合一”,I313.074
  19. 白桦派文学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探究,I313.064
  20. 志贺文学中夫妻伦理关系之考察,I313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