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仰与历史的互动

作 者: 崔丽芳
导 师: 廖洪中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神权历史观 流散 物质家园 精神家园 互动模式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伯纳德·马拉默德曾被一些评论家誉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最具犹太性的作家”。1957年出版的小说《店员》(亦译作《伙计》)为他赢得了美国全国文艺学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的地位。国内外学者对《店员》中体现的犹太人的困苦,犹太道德,犹太身份,犹太人艰辛的生存状态都进行过深刻的研究。但是,对于体现马拉默德犹太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即,犹太宗教和历史,学者们直接探讨的力度还很薄弱。笔者认为,《店员》体现了马拉默德对犹太民族生活在流沙之上,迁徙,放逐的流散史的关注和他欲从宗教中为之寻找出路的努力。本文从神权历史观的角度,解码马拉默德在《店员》中展现的犹太寻家模式,阐述了犹太人在信仰与历史互动的模式下进行了艰苦的寻家与归家之旅,从而论证,对犹太民族而言,宗教与历史具有一定的同一性。面临犹太民族长期以来的流散难题,马拉默德认为,只有从在信仰统一的角度出发,在信仰与历史的互动中,犹太民族才能实现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延续发展,实现他们期待的泛家园状态。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伯纳德·马拉默德“最具犹太性”的特点,《店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从犹太神权历史观对《店员》研究的新视角。第二章分析了马拉默德受神权历史观影响,在信仰与历史互动模式中确认小杂货店为物质之家的过程。第三章阐述了马拉默德在信仰与历史互动模式中确认店主莫里斯为精神之家的体现者。第四章分析了弗兰克与海伦在信仰与历史互动中的归家之旅。他们的非犹太人与第二代犹太移民后代的特殊身份,加深了回归犹太家园的意义。第五章结论指出《店员》这部小说反映了犹太信仰与历史的同一性。犹太信仰与历史的互动是解决犹太流散难题的策略之一。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5-7
摘要  7-9
Chapter I Introduction  9-19
  1.1 Bernard Malamud: with the Most Jewishness  9-11
  1.2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Assistant  11-14
  1.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Jewish Theocratic View of History  14-19
Chapter II Physical Home Formed in Interaction  19-25
  2.1 Mixed Emotion to Physical Home  19-21
  2.2 Grocery Store as Ghetto—a Physical Home Formed in Interaction  21-25
Chapter III Spiritual Home Formed in Interaction  25-34
  3.1 Spokesman of Jewish Religious Beliefs  25-29
  3.2 Unity between Thought and Deed  29-34
    3.2.1 Abiding by Torah in New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30-31
    3.2.2 Unity between Thought and Deed—Morris's Strategy for Ending Diaspora  31-34
Chapter IV Homeward Journey in Interaction  34-49
  4.1 Frank's Homeward Journey  34-42
    4.1.1 A Gentile in Perfectly Jewish Situation  34-35
    4.1.2 Failure in Identifying the Physical Home—Without Interaction  35-37
    4.1.3 Toward the Spiritual Home in Interaction  37-40
    4.1.4 Arriving at the Spiritual Home—Through Interaction  40-42
  4.2 Helen's Homeward Journey  42-49
    4.2.1 Rejecting History and Accepting Assimilation  43-44
    4.2.2 Expecting Far Future—Extreme "Messiah" Thought  44-46
    4.2.3 Growing in Value through Interaction  46-49
Chapter V Conclusion  49-51
Works Cited  51-54
Published Paper during My Graduate Study  54

相似论文

  1. 社区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现况调查及干预性研究,R473.2
  2. 国家介入与村民行动,C912.82
  3. 网络舆论与新闻报道之相关性研究,G206
  4. 五常市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F327
  5. 大学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H319
  6. 小城世界与女性书写,I207.42
  7. 美国20世纪50年代追寻主题小说研究,I712
  8. 通往第三空间的身份之旅,I561
  9. 《女勇士》及其汉译中的文化身份构建研究,I046
  10. 不同课堂互动模式下学生参与度的比较研究,H319
  11. 精神的还乡,I106.4
  12. 我国新闻网站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研究,G206
  13. 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互动”模式研究,E221
  14. 超越孤绝之境 寻找精神家园,I207.25
  15. 图式方法在英语课堂上听力活动的设计及应用的研究,H319
  16. 支架式教学概念对学生课堂英语互动学习的效用研究,H319
  17. 流散背景下的华人女性书写,I207.42
  18. 麦田里的守望者,I207.42
  19. 从萧红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看萧红的小说创作,I207.42
  20. 再现当代的儒林景观,I207.42
  21. 中美流散文学中的文化身份研究,I106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