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四川西昌盆地中二叠统储层沉积学研究

作 者: 伏明珠
导 师: 覃建雄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西昌盆地 储层沉积学 储层特征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西昌盆地为上扬子板块西缘的一个小盆地,中二叠世时正处于被动大陆边缘拉张充填阶段。中二叠统是西昌盆地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前人对西昌盆地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中二叠统的勘探程度也得到加深,沉积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丰富,为该区的储层沉积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及石油地质学等作为指导,依据岩石、古生物及遗迹化石、地球物理及化学等资料,对研究区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相、沉积模式、储层物性及分布、储集区块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取得了如下的主要认识和成果:首先,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察、薄片鉴定、电镜分析等,分析了西昌盆地中二叠统的岩石学、古生物及遗迹化石的特征,对研究区的岩石类型、沉积相、沉积模式及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得出研究区主要发育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相,并可进一步分为:台地潮坪相、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及台地内滩坝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其次,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对西昌盆地中二叠统的储集岩类型、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类主要的储集岩为生物礁白云岩,此外,亮晶颗粒灰岩、生物屑灰岩及内碎屑灰岩也是较好的储集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裂缝、晶间溶孔及粒间溶孔为主,其次是晶间孔和铸模孔;研究区内储层总的物性条件较差,且分布极不均匀。最后,根据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标准,在储层研究及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有利储层区块进行了研究,分出了有利区、较有利区及远景区。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引言  9-15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0
  1.3 研究区概况  10-11
  1.4 主要研究内容  11
  1.5 主要研究方法  11-12
  1.6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2
  1.7 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2
  1.8 预期成果  12-14
  1.9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4
  1.10 进度安排  14-15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15-21
  2.1 区域构造特征  15-17
    2.1.1 研究区主要的坳陷构造  15-16
    2.1.2 研究区主要的断裂  16-17
  2.2 区域地层划分及特征  17-21
第3章 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  21-36
  3.1 岩石学特征  21-29
    3.1.1 南部普格西罗剖面  21-25
    3.1.2 北部甘洛新基姑剖面  25-29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9-33
    3.2.1 南部剖面沉积相特征  29-31
    3.2.2 北部剖面沉积相特征  31-33
  3.3 沉积模式及相展布特征  33-36
    3.3.1 沉积模式  33-34
    3.3.2 栖霞期的沉积相展布特征  34
    3.3.3 茅口期的沉积相展布特征  34-36
第4章 储层特征研究  36-59
  4.1 主要的储集岩  36-39
    4.1.1 石灰岩类储层  37-38
    4.1.2 白云岩类储层  38-39
  4.2 储集空间类型  39-42
    4.2.1 溶蚀孔洞缝  39
    4.2.2 裂缝  39-40
    4.2.3 晶间溶孔  40
    4.2.4 粒间溶孔  40
    4.2.5 铸模孔  40-42
    4.2.6 晶间孔  42
  4.3 储层孔隙结构  42-44
  4.4 储集组合类型  44-45
  4.5 储集物性特征  45-48
  4.6 储层分布规律  48-51
    4.6.1 储层空间分布受岩性(相)控制  48
    4.6.2 储层的非均质性受古岩溶的控制  48
    4.6.3 储层孔渗条件受成岩作用的控制  48-51
  4.7 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51-55
    4.7.1 白云岩化  52-53
    4.7.2 溶解作用  53
    4.7.3 古岩溶  53-55
    4.7.4 胶结充填作用  55
  4.8 茅口组顶部风化壳储层特征  55-59
    4.8.1 风化壳储层的剖面结构  55-56
    4.8.2 风化壳划分依据  56
    4.8.3 风化壳岩溶带形成条件  56-58
    4.8.4 风化壳储层形成机制及演化  58-59
第5章 有利储层段及区块评价  59-62
  5.1 有利储层段的确定及评价  59-60
    5.1.1 储集层划分依据及评价标准  59
    5.1.2 评价结果  59-60
  5.2 有利储层区块评价及预测  60-62
结论  62-63
致谢  63-64
参考文献  64-6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7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菏泽地区煤成气储层沉积学研究,P618.13
  3. 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4. 渤中25-1油田保护油层钻井液技术研究,TE254
  5. 潞安矿区山西组3#煤层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P618.11
  6. 牛心坨油田西部沙四段碳酸盐岩储层研究,P618.13
  7. 吉林油田新立新北地区气藏评价研究,P618.13
  8. 鄯善油田储层特征,P618.13
  9. 双城油田扶一组、扶二组沉积特征研究,P618.13
  10. 长岭凹陷姚家—嫩江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1.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2. 四川盆地东部五百梯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沉积学特征,P512.2
  13.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4. 川东沙坪场石炭系气藏储层特征及开发动态研究,P618.13
  15.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地区山西组山2~3段储层特征评价,P618.13
  16.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梧桐沟组有利区带预测,P618.13
  17. 苏里格东部奥陶系马五段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8.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延10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P618.13
  19.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煤储层特征研究,P618.11
  20. 广北区沙四段一砂组剩余油分布及开发潜力研究,P618.13
  21. 杏树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评价,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