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群发展中的空间边缘效应

作 者: 李映东
导 师: 曾菊新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城市群 边缘效应 信阳市
分类号: F29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群边缘区是指毗邻城市群,深受城市群的集聚辐射效应影响的一类空间经济实体。在21世纪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过程中,城市群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与此同时,城市群战略所产生的空间效应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对象。构建城市群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实现城市群的集聚、增生、扩散,努力搞好城市群的空间布局与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共生、共享,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外城市群及边缘区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再分析城市群及边缘地区产生的背景环境,进而理论性探讨城市群战略的空间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对边缘地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鄂、豫城市群与信阳市的空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信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对城市群的相关范畴进行辨析,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和产物,在早期阶段,城市群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强化专业分工为目的,区域内一定数量的城市的自发抱团所形成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群更多的是被政府作为一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工具。面对高速增长的城市群地区,作为牺牲对象的边缘地区如何处理好与城市群关系已经成为边缘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科学发展观的适时提出,为边缘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发挥优势条件,努力改善劣势地位,积极抓住发展机遇,科学化解发展威胁”,是科学发展观为边缘地区开出的“良方”。论文从城市群发展机制出发,认为空间聚集经济是城市群发展的最基本、最核心动力,通过实施各种措施整合各单个城市功能,以整体协作、专业分工的形式,提高效率、促进增长,吸引外围资源促进自身体系发展。而城市群的长期循环积累将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市群战略的普遍推广,致使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转变为城市群主导产业间的竞争和(或)合作,由于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等原因,导致目前我国城市群间主导产业相似性较高,产业竞争多于合作,严重影响夹在城市群间的边缘地区发展环境。论文通过实证研究中原城市群与武汉城市群规划实施三年多来众多经济指标发现,中部地区城市群的集聚经济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圈内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增长速度远高于所在省份的平均增长水平。同时,由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使得同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的鄂、豫城市群的空间相互作用集中于竞争方面,对边缘地区信阳市也产生了很大的负效应;由于处于竞争腹地,信阳市的各种资源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资金等资源加速外流,市场产品竞争激烈,将滞后信阳市自身的建设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信阳市应该全面认清形式,总结经验,拟定高起点、有特色的整体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条件,改善劣势局面。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8
  1.1 问题提出  10-11
    1.1.1 选题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
  1.2 研究评述  11-16
    1.2.1 城市群研究现状  11-14
    1.2.2 边缘区研究现状  14-16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1.4 分析框架与路线  16-18
2. 背景分析:城市群及边缘地区发展  18-26
  2.1 城市群:从地理空间现象到区域发展战略  18-21
    2.1.1 作为一种地理空间现象的城市群  18-19
    2.1.2 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战略的城市群  19-21
  2.2 边缘地区:发展的综合透视  21-25
    2.2.1 优势条件  21-22
    2.2.2 劣势条件  22-23
    2.2.3 发展机遇  23-24
    2.2.4 发展威胁  24-25
  2.3 本章小结  25-26
3. 理论探讨:城市群的空间效应  26-35
  3.1 城市群的空间极化增长与边缘地区发展  26-30
    3.1.1 城市群的发展机制  26-29
    3.1.2 城市群的集聚效应  29-30
  3.2 城市群的空间相互作用与边缘地区发展  30-34
    3.2.1 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思考  30-33
    3.2.2 空间相互作用的边缘效应  33-34
  3.3 本章小结  34-35
4. 实证研究:豫—鄂城市群背景下的信阳市发展  35-44
  4.1 信阳市与豫-鄂城市群简况  35-39
    4.1.1 信阳市  35-36
    4.1.2 中原城市群  36-37
    4.1.3 武汉城市圈  37-39
  4.2 豫、鄂城市群成长对信阳市发展的影响  39-41
    4.2.1 经济辐射范围  39-40
    4.2.2 经济影响测试  40-41
    4.2.3 鄂-豫城市群对信阳的影响  41
  4.3 豫、鄂城市群背景下的信阳市发展战略  41-43
    4.3.1 加强制度创新  42
    4.3.2 打造特色产业  42
    4.3.3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42
    4.3.4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42-43
    4.3.5 培植重点骨干企业  43
    4.3.6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  43
  4.4 本章小结  43-44
5. 结论  44-45
  5.1 基本结论  44
  5.2 主要不足  44-45
参考文献  45-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地方党委决策督查研究,D262.2
  2. 静电微执行器的Pull-in特性分析,TP211.4
  3. 数字化技术在长株潭绿心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X37
  4. 西咸交通一体化问题研究,U12
  5.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的构建,F299.2
  6. 长株潭城市群现代农业引领区建设研究,F327
  7. 辽中南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F299.27
  8. 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及分形研究,F299.27
  9.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沿海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X22
  10. 珠三角城市群环境问题治理政策研究,X-01
  11.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X321;F224
  12. 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评价,F326.2
  13.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F301
  14. 基于集对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评价研究,F299.2
  15.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现状及相关气象条件分析,X51
  16. 景观中边缘空间的设计,TU984.18
  17. 基于MPEG-2运动补偿边缘效应的视频篡改检测研究,TN919.81
  18. 梳齿式振动微机械谐振器的相关特性研究,TN751.2
  19. 中部六省城市群竞争力评价研究,F299.27
  20. RTM工艺微观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TB33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城市经济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