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机制研究

作 者: 杜灵
导 师: 周光伟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投资者利益保护 风险因素
分类号: F83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截至2009年7月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实际发行规模达667亿元,发起人包括8家商业银行、2家资产管理公司、1家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2005年、2006年、2008年共3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建设银行发行2005年、2007年共2期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和2008年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次级证券化产品;工商银行发行2007年、2008年共2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也各自发行了一期资产证券化产品;此外,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上海通用金融财务有限公司也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这样,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就形成了以银行信贷资产、住房抵押资产、中小企业贷款、重整资产、汽车贷款为资产池的证券化市场。与十分发达的国外资产证券化市场相比,中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只不过是全球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一角,仅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在2006年就高达8.6万亿美元,是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的800多倍。然而,在资产证券化繁荣的同时也积聚了大量了风险,对投资者利益造成了损害。2007年1月汇丰控股首次额外增加在美国次级房屋信贷的准备金额,并发出可能大幅增加拨备的警告;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次贷危机正式浮出水面。至2009年初,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体造成了巨大冲击,如何充分利用资产证券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避免其对投资者的损害,进而保护投资者的正当利益成为证券市场领域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的逻辑结构是:以发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切入点,以资产证券化及投资者保护分析为目的,通过剖析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因素,得出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保护应重视的关键环节和次贷危机的警示。最后,以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保护为研究对象,对国内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不足、投资者保护成功的方面和可能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给出改进的建议。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全文的导论。问题提出的背景、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特点和不足。第二部分,资产证券化及投资者保护的基本理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技术,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量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设计,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证券化是描述这种融资技术的通常使用术语。资产证券化中的参与者包括发起人、SPV、中介机构、投资者、监管方等,投资者的利益依赖于各个主体的相互配合。证券化资产是否清晰、有无证券欺诈、中介服务机构是否诚信、政府监管是否得力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内容。资产池是投资者投资的基础,未来现金流的源泉。事实上,次贷危机影响之所以那么大这与证券化资产规模过大、价格虚高、杠杆过高、资产池比较模糊有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虚假陈述、欺诈投资者与市场操纵成为可能,发起人和中间服务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欺诈投资者。政府监管机构是保护投资者的最主要、最得力的主体,对发起人和中间服务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管能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现存的法律体系分为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一些学者得出普通法系的投资者保护水平高于大陆法系,从而更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研究结论。从投资者保护理论来看,主要有“契约论”和“法律论”两种流派,不管是契约论还是法律论,都有一个宗旨:制定完备的法律以保护投资者。第三部分,对使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利益受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任何一项投资都会存在风险,而我们更关注是的是因违反“三公”原则情形下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角度、行为因素和政府监管是本章的重点。法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资产池的法律效力、对发起人或SPV的破产约束。行为因素方面体现在发起人、债务人、中介服务机构的行为。监管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主要任务,其它组织难以胜任这一角色,目的是保证市场参与者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并促进资产证券化发展。次贷危机造成了失业率上升,实体经济受到打击,投资环境恶化。这可以从政府监管缺位、金融衍生品创新和高杠杆运作、参与者无休止的贪欲和无知几方面解释。第四部分,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分析,分为关键环节和次贷危机的警示。关键环节包含资产的真实销售和破产风险隔离两方面。实现真实销售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发起人有必要声明并保证所有的证券化资产出售满足真实出售的要求,并取得律师正面的法律意见书;在证券化资产由发起人销售给SPV过程中,务必保证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即公平的市场价格;保证SPV或投资者对证券化资产没有追索权或追索权仅满足一定程度;不赋予发起人赎回资产的权利,但设置利差账户分配剩余利润。破产隔离这一制度是有三方面意思:一是发起人破产时,不能让SPV承担连带责任。它要求当原始权益人破产清算时,证券化资产的权益不作为清算财产,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仍按交易契约规定向投资者支付,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二是SPV机构破产时不应影响证券化资产的归属。三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已经卖出,如果证券化资产出现价格下降或其它问题,发起人承担合同上约定的责任外,没有其它责任。防止SPV自身破产本文从避免SPV自愿申请破产和避免非自愿或强制破产两方面分析。对于防止实质合并,本文给了七点建议。次贷危机的警示。基础资产要求对进入资产池的资产严格要求,同时降低证券化资产运作杠杆。信息披露强调发起人务必真实披露证券化资产本身的质量,受托机构要在资产支持证券存续期间发布《受托机构报告》,包括信托财产信息、贷款本息支付、证券收益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其它信息。对于信用评级机构,严格要求发行前的《信用评级报告》和跟踪《信用评级报告》的质量,同时要解决利益冲突和加大监管力度。第五部分,本文的归宿。首先指出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中有待改进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资产证券化发行市场规模不大;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付息方式以附息式为主,零息式、贴现式和利随本清式太少;产品年限在7年以下的占据了90%,长期品种仅有建设银行的两单MBS。国内为保护资产证券化中的投资者做了些努力:出台了大概16种适用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涵盖了机构合规、信息披露、交易、资产管理等方而,为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于安全角度考虑,一行三会、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财务公司对资产证券化足够高的重视;因各部门都希望并极力保障国内资产证券化成功,中诚信、大公国际、联合资信在已经评估的几单产品中,基本实现公正评级。但我们还得认识到目前存在的不足:未来的资产证券化是要走市场化道路的,市场化是去行政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完善资产证券化成为各界应当思考的方面;我国证券化实践中的SPV是特殊目的信托(SPT),还没有特殊目的公司(SPC)这一形式,市场的发展要求存在多样化的特殊目的机构,应当考虑SPC的筹建;目前没有出现信用评级问题不代表以后就是安全的,事实上我国融资体制改革和债券市场发展中暴露出信用评级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目前的制度没有系统地对参与主体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和有效指引,也未明确对参与主体在违法规定给投资者造成损害时的责任。完善国内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保护的建议有: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一些规章制度,但仍有必要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专门立法,上升到法律层次;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还没有被允许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需要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和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信息披露,让投资者明明白白投资;相对于国外的信用违约成本,国内的信用违约成本偏低,加强全社会信用建设,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国内资产证券化的行政化倾向加大了监管成本,降低了审批效率,今后要向市场化的审批方式转变;建立赔偿制度,可以尝试建立资产证券化基金,补偿投资者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Abstract  8-12
1. 导论  12-18
  1.1. 问题的提出  12-14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5
    1.2.1. 研究目的  14-15
    1.2.2. 研究意义  15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6
    1.3.1. 研究思路  15-16
    1.3.2. 研究方法  16
  1.4. 论文的特点与不足  16-18
2. 资产证券化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基本理论  18-28
  2.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18-22
    2.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19-20
    2.1.2.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20-22
  2.2. 投资者保护及相关原理  22-28
    2.2.1. 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范围  22-24
    2.2.2. 证券化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制环境  24-28
3. 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利益受损的因素分析  28-44
  3.1. 给投资者利益带来风险的因素  28-38
    3.1.1. 与法律相关的因素  29-32
    3.1.2. 行为因素  32-37
    3.1.3. 金融监管缺位因素  37-38
  3.2. 次贷危机造成的投资者利益受损分析  38-44
    3.2.1. 对证券化投资者利益的影响  38-40
    3.2.2. 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根源探析  40-44
4. 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分析  44-55
  4.1. 关键环节:真实销售与破产隔离  44-51
    4.1.1. 真实销售  44-47
    4.1.2. 破产隔离  47-51
  4.2. 次贷危机的警示  51-55
    4.2.1. 基础资产  51
    4.2.2. 信息披露  51-53
    4.2.3. 信用评级  53-55
5. 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利益保护:国内实践及建议  55-68
  5.1. 国内的资产证券化实践  55-61
    5.1.1. 资产证券化本身有待改进的方面  55-58
    5.1.2. 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利益保护措施在国内的实践  58-61
  5.2. 构建国内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思考  61-68
    5.2.1. 存在的问题分析  61-64
    5.2.2. 完善国内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64-68
参考文献  68-71
后记  71-72
致谢  72-73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3-74

相似论文

  1. 引入风险因素影响的商品混凝土信息指导价确定系统研究与建立,F407.92
  2. 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3. 企业战略风险评估及战略风险管理综合评价研究,F272
  4. 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法律探究,F842.6
  5. 海量视频信息管理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F426.6
  6. 次级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研究,F224
  7.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学考察及愿景,F832.51
  8. 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研究,F832.51
  9.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F832.51
  10.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税收问题研究,D922.22;F812.42
  11.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F832.51
  12.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F832.51
  13.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我国房地产领域的应用研究,F293.3
  14. 湘环公司高速公路收费权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F542
  15. 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D922.287
  16. 论特定目的信托,D922.282
  17.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F832.2
  18. 美国次贷危机及警示,F224
  19. 具有混合关联信息的风险因素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研究,F407.92
  20.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模式探析,G124
  21. 跨国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让的法律问题研究,D996.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