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王船山《楚辞通释》研究

作 者: 林姗
导 师: 汤化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楚辞通释》 王船山 诠释原则 诠释方式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楚辞通释》是清代《楚辞》学史的鼎足之作。本文以“知人论世”的传统方法切入,分析船山与屈子相似的时代创伤和“忠心尚仿佛”的情感共鸣,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性的诠释态度和经世致用的诠释目的。同时,借助阐释学理论,从整体上把握《通释》的诠释原则,即用达微言、蕴蓄己意与就文即事、顺理诠定,并运用实例研究船山如何贯彻这一原则及其得失。“释”与“评”融合的诠释方式是《通释》的显著特点,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分成“通释”和“评论”两部分加以研究。“通释”部分不再着眼于训诂、考证之学,而从其文意串讲处突出“通”的特点,以探讨《通释》有别于传统注释的鲜明特色。“评论”部分概括了《通释》对屈赋及其它《楚辞》作品的评价和意象论,结合《姜斋诗话》等诗学专著管窥它所体现出的比较完整的诗学观。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2-3
Abstract  3-4
中文文摘  4-8
第1章 绪论  8-12
第2章 船山与屈子精神之契合  12-18
  2.1 现实基础——时地相疑  12-14
  2.2 精神内核——忠心尚仿佛  14-18
第3章 诠释原则  18-34
  3.1 用达微言,蕴蓄己意  18-26
    3.1.1 描述原意,暗度陈仓  22-23
    3.1.2 引而申之,触类而长  23-24
    3.1.3 代为立言,《九昭》明志  24-26
  3.2 就文即事,顺理诠定  26-34
    3.2.1 训诂  27-29
    3.2.2 考证  29-34
第4章 诠释方式:"释"与"评"的融合  34-52
  4.1 通释  34-45
    4.1.1 逻辑性  35-40
    4.1.2 结构性  40-43
    4.1.3 文学性  43-45
  4.2 评论  45-52
    4.2.1 对屈赋艺术的评价  45-47
    4.2.2 对其它《楚辞》作品的评价  47-49
    4.2.3 意象论  49-52
结论  52-54
参考文献  54-57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57-58
致谢  58-59
个人简历  59-60

相似论文

  1. 宋清楚辞学的连续与转型,I206.2
  2.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研究,I207.22
  3. 船山易学思想研究,B221
  4. 论嵇文甫对船山学的开创性研究,B249.2
  5. 王船山美学基础,B83-09
  6. 王船山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G40-09
  7. 王船山“转识成智”论研究,B949
  8. 诗歌与识量,I207.2
  9. 解读王船山“诚”的思想,B249.2
  10. 王船山和谐思想研究,B249.2
  11. 王船山“即民见天”民本思想研究,D09
  12. 论老子宇宙观兼评船山对《老子》的阐衍,B223.1
  13. 王船山对《周易》忧患意识的阐释及其在史论中的体现,B249.2
  14. 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B249.2
  15. 回归真实的存在,B249
  16. 王船山政治哲学研究,B249
  17. 论王船山“性气合一”的人性哲学,B249.2
  18. 历史中的政治,B249.2
  19. 侯外庐清代学人研究的再思考,K092
  20. 王船山的历史哲学,B249.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