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杜亚泉科技思想研究

作 者: 李学桃
导 师: 孙艺年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杜亚泉 科技思想 科学主义 价值理性
分类号: G3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杜亚泉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和科技启蒙的先驱。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颓势,他秉承“知识救国”之理念,以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为己任,一生兢兢业业、矢志不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杜亚泉科技思想及其为近代中国科技启蒙与传播所做出的努力,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他以身许国、矢志履践的结果。本文从杜亚泉的生平及其所历经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杜亚泉科技思想产生的基本条件。文章进而以时间为经,以杜亚泉科技思想的演变为纬,对其科技思想的内涵及嬗变做出系统的梳理。杜亚泉科技思想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杜亚泉初期的科技思想可归结为“科学主义”的科技观;中期杜亚泉的科技思想可概括为怀疑谨慎的科技观;后期杜亚泉科技思想则表现为一种辩证多元的科技观。作为杜亚泉科技思想的物化和重要载体——其科技思想的实践,文中也进行了系统的追踪与论述。杜亚泉科技思想的实践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创办科技刊物、主编杂志、翻译著述科技书籍等来传播与普及科技;二是通过教育来促进科技的启蒙与传播。两者殊途同归,共同促进了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这成为杜亚泉在近代中国科技启蒙与传播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文章试图对杜亚泉的科技思想做出恰当的评价。与所有近代中国站在历史时代前列的先进“士人”一样,杜亚泉的科技思想既有彰显其进步性的一面,又有因囿于时代局限和个人认知能力而稍显偏颇之不足之处。杜亚泉科技思想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促进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启蒙,为后世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构筑了其调适思想的完整体系。不足之处是杜亚泉科技思想中西杂糅,带有拿来主义的色彩,而且缺乏理论层面的提升,对科技善恶的根源认识偏颇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第1章 绪论  9-15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1
    1.1.1 课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9-10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分析  11-13
    1.2.1 国内研究动态及分析  11-12
    1.2.2 国外研究动态及分析  12-13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5
    1.3.1 研究内容  13-14
    1.3.2 研究方法  14-15
第2章 杜亚泉科技思想的产生  15-20
  2.1 个人的努力  15-17
  2.2 时代的召唤  17-19
    2.2.1 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17-18
    2.2.2 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的思想传承  18-19
  2.3 本章小结  19-20
第3章 杜亚泉科技思想的内涵及其嬗变  20-31
  3.1 初期“科学主义”的科技观  20-23
    3.1.1 以“艺重于政”秉承科技救国  20-22
    3.1.2 以“工艺为本”强化科技启蒙  22-23
  3.2 中期怀疑谨慎的科技观  23-26
    3.2.1 以“抑奢崇俭”弱化“工艺流毒”  23-25
    3.2.2 以“交融伦理”消弭“工艺积弊”  25-26
  3.3 后期辩证多元的科技观  26-30
    3.3.1 以“辩证多元”捍卫中医价值  26-29
    3.3.2 以“科学劳动家”展望中国未来  29-30
  3.4 本章小结  30-31
第4章 杜亚泉科技思想的实践  31-39
  4.1 创办科技刊物和译著科技文章  31-34
    4.1.1 创办科技刊物  31-33
    4.1.2 译著科技文章  33-34
  4.2 致力于近代教育  34-38
    4.2.1 创办学校并参与教学  35-36
    4.2.2 主编科技教材和工具书  36-37
    4.2.3 译著科技教材  37-38
  4.3 本章小结  38-39
第5章 杜亚泉科技思想的评析  39-54
  5.1 杜亚泉科技思想的特点  39-46
    5.1.1 由“富强”而“既富加教”的层级演变  39-41
    5.1.2 关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  41-44
    5.1.3 多元开放和怀疑谨慎贯穿其中  44-46
  5.2 杜亚泉科技思想的历史意义  46-51
    5.2.1 混沌中科技启蒙之滥觞  46-47
    5.2.2 完善自身思想体系  47-48
    5.2.3 为后世留下可供资鉴的精神财富  48-51
  5.3 杜亚泉科技思想的局限性  51-53
    5.3.1 中西杂糅且带有拿来主义的色彩  51-52
    5.3.2 对科技善恶及评判标准认识偏颇  52-53
  5.4 本章小结  53-54
结论  54-56
参考文献  56-6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60-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近十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研究,G649.2
  2. 曾国藩的科技思想研究,K252
  3. 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审视,B84-06
  4. 科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结构关系探析,G301
  5. 建国初期中共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1949-1956),K27
  6. 文化保守主义与五四新文化精神,G129
  7.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国防科技思想比较研究,F426.48
  8. 梁启超文化思想研究,K25
  9. 论《美妙的新世界》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I561
  10. The Reconstruction of Rationality in Thomas Pynchon\'s Gravity\'s Rainbow: From Decenterment of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Establishement of Value Rationality,I712
  11. 对反科学主义的批判,N02
  12. 生态主义对科学主义的超越,G301
  13. 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G322.0
  14. 王小波的“崇智论”与罗素哲学,I207.42
  15. 蔡元培德育思想研究,B82
  16. 工程物的价值问题探析,N02
  17. 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N02
  18. 现代性与社会科学的关联性研究,C0
  19. 艺术的公共领域与一个现代文本的解剖,J05
  20. 社会科学方法论对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G270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 > 中国 > 科学事业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