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葛梯尔问题”研究

作 者: 龚娅玲
导 师: 胡泽洪
学 校: 华南师范大学
专 业: 逻辑学
关键词: 知识的“三元定义” 葛梯尔反例 “葛梯尔问题”
分类号: B81-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统知识的“三元定义”认为知识即为有理由的真实信念。但葛梯尔却在有理由的真实信念基础上,构造了两个不是知识的反例。葛梯尔反例的出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它受到了一些质疑,但大多哲学家肯定了其价值,并用不同的方式去修正和完善知识的定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知识的“三元定义”,这种定义法一直以来是为哲学家们所普遍接受的,但葛梯尔却构造了两个反例,以此来证明有理由的真实信念并不一定是知识。反例表明,“三元定义”并不构成知识的充要条件。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确定知识的定义?怎样来完善知识?这些问题被称为“葛梯尔问题”。葛梯尔反例构造后,有很多与其相似的“葛梯尔型”反例得以构造,本文也介绍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葛梯尔型”反例,同时选取了考试悖论,并从知识论的角度与葛梯尔反例进行分析比较。一些哲学家对葛梯尔反例提出了质疑,这些葛梯尔反例的反对者主要从其假定的原则进行批驳,这些批驳虽存在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本文在比较详细地分析这些观点后,发现这些批驳观点自身也有不足的地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葛梯尔反例就是尽善尽美的,因为本文也从其他的角度论证了葛梯尔反例在构造时存在不足。葛梯尔反例虽受到了一些质疑,但知识论领域的主流方向还是朝着解决“葛梯尔问题”出发的。在有关如何定义知识这一问题上,有些哲学家主张在原有三个条件之外增加第四个条件,而有些则赞同用新的条件去取代原有的条件。本文重点介绍了诸多解决方案中的因果理论、不败性理论、知识条件论、语境论等方案,并对它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评价。但由于“葛梯尔问题”自身的复杂性,至今仍没有一个方案得到普遍的认可。本文在最后一章中,对“葛梯尔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个新的知识定义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6
目录  6-7
引言  7-8
第1章 关于知识的分类及定义的传统观点  8-13
  1.1 知识的分类及知识论的问题  8-10
  1.2 知识的定义及分析  10-13
第2章 对传统知识定义的挑战——葛梯尔反例  13-19
  2.1 葛梯尔反例  13-15
  2.2 与葛梯尔反例相似的反例  15-19
第3章 现代知识论对"葛梯尔问题"的分析及解决  19-33
  3.1 对"葛梯尔问题"的反驳及分析  19-25
  3.2 对"葛梯尔问题"的肯定及尝试性解决的方案  25-33
第4章 对"葛梯尔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33-38
  4.1 传统知识定义是否合理?  33-35
  4.2 对知识的新定义  35-38
结语  38-39
参考文献  39-41
后记  41-42

相似论文

  1. 新弗雷格算术的一致性和解释性,B81-06
  2. 解读赖欣巴哈的逻辑哲学思想,B81-06
  3. “休谟问题”及归纳逻辑普遍有效性的探索评述,B81-06
  4. 摹状词理论研究,B81-06
  5. 奎因逻辑真理学说研究,B81-06
  6. 从逻辑视野看罗素的真理观,B81-06
  7. 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研究,B81-06
  8. 思想与真,B81-06
  9. 罗素摹状词理论研究,B81-06
  10. 贝叶斯决策理论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B81-06
  11. 从真到意义,B81-06
  12. 论弗雷格概念论及其对现代逻辑与哲学的影响,B81-06
  13. 前谓词经验与一般性判断的构造,B81-06
  14. 《名理探》比较研究,B81-06
  15. 试论因明的实用价值,B81-06
  16. 关于蒯因批判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区分的反思,B81-06
  17.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探讨,B81-06
  18. 浅析弗雷格对算术真问题的探讨及其意义,B81-06
  19. 克里普克语义学及其指称理论研究,B81-06
  20. 论塔尔斯基语义真理,B81-06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逻辑学(论理学) > 逻辑学理论与方法论 > 逻辑学流派及其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