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浅水湖泊水-气界面碳循环的研究

作 者: 邢阳平
导 师: 唐文浩;谢平;倪乐意
学 校: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东湖 甲烷 二氧化碳 水-气界面 营养水平 温度 昼夜变化 碳收化
分类号: P3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7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武汉东湖和鄂州扁担塘为对象,采用静态箱采样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了2003.04-2004.03期间不同营养水平湖区水—气界面的CH4和CO2的气体通量以及季节动态,并且对这两种气体的通量在东湖水—气界面的昼夜变化做了观测研究,探讨了影响气体通量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就不同类型水体的湖泊气体通量进行了对照研究,以求探讨不同类型水体气体通量的主要驱动因子。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总体而言,在一周年内的所有观测中东湖的CH4对于大气是过饱和的,从东湖Ⅰ、Ⅱ、Ⅲ站释放的CH4放速率是0.97、1.071和1.136 mg m-2h-1,东湖的水—气界面的CH4通量与水体的营养水平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最大释放通量受到各站点营养水平的影响;温度对于CH4的释放速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温度越高,释放速率越快,夏季是CH4的主要释放释放时段;降雨和风速对于CH4的释放也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东湖水—气界面的CO2在一年的观测中变化十分剧烈,出现明显的由释放到吸收再到释放的季节波动,但从年平均看,水一气界面的CO2呈释放状态,东湖Ⅰ、Ⅱ、Ⅲ站CO2的释放速率为9.87、13.33和26.06 mg m-2 h-1,各站点CO2的释放速率随着水体营养水平的降低而显著升高,这说明水体的富营养化提高了水体的生产力,从而削减了湖泊作为CO2源的强度。温度和降雨以及风速对于水—气界面的CO2释放速率的影响不显著。 3.通过对东湖水—气界面CH4通量昼夜变化的观测发现,一年四季的昼夜变化中,东湖中的CH4在白天和夜间对于大气都是过饱和的,没有明显的氧化现象。CH4通量在春夏的变化比较剧烈,最大通量和最小通量之间的差异可以达到数百倍;秋冬季节的变化则相对较弱,而且释放平均值也比春夏要低得多。东湖CH4通量的昼夜变化主要受到水面温度而非水底温度的作用,这暗示了东湖水—气界面CH4通量更多受到运输机制而非生产机制的调控。 4.东湖水—气界面CO2通量的昼夜变化在一年四季中表现出强烈的吸收与释放的转换,春夏季节的波动模式接近,也最为剧烈;秋冬季节的波动模式接近,白天也没有明显的CO:的吸收。东湖CO:通量的昼夜变化主要受到阳光辐射度的影响,光照影响着水中浮游植物的生命活动而调控着白天水一气界面COZ交换的方向和大小。总之,从这昼夜变化的观测可以看到,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CH;和CO:通量有着极为显著的变化。 5.通过对草型湖泊扁担塘的调查发现,尽管扁担塘属于中营养水平的湖泊但水体中发现,CH;也是始终处于过饱和状态,通过对扁担塘三个站点的CH;通量的调查营养水平对于扁担塘水一气界面的CH;通量没有显著作用,H、川站大型水生植物生物量的增加,CH;的释放速率明显增大。相反,随着I、同样,扁担塘的CO:通量也随着I、11、111站大型水生植物生物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6.通过对藻型湖泊东湖和草型湖泊扁担塘的比较发现,尽管扁担塘有着比东湖明显低的营养水平,但由于大型水生植物对于CH;释放的促进作用,所以两者的CH;通量差异并不显著。相反,东湖有着比扁担塘显著低的CO:的释放,这显示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利于降低湖泊碳源的功能。总之,水体的营养水平和水中的生物相互作用调控着湖泊水一气界面温室气体的通量。 7.通过对于东湖水一气、水一陆和水一泥界面三个层次,对东湖生态系统的进行碳收支的换算,结果显示,从水一气界面看东湖是一个大气的碳源,每年由东湖水体释放到大气的碳可达880.2t。但对于整个湖泊生态系统而言,东湖却是个较大的碳汇,每年可以净接收SO18.gt的碳。

全文目录


致谢  3-7
中文摘要  7-9
英文摘要  9-12
第一章 绪论  12-18
  1.1 碳循环研究的意义  12-13
  1.2 国际和国内碳循环研究的概况  13-14
  1.3 淡水水体水-气界面碳循环研究的意义和概况  14-17
  1.4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7-18
第二章 武汉东湖水-气界面的碳循环  18-41
  前言  18-19
  2.1 研究地点概况和研究方法  19-21
    2.1.1 东湖的地理位置与形态特征  19-20
    2.1.2 东湖气候条件  20
    2.1.3 水体营养状况和水生生物状况  20-21
  2.2 研究方法概述  21-22
    2.2.1 样品的采集  21
    2.2.2 室内分析测定  21-22
  2.3 结果  22-27
    2.3.1 东湖理化因子  22-24
    2.3.2 水-气界面甲烷的周年测定和季节动态  24-25
    2.3.3 东湖水-气界面二氧化碳的周年测定和季节动态  25-27
  2.4 讨论  27-41
    2.4.1 东湖水-气界面甲烷通量变化机制  27-34
    2.4.2 东湖水-气界面的二氧化碳通量变化机制  34-41
第三章 武汉东湖水-气界面的碳通量的昼夜变化  41-48
  前言  41
  3.1 听究地点和研究方法概述  41-42
  3.2 结果与讨论  42-48
    3.2.1 东湖各气象因子的昼夜变化  43-44
    3.2.2 东湖水-气界面甲烷的昼夜变化  44-45
    3.2.3 东湖水-气界面二氧化碳的昼夜变化  45-48
第四章 中营养型草型湖泊扁担塘水-气界面的碳循环  48-55
  4.1 研究地点概况和研究方法  48-49
    4.1.1 扁担塘主要形态特征  48
    4.1.2 湖泊主要理化因子和水生生物状况  48-49
  4.2 研究方法概述  49
  4.3 结果与讨论  49-55
    4.3.1 扁担塘理化和生物因子的周年变化  49-51
    4.3.2 扁担堂水-气界面甲烷通量的周年测定和季节动态  51-52
    4.3.3 扁担塘水-气界面二氧化碳碳通量周年测定和季节动态  52-55
第五章 影响水-气界面通量的驱动因子的比较研究  55-58
  前言  55
  5.1 藻型湖泊和草型湖泊水-气界面气体同量的比较  55-56
  5.2 不同营养水平水体水-气界面气体通量的比较  56-58
第六章 武汉东湖年度的碳收支  58-61
  前言  58
  6.1 研究方法  58-59
    6.1.1 东湖水-气界面碳收支的研究方法  58
    6.1.2 东湖水-陆界面的碳收支的研究方法  58-59
    6.1.3 东湖水-泥界面的碳收支的研究方法  59
  6.2 结果与讨论  59-61
参考文献  61-70
附录  70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3.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4.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5.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6.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7.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8.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9.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10.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11.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12.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13.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浓度检测仪,TP216
  14.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5.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16.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17.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18. 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TU528
  19.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20.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21.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 > 水文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