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研究

作 者: 向君
导 师: 高小红
学 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模式 制约条件 经济实力
分类号: F8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56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融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邓小平,1991),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项战略。 从历史的角度看,上海拥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资质,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就是远东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从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上海GDP历年增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快、质量高,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是国内最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目前,上海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已呈现出国际化的大趋势。但从上海当前的各项经济指标与世界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上海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速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凸显其他大中城市所没有的优势条件,而且是强势相对条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最终目标模式应该选择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托、从制度设计上要服务全国和面向世界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全国,必须与全国整体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系,与此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与长三角和全国的关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要充分体现在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各方面的单位和人士的服务上,提供的服务越好,上海的地位就越强。 本文立足上海金融发展目标的历史和现实基础,针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从宏观基础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就提升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文目录


郑重声明  3-4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8
引言  8-11
  一、 选题原因  8
  二、 文献综述  8-9
  三、 文章结构安排  9-11
第一章 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与发展条件分析  11-17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及特征  11-15
    一、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11-12
    二、 当代各国际金融中心的共同特征  12
    三、 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12-15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模式  15-17
    一、 自然形成模式  15-16
    二、 国家(地区)建设模式  16
    三、 两种产生模式的比较  16-17
第二章 上海金融发展目标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17-30
  第一节 上海金融发展目标的历史基础  17-18
  第二节 上海金融发展目标的现实基础  18-30
    一、 经济基本面的支撑  18-21
    二、 经济开放与金融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21-30
第三章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模式分析  30-40
  第一节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  30-35
    一、 当代各国金融中心的诞生原因  30-32
    二、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  32-35
  第二节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进程分析  35-40
    一、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回顾  35-37
    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进程的预测  37-40
第四章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  40-53
  第一节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分析  40-46
    一、 国民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仍偏低,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不够  40-42
    二、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够,金融中心建设缺少必要的金融腹地支持,政策与法律建设相对滞后  42-43
    三、 金融市场体系行政化特征明显,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足  43-45
    四、 金融机构集聚度不够,金融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45-46
  第二节 改善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宏观经济基础  46-48
    一、 国企问题的解决  46
    二、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  46-47
    三、 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造  47
    四、 协调处理好与长三角、全国的关系问题  47-48
  第三节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  48-53
    一、 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  48-49
    二、 启动内外分离型为基础、适度渗漏的离岸金融市场战略  49-50
    三、 加强金融信息中心、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人才中心的建设  50
    四、 国际金融中心基础条件设施的继续完善  50-51
    五、 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体系  51-52
    六、 构建大型金融集团,聚焦全球金融机构  52-53
参考文献  53-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模式的研究,G812.4
  2.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3. 第四方物流在青岛港中的应用研究,F552
  4. 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G729.2
  5. 中国发展模式与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D630
  6. 南昌港口物流发展模式研究,F259.27
  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研究,F832.51
  8. 福建省农业保险发展研究,F842.6
  9.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F832.35
  10. 环境承载力约束下的发展模式研究,X26
  11. 京广高速铁路沿线“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TU984.113
  12.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F49
  13.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14. 新疆屯垦戍边型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TU984
  15. 上海时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F426.8
  16. 我国设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F224
  17. 国际视野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模式的选择研究,F124.3
  18. 社会转型期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发展模式研究,C924.21
  19.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研究,F832.6
  20.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研究,F592.7
  21. 生态工业共生网络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研究,F223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地方金融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