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代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论稿

作 者: 荣海涛
导 师: 沈文凡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唐代文人 游仙 仙人 意象论 诗仙 意象类型 盛唐文人 汉代乐府 个性鲜明 类型化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仙人意象为核心考察对象和切入点研究唐代文人游仙诗可以帮助我们深入透彻地理解唐代文人游仙诗的意义,把握隐藏在作品中的诗人的创作思想,也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唐代道教发展、社会变迁对游仙诗人和诗作的影响。一、唐代文人游仙诗仙意象类型与唐以前的游仙诗相比,唐代文人游仙诗的仙人意象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意象原型来源更加广泛。第二,意象内涵更加丰富。从意象内涵出发,可以将唐代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分为三大类:(一)类型化仙人意象,即指在游仙诗中缺乏个性、只是作为仙人群体代表而出现的仙人意象。这类仙人意象在游仙诗中的功能是象征神仙的一些特质:长生不死、自由遨游、身怀异术,寄寓着诗人对长生的渴望和摆脱俗世羁绊、自由遨游的遐思。类型化仙人意象在初盛唐的游仙诗中很常见,在中晚唐则很少见到。(二)凡人成仙者,即指那些本是凡人,后来靠巧遇仙人或者自行修道、服食仙药升天成仙的人。在唐代文人游仙诗中,这类仙人的典型是黄帝、马明生和黄初平。唐代游仙诗人将此类仙人意象纳入游仙诗中,或象征自己生仙超越的理想,或表达自己对道教的虔诚信仰。(三)个性鲜明的天界众仙,即指那些被游仙诗人特别关照、精心刻画,因而具有鲜明个体特色的仙人。这类仙人意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凡人有来往的仙人意象,按照仙人与凡人的关系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四小类,即授道者、测试者、友人、恋人;另一类是与凡人无来往的仙人意象,兼顾人物性格和人物身份,又可以将其分为五小类,即悠游自在的散仙、为情所累的男女仙子、位居人上宽厚仁慈的玉皇、心怀国事的仙官、位居人下的仙界仆从。二、唐代文人游仙诗意象流变(一)唐前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流变概说今天能见到的最早的游仙诗是汉代乐府游仙诗。仙人意象在汉乐府游仙诗中占有核心地位,不仅每首游仙诗中都有仙人意象出现,而且全诗内容也都围绕仙人意象展开。汉代人对神仙的态度可以用恭敬虔诚来形容,因此,仙人意象在诗中始终是高高在上、地位尊崇的,凡人只能对其仰视。汉代乐府诗人在刻画仙人意象时,注重的是仙人的神奇本领和特殊属性,而对仙人本身的外貌形象并不在意。魏晋游仙诗中的仙人意象在诗中不再处于核心地位,而是让位于诗中的“我”,由汉乐府游仙诗中的主角变为配角。在魏晋游仙诗中仍然很少见到对仙人意象的外貌刻画,但是对仙人的动作描写和仙人周围环境的刻画却出现了新变:仙人意象不再高不可攀,开始向人间化过渡;仙与隐相结合,出现了隐逸仙人意象。另外,魏晋游仙诗仙人意象所承载的意义要复杂得多。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游仙诗仙人意象并无新意。(二)初唐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初唐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可以用贫乏与苍白来概括。首先,初唐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的数量是唐代四个时期中最少的。除了王绩笔下的“蔡经”、“王烈”、“黄公”、“三门赤帝”,以及卢照邻《怀仙引》中提到的仙人,我们很难再寻觅到仙人意象的踪迹。其次,初唐仅有的几个仙人意象都是类型化仙人,含义简单,在诗中的作用也很有限。初唐游仙诗仙人意象的贫乏与苍白主要源于两点:第一,初唐时期统治者清醒的神仙观念和国力强盛酿成的社会满足心理抑制了游仙诗的创作,第二,初唐游仙诗人继承了郭璞游仙诗的写法,以游山为游仙,而且诗人又往往以己为仙,充当诗中仙游的主人公,无形中替代了仙人意象的位置,因此初唐游仙诗中很少见到仙人意象。(三)盛唐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盛唐真正将全身心投入到游仙诗创作中的诗人首推李白。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给李白游仙诗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其游仙诗仙人意象也呈现出鲜明特色:第一,李白游仙诗仙人意象数量众多,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第二,李白有漫长的漫游经历,因此,其笔下的仙人意象与山结合得非常紧密,几乎所有的仙人都与山有紧密关联;第三,李白游仙诗中出现了仙人合一、仙道合一的独特意象。(四)中唐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动荡不安的时代特征和中唐人对道教的接受角度使中唐文人游仙诗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仙人意象也出现了新变:第一,仙人意象首次以测试者的形象出现在游仙诗中,这一变化主要与道教流派的传播与发展有关;第二,游仙诗中首次出现了丑恶仙人意象,这实际上是社会残酷现实的投影;第三,女性仙人意象明显增多,且呈现出艳情化倾向。(五)晚唐文人游仙诗仙人意象晚唐有成就的游仙诗人是李商隐和曹唐,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为唐代文人游仙诗涂上了最后一抹亮色,也为游仙诗仙人意象增添了新的质素:第一,晚唐文人游仙诗中出现了朦胧多义,难以确解的仙人意象,这些意象主要出现在李商隐的游仙诗中;第二,晚唐游仙诗人创造了空前丰富的仙人意象,并且按照现实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刻画,使仙人意象实现了全面的人间化,仙气变淡,人气转浓。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论犯罪成立要素的标准,D914
  2. 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研究,D923
  3. 网络环境下的商标侵权类型化及其法律规制,D923.43
  4. 海岩电视剧的流行及传播研究,J905
  5. 政府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F224
  6. 品牌服装网站配色表现设计研究,J523.5
  7. 青春偶像剧的类型化研究,J905
  8. 《圣经》中的重复,I106.99
  9. 环境犯罪类型化研究,D924.3
  10. 从审判视角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D923
  11. 纯粹经济损失救济问题研究,D913
  12. 浅析《泼墨仙人图》对现代没骨水墨人物画的影响,J212
  13. 诉讼中的先行调解制度研究,D925.1
  14. 藐视法庭行为研究,D916
  15. 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D925.2
  16. 证券投资者法律地位研究,F832.51
  17. 共同侵权行为类型化研究,D923
  18. 论不作为侵权,D923
  19. 纯经济损失赔偿制度研究,D913
  20. 论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规制,D922.1
  21. 白居易诗歌意象研究,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