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刈割条件下羊草(Leymus chinensis)组织转化研究

作 者: 刘军萍
导 师: 王德利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羊草 刈割 组织转化 植被特征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氮素.
分类号: S54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验运用组织转化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人工草地上不同刈割起始时间、留茬高度及刈割频率对羊草叶片和植株的再生动态、植被特征、草地生产力及羊草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由此解释植物对环境干扰(人工利用)的适应机制,为草地合理利用,制定合理的刈割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刈割起始时间处理,刈割后第1周至第4周叶片伸长率和发生率差异均显著(P<0.05),但叶片萎蔫率和枯死率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刈割频率处理,除第1周叶片萎蔫率差异显著(P<0.05),第4周叶片萎蔫率差异极显著外(P<0.01),其它各参数差异均不显著;留茬高度处理,除6月刈割处理第1周、第2周叶片伸长率差异极显著(P<0.01),6月刈割处理第4周叶片伸长率、第1周叶片发生率及8月刈割处理第4周叶片伸长率差异显著(P<0.05)外,其它各参数差异均不显著。仅就叶片的组织转化速率考虑,6月初开始刈割,留茬高度8cm,叶片组织转化速率最快。(2)不同刈割起始时间处理,刈割后第1周至第4周植株的再生速度6月刈割处理极显著高于8月刈割处理(P<0.01);不同刈割频率处理的植株再生速度,除第3周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几周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留茬高度处理,6月刈割处理第1周、第2周植株再生速度差异显著(P<0.05),其余两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8月刈割处理第1周、第2周各处理间的植株再生速度差异不显著,第3周、第4周差异显著(P<0.05)。(3)不同刈割起始时间的产草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留茬高度间的产草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刈割起始时间与留茬高度间互作效应不显著。6月不同留茬高度刈割处理及CK,在6~8月期间的再生草量差异不显著。(4)刈割处理不改变羊草须根本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规律,只是数量上发生变化。6月刈割处理,刈割后羊草茎基部和根茎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持续降低;6月刈割处理叶片和8月刈割处理<WP=6>茎基部、叶片和根茎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刈割后先降低,然后升高;刈割后羊草茎基部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留茬12cm处理先降低,然后升高,其它各处理持续下降。因此,刈割时不能留茬过低,再次利用应间隔一定时间,以使牧草贮藏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恢复到较高水平。(5)羊草叶片和茎基部中的氮素含量6月均高于8月,须根和根茎中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再生初期,羊草各器官中的氮素含量刈割处理均低于CK,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各刈割处理氮素含量增加并超过CK。刈割后,地上器官中的氮素含量低茬刈割处理高于高茬刈割处理,地下器官恰好相反。因此,一定程度的刈割可以刺激根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促进氮素向地上的生长部位重新分配,提高牧草的营养价值。 综上,适当刈割可以加快牧草的组织转化速率,提高牧草的营养价值。根据本实验结果,一次刈割以8月初刈割,留茬8cm为宜;就当年的生产效益,可考虑一年刈割两次,刈割时间以6月初和8月初为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目录   9-10
1 引言  10-17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与实验方法  17-19
3 结果与分析  19-42
  3.1 刈割羊草叶片组织转化的影响  19-25
    3.1.1. 刈割时间对羊草叶片组织转化的影响  19-21
    3.1.2. 刈割频率对羊草叶片组织转化的影响  21-23
    3.1.3. 留茬高度对羊草叶片组织转化的影响  23-25
  3.2 刈割对羊草草地植被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  25-31
    3.2.1. 刈割对羊草植株再生速度的影响  25-29
      刈割时间对羊草植株再生速度的影响  25-26
      刈割频率对羊草植株再生速度的影响  26-27
      留茬高度对羊草植株再生速度的影响  27-29
    3.2.2 刈割时间与留茬高度对产草量的影响  29-31
    3.2.3 刈割对再生草量的影响  31
  3.3 刈割对羊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31-37
    3.3.1. 刈割时间对不同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32-35
    3.3.2 留茬高度对不同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35-37
  3.4 刈割对羊草氮素含量的影响  37-42
    3.4.1. 刈割时间对不同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37-38
    3.4.2. 留茬高度对不同器官氮素含量的影响  38-42
结论  42-45
参考文献  45-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2.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3.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NRT1.2和OsNRT1.5超量表达材料的功能鉴定,S511
  4.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菜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N2O排放的研究,X131.3
  5. 太湖水华蓝藻脱水及好氧堆肥技术研究,S141.4
  6. 花铃期遮荫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生长发育及氮素代谢特征的影响,S562
  7.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夏玉米氮素营养与生长监测研究,S513
  8. 双季稻群体生长与氮吸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及其NDVI诊断,S511
  9. 遗传因素和施氮量对豫中烤烟品质和风格特色的影响,S572
  10. 施氮量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氮素利用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S562
  11. 不同开花期棉铃氮素累积与分配特性对棉铃品质形成的影响,S562
  12. 水稻叶色敏感基因型筛选及其对氮素响应的生理机制,S511
  13.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和水分胁迫影响水稻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S511
  14. 氮素对高羊茅耐寒性生理机制研究,S688.4
  15. 低分子量聚乳酸包膜尿素的研制与缓释性能评价,S145.6
  16. 丹阳市稻麦复种系统作物生产力与氮素利用效率研究,S511
  17. 双砧木嫁接对黄瓜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S642.2
  18. 氮素形态调控番茄果实氮和有机酸代谢的分子生理机制,S641.2
  19. 基于生长模型的温室黄瓜氮素管理决策支持系统,S642.2
  20. 氮素对温室水果型黄瓜果实生长及经济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S642.2
  21. 不同种类包膜肥料氮素溶出特性及对环境影响效应的研究,TQ440.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饲料作物、牧草 >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