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群体中和谐人格的缺失分析及自主性构建

作 者: 杨一楠
导 师: 王晖
学 校: 吉林财经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人格 和谐人格 人格缺失 自主性构建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个体,和谐的个体需要以个体的和谐人格为基础,没有个体的和谐人格,就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体人格的和谐包括其在知、情、意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首先要有一颗平衡、和谐的心;具有了和谐之心,才能有全面发展的人格。内心的和谐是和谐人格的灵魂;和谐发展的人格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大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知识、肩负历史使命的特殊群体,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和谐人格缺失的现象,影响其人格的和谐发展。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进行思考,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念方略与价值取向,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和谐人格势必成为大学和谐发展的灵魂,更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立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视角,试图通过和谐人格及其相关概念的解析,利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地探寻了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缺失原因,同时阐明了大学生自主性构建和谐人格的意义,并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复兴的伟大责任,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渊博的学识、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和谐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谐道路上越走越顺利。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0
一、相关概念界定  10-14
  (一) 人格、和谐、和谐人格的释义  10-11
  (二)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具体含义  11-14
    1. 大学生与自身和谐  11-12
    2. 大学生与他人的和谐  12
    3. 大学生与自然的和谐  12-14
二、大学生和谐人格缺失的原因及其表现  14-21
  (一) 大学生和谐人格缺失的原因  14-15
    1. 大环境的影响  14
    2. 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14-15
    3. 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  15
    4. 教育及心理教育的欠缺  15
  (二) 大学生和谐人格缺失的表现  15-21
    1. 大学生自我与社会发展不和谐  15-17
    2. 大学生德智发展不和谐  17-18
    3. 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和谐  18-21
三、自主性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1-25
  (一) 自主性构建的含义  21-23
    1. 自主性的内涵  21-22
    2. 自主性的结构  22-23
    3. 自主性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心理学基础及其内涵  23
  (二) 自主性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重要意义  23-25
    1. 培养大学生自主性构建的必要性  23
    2. 建立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23-24
    3. 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24
    4. 大学生主体性自身发展的需要  24-25
四、自主性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对策  25-36
  (一) 培养大学生自主性构建的可行性措施  25-26
    1.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其人格的自主性构建提供了契合的心理基础  25
    2. 大学必须具有创新精神的理念为大学生人格的自主性构建培养提供有利的氛围  25
    3. 大学浓厚的人文科学积淀为大学生人格的自主性构建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资源  25-26
    4.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人格自主性构建提供实践机会  26
  (二) 完善各种和谐人格形成的关系环境  26-29
    1. 家庭、学校、社会三种力量齐抓共管  26-28
    2. 营造良好和谐的心理环境  28-29
  (三) 大学生的自主性操作活动即社会契约与完善自我相结合  29-31
  (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  31-32
    1. 构建大学生群体的和谐人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31
    2. 构建大学生理想人格,必须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1
    3.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必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1-32
  (五) 借鉴儒家理想人格观念、建立和谐人格的价值体系  32-36
    1. 儒家思想为构建理想人格奠定了思想基础  32-33
    2.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对和谐社会人格建构的启示  33-36
结论  36-37
参考文献  37-41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法律制度的完善,D922.291.91
  2.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3. 中学生人格特质、知觉父亲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G631
  4.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5. 小学语文教材风波修辞析,G623.2
  6. 预测任务下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研究,B841
  7. 高中古典文学教学与当代高中生人格培养,G633.3
  8. 青少年正畸治疗中的心理研究,R783.5
  9. 人格因素与说谎、识谎行为关系的研究,B844.2
  10. 男性内外向人格与性态度对性图片加工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B844.2
  11. 全职母亲人格类型(MBTI)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B844.2
  12. 基层公务员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630.3
  13. 关于太原市小学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研究,G623.8
  14. 父亲意象人格面具结构的实证研究与心理分析,B844.6
  15. 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922.291.91
  16. 孟子人性思想与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B222
  17. 员工主动性人格、工作投入与幸福感关系研究,B848
  18. 冠心病患者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R473.5
  19. 护士心理一致感、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R47
  2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D922.291.91
  21.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D922.291.9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