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含冠醚聚苯撑乙烯(C-PPV)与PS-C-PPV-PS的合成及其自组装性能的研究

作 者: 王曦
导 师: 刘朋生;李林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关键词: C-PPv Ps-C-PPV-Ps AFM 聚集体 纳米带子 纳米棒
分类号: O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合成了可溶的带冠醚取代基的聚苯撑乙烯(C-PPV),其中冠醚基团的氧原子直接连在PPV主链上苯环的2、3位,并研究了聚合物在K~+存在下的自组装形成聚集体的行为。我们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聚集体的形貌,并用紫外(UV)和荧光(FL)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聚集体的形成机理,认为是由于C-PPV上的冠醚与K~+的络合作用,K~+在分子链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诱导形成了聚集体。研究了K~+的量、K~+加入的时间和C-PPV溶液浓度对形成的聚集体的形貌与光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随K~+量的逐渐增多,聚集体可以从较短的纳米棒(80纳米)转变为细而长的纳米带子(400纳米)。 2.K~+加入后,聚集体的长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 3.C-PPV溶液的浓度对形成的聚集体的形貌和光谱性能没有影响。 我们用C-PPV分子直接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苯乙烯—C-PPV—苯乙烯(Ps-C-PPV-Ps)三嵌段共聚物,首次报道了Gilch反应合成的C-PPV分子的端基是苄卤。研究了Ps-C-PPV-PS在K~+诱导作用下形成聚集体的情况。发现形成的聚集体长度很小,从而证明了我们所提出的聚集体的形成机理:一个K~+吸引两个不同聚合物分子上的两个冠醚环,两个分子形成了聚集体,在聚集体的末端再吸引新的K~+和聚合物分子,这样聚集体可以生长变长而形成纳米带子。同时也研究了K~+的量、K~+加入的时间对形成的聚集体的形貌与光谱性能的影响,结果与C-PPV的相一致。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3-41
  1 PPV的合成方式  23-28
    1.1 Gilch反应  24-25
    1.2 Wessling可溶预聚体方式  25-27
    1.3 其它的方法  27-28
  2 含取代基可溶的PPV  28-32
    2.1 含烷氧取代基的PPV衍生物  28-29
    2.2 含芳基取代基的PPV衍生物  29-31
    2.3 含有机硅烷基的PPV衍生物  31-32
  3 含冠醚的共轭聚合物  32-40
  4 本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40-41
第二章 合成部分  41-48
  1 实验部分  42-44
    1.1 原料  42
    1.2 分析测试  42
    1.3 聚合物的合成  42-44
  2 结果与讨论  44-48
第三章 C-PPV的自组装性能和表征  48-63
  1 实验部分  49
  2 结果与讨论  49-63
    2.1 聚集体形成机理的研究  51-52
    2.2 溶液制备的膜性能研究  52-53
    2.3 K~+加入时间对聚集体的影响  53-54
    2.4 K~+的量对聚集体影响的研究  54-56
    2.5 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研究  56-63
第四章 Ps-PPV-Ps的自组装性能和表征  63-71
  1 实验部分  63
  2 AFM研究  63-65
  3 光谱的研究  65-71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71-74
  1 本文所做的工作  71-72
  2 将要开展的工作  72-74
参考文献  74-83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83-84
致谢  84

相似论文

  1. 形貌可控的铈基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性能研究,O614.332
  2. 介孔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螺旋纳米棒的制备,TB383.1
  3. Ni片上组装TiO2纳米管阵列和TiO2/ZnO纳米棒阵列膜光催化辅助电解水制氢研究,TQ116.21
  4. 喷雾燃烧制备纳米SnO2:结构设计及气敏性能研究,TB383.1
  5. 基于APTES和蛋白A联合固定化技术的乙肝病毒免疫生物传感器敏感膜的制作研究,TP212.3
  6. 石墨烯及其它基底上二氧化锡纳米棒阵列的生长、性能及器件,TB383.1
  7. 一维纳米材料的湿敏性能研究,TB383.1
  8. 不同粘结前处理剂/酸蚀剂处理后牙本质胶原纤维塌陷程度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R781.2
  9. 氧化锌纳米阵列的可控生长与性质研究,TB383.1
  10. 一维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生长机理的研究,TB383.1
  11. PMMA微球表面过渡金属氧化物壳层聚集体的研究,TB383.1
  12. 界面组装紫精分子聚集体材料及其性质研究,O631.3
  13. 胶原酶及其抑制剂对牙本质粘结持久性影响的实验研究,R781.2
  14. (Mg,Co)共掺杂ZnO薄膜的形貌调控及性能研究,TB383.1
  15. 35CrMo钢在CO_2饱和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TG172.82
  16. 采用AFM加工大范围微纳米聚合物结构的实验研究,TB383.1
  17. PS均聚物及PS/PS-b-PEO共混物LB膜的形态结构,O631.3
  18. AFM纳米镊子激光测力系统设计,TH744.5
  19. AFM球形针尖的制作及癌细胞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R73-36
  20. 聚丙二醇与β-环糊精超分子聚集体的制备及谱学表现,O636.1
  21. 基于AFM的纳米机械刻划切屑形成研究,TG50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