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复杂场地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作 者: 卓旭炀
导 师: 景立平
学 校: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专 业: 固体力学
关键词: 地震波动 两相介质 饱和度 土层结构 复杂地形
分类号: P3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85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复杂场地对地震波传播有很重要的影响,地震现场调查显示,地震烈度异常区与场地条件密切相关。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以往主要采用单相介质进行地震波传播的模拟。本文利用两相介质运动微分方程和集中质量有限元法,并结合透射边界对几种复杂场地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具体内容如下: 1、波垂直入射时饱和土人工边界的处理 对于成层饱和土和均质饱和土来讲,当波从底边界垂直入射时,具有波型不变的特性,也就是说,不会耦联出其他类型的波。利用波的这种特性,本文给出了一种利用透射公式模拟饱和土人工边界的方法。 2、欠饱和土的修正方法 通常把饱和度sr在90%~100%之间的土称为欠饱和土,本文首先利用等价模量对水的体积模量进行修正,然后利用两相介质的动力微分方程分析欠饱和土的动力特性。 3、场地土层结构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土层结构对不同类型的地震波的传播有不同的影响。 SV波垂直从底边界入射时,由于水并不能承受剪切作用,所以两相介质和单相介质对地震波的传播影响一致。随着软夹层埋深的增加,地表土层位移反应有增大的趋势;而地表土层加速度反应有减小的趋势。随着硬夹层埋深的增加,地表土层位移和加速度反应都有减小的趋势。 P波从底边界垂直入射时,饱和度对地表土层的反应有显著的影响。就地表土层位移和加速度相对于基岩的放大倍数来说,一般有这样的规律:单相土的放大倍数最大,欠饱和土的放大倍数最小,饱和土的放大倍数居中。地表土层反应相对于基岩反应的放大倍数随着软夹层或硬夹层位置改变而产生的变化很小。 4、复杂介质情况下盆地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基岩与沉积层的剪切波速比、沉积层的深度、沉积层的饱和度是影响地震波在沉积盆地中传播的重要因素。基岩与沉积层的剪切波速比越大,从沉积层中入射到基岩中的波就越容易被反射回来。沉积层的深度越大,波在沉积层中传播的时间就越长。所以,基岩与沉积层的剪切波速比越大,沉积层的深度越大,波就越容易聚集在盆地中,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波与波之间的干涉机会就越多,盆地的振动时间就越长,沉积层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就越大,波的频谱成分就越丰富。 饱和土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与单相土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相近,欠饱和土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大于单相土的位移和加速度反应。欠饱和土使沉积盆地的基本共振频率减小。5、复杂介质凸起地形对地展波传播的影响 山体对地面运动有放大作用,在山脚则有抑制作用,山包之间峡谷的土层反应放大倍数受山包之间距离的影响较大。当山包距离较近时,受山包的抑制作用,峡谷的放大倍数较小。山包距离较远时,峡谷受山包的抑制作用减弱,放大倍数增大。欠饱和土的放大倍数小于单相土的放大倍数。 介质的种类对地形放大倍数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欠饱和土比单相土具有更明显的地形效应,在被抑制区欠饱和土的位移或加速度放大倍数比单相土更小,在放大区位移或加速度的放大倍数比单相土更大。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目录  9-11
第一章 绪论  11-22
  1.1 场地效应及其评估方法  11-13
  1.2 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  13-19
  1.3 场地效应在地震危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19-20
  1.4 本文的主要的工作  20-22
第二章 基于土力学模型的两相介质动力方程组  22-34
  2.1 土力学模型  22-23
  2.2 土力学模型微分方程的建立  23-27
  2.3 垂直入射时两相介质边界的处理  27-34
第三章 欠饱和土土层结构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34-51
  3.1 土层结构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34
  3.2 本章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34-38
  3.3 SV波垂直入射水平成层土计算结果分析  38-42
  3.4 P波垂直入射水平成层土计算结果分析  42-45
  3.5 横向不均匀土层计算结果分析  45-47
  3.6 土骨架、水之间的位移及加速度的相互关系  47-50
  3.7 本章小结  50-51
第四章 复杂介质情况下盆地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51-81
  4.1 地质条件对地震烈度的影响  51-52
  4.2 盆地效应  52
  4.3 本章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52-54
  4.4 计算结果分析  54-79
  4.5 本章小结  79-81
第五章 复杂介质凸起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  81-92
  5.1 地形放大效应及研究成果  81-82
  5.2 本章的研究内容及模型  82-84
  5.3 峡谷不同宽度时地表位移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84-87
  5.4 各观测点的位移反应比较  87
  5.5 不同位置地表位移和加速度的谱比特性  87-91
  5.6 本章小结  91-92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92-95
  6.1 本文结论  92-93
  6.2 今后的工作展望  93-95
参考文献  95-98
致谢  98-99
作者简介  99

相似论文

  1. 光声显微成像在大鼠脑低灌注模型中的应用研究,R743.3
  2. 基于图像处理的室内视频火灾烟雾识别方法,TP391.41
  3. 场地中软夹层对地震动的影响,TU435
  4. 三元复合驱动态开采规律研究,TE357.4
  5. 可控电化学法合成超细金属氧化物粉体的研究,TB383.3
  6. 光声显微成像系统应用的初步研究,R318.51
  7. 海洋特殊土层结构对场地地震反应影响的分析,P315.9
  8. 聚合物驱后利用密闭取心井检测剩余油研究,TE357.4
  9. 有限单元并行计算方法在地震波动模拟中的应用,P315.31
  10. 具有ZigBee通讯功能的血氧监护仪的研制,TP29-AI
  11. 亚低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液生化学的影响,R651.15
  12. 基于储量精细计算的大庆北一区断东剩余油开采研究,P618.13
  13. 异色经纬交织织物的混色效应研究,TP391.41
  14.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继发低氧血症证候规律及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R259
  15. 基于MSP430的人体信号检测及报警系统,TN911.23
  16. 同时考虑行人和机动车效益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模型,U491.54
  17. 土石坝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TV139.1
  18.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的研究,TP274
  19. 单兵系统生命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E916
  20. 基于USB接口与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多参数监护系统的设计,R197.39
  21. 基于MSP430的血氧检测系统的研究,TH77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