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挪用公款罪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作 者: 刘龙章
导 师: 张绍谦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挪用公款 犯罪主体 犯罪对象 职务便利 营利 归个人使用 共同犯罪 牵连犯 继续犯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刑法修订施行后,挪用公款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诸多疑难争议问题,困扰着司法实务,也引起了刑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挪用公款罪的具体适用问题,两高曾先后颁布了一些司法解释和对具体适用问题作出过答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如何理解“归个人使用”也作过立法解释。这些解释和答复对有关刑法规范所作的诠释,大大增强了刑法的操作性,消除了刑法司法实务中的不少分歧。但是,司法解释及答复等规范性文件仍是一种普适性的规范,同时也不可能完全辐射现实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所以结合实际需要展开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司法实践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挪用公款罪中的九个疑难问题,以便更好地为司法实践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全文目录


前言  6-7
一、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主体问题  7-23
  (一) 挪用公款罪主体的立法演变  7-8
  (二)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的理解  8-13
  (三) 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  13-20
  (四) 基层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党组织成员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20-21
  (五) 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  21-23
二、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问题  23-27
  (一) 非特定公物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  23-26
  (二) 有价证券是否属于“公款”的范围  26-27
三、 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问题  27-31
  (一) 职务的含义和特征  27-29
  (二) 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  29-30
  (三) 关于“利用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的探讨  30-31
四、 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问题  31-36
  (一) 司法实践中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存在的争议  31-34
  (二) 立法机关对“归个人使用”的解释  34-36
五、 关于挪用公款罪中的“营利”问题  36-39
  (一) “营利”的认定标准  36-37
  (二) “营利”的分类  37-38
  (三) 营利活动与非法活动的区分  38-39
六、 关于挪用公款的共同犯罪问题  39-42
  (一) 关于共犯的认定问题  39-40
  (二) 关于共犯的表现形式问题  40-42
七、 挪用公款罪的牵连犯形态  42-43
八、 挪用公款罪是否是继续犯  43-45
九、 关于几种特殊“挪用”行为定性的研究  45-52
  (一) 关于“借用”公款的法律性质问题  45-48
  (二) 虚设贷款理由,将以本单位名义从银行贷取的款项直接交给其他个人使用,由使用人支付银行利息的,能否认定为挪用公款行为  48-49
  (三) 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冒名贷款的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49
  (四) 挪而未用,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49-51
  (五) 已经调离原单位的行为人,仍以该单位的名义收取该单位贷款或者欠款归个人使用的,应当如何定性  51-52
参考文献  52-54
后记  54

相似论文

  1. 继续犯研究,D924.1
  2. 破坏军婚罪问题研究及立法完善,D924.3
  3. 论非法持有毒品罪,D924.36
  4. 故意制造汽车碰撞行为的刑事法律规制,D924.3
  5. 牵连犯问题初探,D924.11
  6. 论对牵连犯应实行数罪并罚,D924.1
  7. 试论挪用资金罪的几个重要问题,D924.3
  8. 受贿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924.392
  9. 网络赌博犯罪问题的研究,D924.3
  10. 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之刑法学分析,D924.392
  11. 抢劫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2. 王某毒品犯罪案件研究,D924.3
  13. 聚众斗殴罪疑难问题研究,D924.3
  14. 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5. 职务侵占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5
  16. 挪用公款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924.3
  17. 连累犯的刑法解构,D924.1
  18. 保险诈骗共同犯罪问题研究,D924.3
  19. 共同过失犯罪的理论探析与立法完善,D924.1
  20. 受贿罪主要争议问题研究,D924.3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