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 者: 周文欢
导 师: 丁丁
学 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存在问题及对策 公司法人 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秘书 完善监事会制度 股东大会 现代公司制度 经理机构 任免机制 法人产权制度
分类号: D92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6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公司制度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其不仅是强大的融资工具,而且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其摆脱了被所有者直接支配控制的命运,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走向独立发展。纵观企业制度的发展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先后出现了私营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业主制和合伙制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出现,而公司制的产生,迄今也不过400多年的历史。但这种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公司制度所显现出强大生命力,很快就掀起了整个世界历经几个世纪的公司潮。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现代公司,一个国家的经济就不可能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本文第一部分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涵义,论述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特征、本质与功能,笔者认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为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利益,保证公司正常有效地运营,由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关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接着进一步分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理基础及模式比较,即从公司法人制度,法人产权和委托――代理理论出发,阐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试想如果公司仍然是古典企业,其出资者(所有者)自己直接监督、支配和管理自己的资产,同时直接承担剩余风险,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该问题的提出,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公司法人产权的形成,在于现代公司法人产权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关于资产权利的委托代理制。于是,便有了权利的分离和相应的权利主体多元化,进而产生了如何更好地对公司经营管理权进行配置、如何制衡及协调股东会、董事会及经理层、监事会之间的权力等问题。 本文第二部分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的概述改制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正如刘社建、郭晓凌所言:“我国并不存在完备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存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且我国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既存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使经营者既可以利用产权约束不力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又可以利用行政上的控制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以逃避责任。”这些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困惑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股东大会设置的形式化;董事会的权力由集中走向集权,国有董事则更为严重;经理机构的权力配置严<WP=32>重偏离法律轨道,国企公司化改制后,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造成内部人控制严重,致使经理失去董事会监督的可能;监事机构的监督权力旁落,监督职能虚化,因监事会不具有完全独立的法律地位,且兼事会任免机制及成员的任意性,造成监事本身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质难以履行监督的职能,加上应有激励机制的缺乏,约束机制不完善,使得监事会在现实中并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本文第三部分为从法律上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第一:完善股东大会的表决制度及充实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第二:对董事会权力作合理配置,包括增设董事会秘书,改善董事会人事结构,完善董事会决议瑕疵制度,建立公司董事或董事会越权无效制度,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第三:对经理权的正确定位,实行董事会与经理机构之分设制度,董事长不应兼任总经理,以强化董事会对经理的监督,调整经理的职权范围,以适应经理业务管理的实际需要;第四:从以下方面完善监事会制度,健全监事的任免机制,扩大监事会的职权范围,建立监事会的激励机制.由于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太过于简略,因而笔者希望通过对上述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的论述以及如何从法律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以提高公司的生存力和竞争力。

全文目录


前言  5-6
一、 公司法人治理的一般涵义  6-17
  (一)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特征、本质与功能  6-10
    1、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  6-7
    2.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特征  7-8
    3.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  8-9
    4.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  9-10
  (二)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分析  10-14
    1. 公司法人制度  10-11
    2. 法人财产权理论  11-12
    3. 委托――代理理论  12-14
  (三) 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比较  14-16
    1. 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点  14-15
    2.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15
    3. 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15-16
  (四)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法律规制的现状  16-17
    1. 股东大会  16
    2. 董事会  16
    3. 经理  16-17
    4. 监事会  17
二、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7-22
  (一)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17-18
  (二)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实践中的困惑  18-22
    1. 股东大会设置的形式化  18-19
    2. 董事会的权力由集中走向集权  19-20
    3. 经理机构的权力配置严重偏离法律轨道  20-21
    4. 监事机构的监督权力旁落,监督职能虚化  21-22
三、 从法律上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2-30
  (一) 明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制原则  22-23
  (二) 完善股东大会之相关制度  23-26
    1. 建立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股东出席的法定股份或人数制度  23
    2. 完善股东大会表决制度  23-24
    3. 充实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  24-26
  (三) 对董事会权力作合理配置  26-27
    1. 改善董事会人事结构,强化董事会职责  26
    2. 充实股东诉权,完善董事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  26
    3. 建立公司董事或董事会越权无效制度  26-27
    4.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设想  27
  (四) 经理权的正确定位  27-28
    1. 实行董事会与经理机构之分设制度  27
    2. 董事长不应兼任总经理,以强化董事会对经理的监督  27-28
    3. 调整经理的职能范围  28
  (五) 树立监事会的权威  28-29
    1. 充实监事会的力量,健全监事的任免机制  28-29
    2. 适当扩大监事会的职权范围,重塑公司的监督职能中心  29
    3. 建立监事的激励机制、激发监事履行监督职责的积极性  29
  (六) 结语  29-30
参考文献  30-33

相似论文

  1.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2. 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922.291.91
  3.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5.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F276.6;F224
  6. 我国公司监事代表诉讼研究,D922.291.91
  7. 股东大会通知程序瑕疵研究,D922.291.91
  8. 论我国董事自我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922.291.91
  9.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特征与盈余管理度的相关性研究,F275
  10. 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制度构建,D922.28;F832.4
  11. 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独立性研究,F239.4
  12. 我国董事责任豁免制度研究,D922.291.91
  1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实务研究,D922.291.91
  14.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面临的困境与对策,D922.291.91
  15. 借鉴国外经验发展中国优先股制度的现实意义,D922.291.91
  16.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研究,D922.291.91
  17. 论我国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的完善,D922.287
  18. 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制度研究,D922.291.91
  19. 股东大会会议瑕疵救济制度研究,D922.291.91
  20. 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922.291.91
  21. 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继承法律制度研究,D923.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经济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