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稻根的负向光性及其影响因素

作 者: 莫亿伟
导 师: 王忠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根 次生根 负向光性 向重性 生长素 极性运输
分类号: S511.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探导水稻根负向光形成的机理,在水培溶液中加入不同种类的激素和浓度处理,用ELISA法测定根尖的IAA含量,用含有IAA的琼脂块贴在种子根的根尖表面来观测IAA对根的生长效应,并对水稻根弯曲部分作半薄切片。结果如下:(1)水稻的种子根和不定根,以及由这些根上长出的分枝根都具有负向光生长的习性。水稻根的负向光生长倾斜度一般在25~60度之间。通常高节位的不定根的负向光倾斜度大于低节位的不定根,更大于种子根。(2)水稻根的负向光倾斜生长是由于根尖向光侧细胞的生长量大于背光侧细胞生长量所致。(3)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根冠。对根冠遮光而给根尖其他部分照光时,没有负向光性的发生。剥除根冠而保留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时,根能生长但失去负向光性,保留根冠的原始细胞时,当根冠重新长出时,又恢复负向光性生长。(4)根的生长量和负向光性倾斜度受到光强的影响,在0~100 μ mol·m2·S1的范围内,根的生长量随光强的增加而减少,根的负向光倾斜度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5)在10~40℃的处理中,以30℃水稻根的生长量和负向光性倾斜度最大。(6)蓝紫光能显著的诱导水稻根的负向光性生长,绿光也能促进根的负向光性生长,而红光和橙光无效。(7)生长素溶液对根的负向光性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在0~1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IAA的浓度提高对根的生长、负向光性和向重性反应的抑制程度加剧。当IAA≥10 mg·L-1时,水稻根负向光性完全受到抑制。(8)种子根的生长方向既受光的调控也受外施的IAA的调控,黑暗中根尖向贴有含IAA琼脂块的一侧弯曲生长。(9)次生根在光照1.5h后,背光侧的IAA的含量明显大于向光侧。(10)种子根尖发生弯曲生长的原因是伸长区的细胞不均等生长所致。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5
1 前言  5-7
  1.1 植物的光受体色素  5-6
  1.2 向光性反应的模式  6-7
  1.3 向光性形成的原因  7
  1.4 负向光性研究的意义  7
2 材料和方法  7-14
  2.1 供试材料  7-8
  2.2 水稻根生长的观察  8-10
  2.3 稻根显微结构的观察  10
  2.4 生长素种子根生长的观察  10-11
  2.5 水稻根尖生长素含量的测定  11-14
3 结果和分析  14-28
  3.1 水稻根的负向光性  14-15
  3.2 根负向光性的作用部位和结构变化  15-20
  3.3 环境因素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  20-27
  3.4 光照对水稻次生根根尖中IAA的影响  27
  3.5 附IAA后水稻种子根弯曲部位的结构  27-28
4 讨论  28-33
  4.1 植物的向性运动  28
  4.2 接受光照部位和光受体  28-29
  4.3 向光性形成的原因  29-31
  4.4 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  31-32
  4.5 研究根负向光性的前景和展望  32-33
5 参考文献  33-36
6 致谢  36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6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3.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4.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5.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6. 水稻黄单胞菌tal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
  7.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S511
  8.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9.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10.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11. 水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OsNRT1.2和OsNRT1.5超量表达材料的功能鉴定,S511
  12.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13.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14. 水稻胁迫应答基因3’UTR模体及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Q943.2
  15.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16.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S158
  17. 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害后水稻的光谱特征,S435.112
  18.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19.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方法的建立及感病生育期的研究,S435.111.4
  20. 小麦主茎和分蘖根系发育的差异及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贡献,S512.1
  21. 基于HJ卫星混合像元分解的水稻生长监测技术研究,S5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