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弹性梁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作 者: 杨晟曦
导 师: 陈国平
学 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 业: 工程力学
关键词: 损伤定位 抗混传递函数 模态  结构振动 阻尼
分类号: TU3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9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数学模型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 文中就对定位损伤的敏感参数指标分三大类进行了概述:基于模态参数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基于应变参数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以及波传播理论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在讨论基于模态参数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时,在现有的方法基础上,从结构损伤前后模态振型的变化角度出发,提出了位移振型差值法和转角振型差值法的概念对结构进行损伤定位。 在讨论基于应变参数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时,提出了计算应变分布的概念对结构进行损伤定位。 本论文讨论了基于抗混传递函数进行损伤检测定位的方法,并进行了拓展,使该方法由Bernoulli-Euler情况推广到Timoshenko梁情况。最后讨论了有阻尼情况时,阻尼对结构损伤检测的影响。 这些方法都用多种仿真算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8-15
  1.1 结构损伤定位的意义  8
  1.2 几类损伤定位基本方法的综  8-13
    1.2.1 引言  8-9
    1.2.2 基于模态参数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概述  9-11
    1.2.3 基于应变参数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的概述  11-12
    1.2.4 波传播理论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12-13
  1.3 本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5
第二章 基于模态参数分析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  15-29
  2.1 引言  15
  2.2 基于固有频率的损伤定位  15-16
  2.3 基于振型的损伤定位  16-20
    2.3.1 局部频率的定义  18
    2.3.2 局部频率变化率  18-19
    2.3.3 局部频率变化率损伤检测法的实施步骤  19-20
  2.4 基于固有频率和振型的损伤定位  20-21
  2.5 对基于振型的损伤定位方法的一些改进  21-27
  2.6 结论  27-29
第三章 基于应变参数分析的结构损伤定位方法  29-37
  3.1 引言  29
  3.2 基本理论  29-32
  3.3 基于应变模态的损伤定位  32-33
  3.4 基于转角振型计算结构应变分布对结构进行损伤定位  33-35
  3.5 小结  35-37
第四章 基于抗混传递函数的的方法  37-53
  4.1 引言  37
  4.2 什么是抗混传递函数阵  37-38
    4.2.1 波的概念  37
    4.2.2 抗混传递函数阵的概念  37-38
  4.3 均匀结构的DTF响应  38-44
    4.3.1 均匀杆单元  38-40
    4.3.2 均匀单元  40-44
  4.4 非均匀梁结构的DTF响应  44-52
    4.4.1 自由-自由梁  45-49
    4.4.2 固定-自由梁  49-52
  4.5 小结  52-53
第五章 抗混传递函数方法对一维梁进行损伤检测  53-69
  5.1 引言  53-54
  5.2 自由-自由梁  54-60
  5.3 固定-自由梁  60-61
  5.4 损伤类型  61-62
  5.5 损伤程度  62-63
  5.6 综合计算  63-66
    5.6.1 计算步骤  63-64
    5.6.2 计算结果  64-66
  5.7 考虑有阻尼情况时对损伤检测的影响  66-68
  5.8 小结  68-69
第六章 抗混传递函数方法对Timoshenko梁进行损伤检测  69-79
  6.1 引言  69
  6.2 均匀的Timoshenko梁单元的DTF阵求法  69-72
  6.3 非均匀Timoshenko梁的DTF阵求法  72-74
  6.4 基于DTF阵对Timoshenko梁进行损伤检测  74-78
  6.5 小结  78-79
第七章 总结  79-80
致谢  80-81
参考文献  81-83

相似论文

  1.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分类技术研究,V235
  2. 考虑碰撞和限位作用的三跨悬臂梁桥地震反应分析,U442.55
  3. 蒸汽管路系统结构振动研究,TK284.1
  4. 拖拉机驾驶室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S219.02
  5. 大学生道义推理研究,B841
  6. 基于EMD的车牌识别方法及应用,TP391.41
  7. 天主教在吕梁的传播与影响,B977
  8. 复合材料闭合薄壁梁的模态阻尼预测,TB33
  9. 再生混凝土材料高温、碳化和受弯构件受弯性能试验研究,TU528
  10.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及其在火炮反后坐中的应用研究,TB535.1
  11. 斜拉桥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U441.5
  12. 基于电流变阻尼器气浮工作台关键技术的研究,TB535.1
  13. 某重型车驱动桥壳的静动态特性分析与评价,U463.218.5
  14. 基于混合驱动智能仿生腿的设计与控制,TP242
  15. 驱动感知一体化的混合式微力传感器设计,TP212
  16. 新型滚动直线导轨副箝制器的设计与研究,TG659
  17. 约束阻尼型隔振器的动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TB535.1
  18. 输电塔塔架极限载荷及动力学分析,TM753
  19. 基于指纹与姓名语音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融合身份识别技术的研究,TP391.41
  20. 预应力FRP混凝土梁理论分析及相关试验,TU375.1
  21. CFRP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TU352.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结构理论、计算 > 结构试验与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