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若尔盖高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

作 者: 邓茂林
导 师: 田昆
学 校: 西南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湿地 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3S技术 驱动力
分类号: S759.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若尔盖高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类型独特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为我国泥炭沼泽的集中分布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黄河上游,通过湿地汇集降雨和地表径流、冰川融雪,以及调控洪水等过程,对下游水量均衡起到重要作用。独特的气候环境与地理区位,孕育了世界高山带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若尔盖保护区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又是藏民游牧区和著名旅游区,是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矛盾极为突出的地区。若尔盖保护区湿地景观变化不仅改变了其景观的空间结构,而且影响了湿地景观的原有生态服务功能,尤其对生物多样性的栖息生境产生重要影响。该区域已有的研究表明,保护区水环境逐年减少,湿地质心迁移,适宜多种珍稀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湿地环境不断丧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并危及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对这一湿地的研究并不深入。论文选取若尔盖高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3S技术,客观分析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18年(1990~2007)来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探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或关键驱动力,为控制保护区人类经济活动且合理地持续利用湿地资源,为保护区有效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保护区管理政策制定来应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保护受损高原湿地的珍稀动植物资源,恢复其受损生境,维护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对若尔盖高原湿地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选择了该区域1990年、2000年、2007年时相较为接近的三幅影像为基本数据源进行景观解译,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调查数据和采样实验,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计算景观格局指数,统计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8年来,湿地景观组分演变以沼泽化草甸为主要优势类型,面积从45.36%增加至48.05%,成为景观基底。景观尺度下,多样性指数、景观破碎程度增加,斑块数目2000年到2007年净增27,景观边缘密度2007年增加0.626m/ hm2,Shannon多样性指数由2000年的1.2769至2007年增加到1.2797。斑块水平中,草甸与沼泽化草甸斑块破碎程度、空间异质程度最高,湖泊最低。在排水、人为放牧干扰的长期频繁影响下,沼泽化草甸、草甸破碎程度、空间异质程度升高。景观时空不断演化,有水的生境面积减少,而沼泽化草甸、干草甸(草场)面积持续增加,1990~2000年,沼泽化草甸、草甸面积分别增加了1978.60 hm2和2559.09 hm2,2000 ~2007年,湖沼水面积仍在萎缩,草场放牧面积保持增长,沙地短期增加1945.90 hm2,反映了若尔盖湿地景观由原生湿地景观逐渐往陆生草场的变化过程。论文研究分析获得了若尔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其在气候变暖自然条件下,保护区社区人口增涨,生存需求胁迫下对湿地排干、超载或高强度放牧引起或加速了沼泽和沼泽化草甸退化,导致草甸沙化;恢复中的沙化草地遭受再次放牧践踏,沙化趋势加剧,鼠害泛滥;另外,经济开发活动如道路建设、城镇化和采矿活动,以及对资源高强度依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引发的无序旅游及滥挖乱采药材等干扰,驱动着湿地退化。14年来若尔盖在保护区管理局多年的积极管理下,景观尺度总体上破碎程度呈下降趋势,景观聚集度递增,河流小幅增加,湿地环境有所改善,保护区保护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沼泽湿地向草地牧场退化演替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趋势。加强控制该区人类经济活动,是保护区管理局实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基础,对若尔盖退化湿地进行治理和恢复,须提高对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的认识,从景观大尺度上思考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湿地保护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前言  11-18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3
    1.2.1 研究的目的  12
    1.2.2 研究的意义  12-13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7
    1.3.1 景观生态学国外研究进展  13-14
    1.3.2 景观生态学国内研究进展  14-16
    1.3.3 湿地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6-17
  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7-18
2 研究区域概况  18-21
  2.1 地理地貌特征  18-19
  2.2 气候、水文特征  19
  2.3 土壤特征  19
  2.4 植被特征  19-20
  2.5 生物资源  20-21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30
  3.1 研究内容  21-22
    3.1.1 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格局类型及分布  21
    3.1.2 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21
    3.1.3 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  21-22
  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2-24
    3.2.1 研究的总体思路  22
    3.2.2 技术路线  22-24
  3.3 研究方法  24-30
    3.3.1 数据来源  24
    3.3.2 景观类型分类体系  24-25
    3.3.3 数据处理  25-26
    3.3.4 主要研究方法  26-30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0-52
  4.1 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30-45
    4.1.1 若尔盖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  30-31
    4.1.2 景观尺度水平指数  31-33
    4.1.3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  33-43
    4.1.4 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43-45
  4.2 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研究  45-52
    4.2.1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成分  45-46
    4.2.2 主要自然因素对若尔盖高原湿地的影响分析  46-47
    4.2.3 主要人为因素对若尔盖高原湿地的影响  47-52
5 结论与讨论  52-55
  5.1 结论  52-53
  5.2 讨论  53-55
参考文献  55-62
致谢  62-63
附录  63-65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5

相似论文

  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3.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X24
  4. 基于3S技术的宿迁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分析,S757.27
  5.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评估与论证研究,S759.9
  6.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X171
  7. 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度的定量估算与动态变化研究,TP79
  8.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驱动力分析,F293.2
  9. 长沙市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F224
  10. 顺昌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F301
  11. 基于3S技术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S727.2
  12.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F301
  13. 滇西北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F127;F224
  14. 基于RS和GIS的阜新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P237;P208
  15. 基于RS的阜新地区自然生态修复监测研究,P237
  16. 区域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F301
  17.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P942
  18. 西双版纳和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龙脑香林种子植物区系学比较研究,Q948.2
  19. 瓜馥木、浙江桂水分生理特征初探,Q948
  20.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Q948
  21.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章臭蛙与花臭蛙繁殖期的生境选择与种群动态研究,Q95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 > 自然保护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