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体育非语言行为研究

作 者: 孔靖
导 师: 解毅飞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 符号 传播 大众体育 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
分类号: G80-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45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体育运动实践,展现了宽阔洪大、多彩多姿的时空场所,为体育非语言行为的产生和建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基础,使开发研究和利用体育非语言行为成为可能;同时体育运动实践的诸多非语言行为,也在强烈呼唤体育非语言行为的理论解答。体育教师如何借助于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身体接触、人际距离等非语言行为的情绪感染力、吸引力、鼓动性和影响力来调控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教练员如何通过观察队员非语言行为的变化控制运动量,而队员如何根据教练员非语言行为的变化理解训练意图;赛场上同队队员之间如何用非语言行为进行默契的战术信息沟通;临场裁判员如何用恰当的非语言行为控制比赛;如何挖掘与整理大众体育健身非语言行为,怎样利用非语言行为为大众体育健身服务等等。凡此种种问题,乃处在封闭、狭隘或局部的经验认识当中,有的还停留在零碎、分散和表面上的认识,未能得到系统的认识和解决,因此,运用现代科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去认识考察体育非语言行为的诸因素、功能、特征、分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势在必行。构建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理论是体育运动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对人们科学地认识和研究非语言行为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目前,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学校体育非语言行为的研究要比竞技体育非语言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多,较好。但大众体育中的非语言行为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而对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非语言行为进行全面、整体、系统分析与比较的研究还未见诸于报端,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为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体育非语言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初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人类交流和传播所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体育传播的主系统。狭义的体育非语言行为是指在体育运动中,能传递信息的人类身体或肢体动作。广义上的体育非语言行为还包括环境与色彩、时空与距离、音响与标志符号等。体育非语言行为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保持体育运动中信息传递的畅通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2)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文化学、传播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为体育非语言行为研究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3)体育非语言行为划分为三大类:一是学校体育非语言行为(特点:调控课堂气氛,传递信息直观形象,替代和强化语言符号。功能: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表象的功能,情感表露和对动作或行为进行调整的功能,师生互动的操纵功能。);二竞技体育非语言行为(特点:通义性,协同性,即时性,可控性。作用:补充作用,替代作用,重复作用,否定作用,调节作用,欺骗作用,干扰作用。);三是大众体育非语言行为(特点:内隐性,累积性,恒常性,愉悦性。功能:协调人际关系,增进人的感情交流,促进人的社会化,缓解压力,积极生活态度。)。(4)体育非语言行为可细分为四个类别。其一是动作类,它又分为象征性动作、解释性动作、表露性动作、调节性动作、触摸性动作和侵犯性动作,而每类动作在体育运动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其二是时空类,它又分为时间符号和空间符号,时空符号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的完成战术配合,而空间符号的不同运用可以调整体育运动中的人际距离和心理距离;其三是标志类,它又分为象征性标志和实物性标志。其四是音响类,包括类语言和音乐,二者的合理运用可以改善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和提高练习的兴奋性。(5)体育非语言行为的艺术化运用是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非语言行为修养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包括得体的服装、眼神与微笑、空间位置的调整、提高示范艺术和创造良好的体育心理气氛等;教练员的竞赛指导艺术即教练员要克服临场的不良表现,影响现场比赛的观众和队员,提高现场的号召力。裁判员的比赛控制艺术就是用跑动方式、空间距离、身体姿势、表情变化、身体接触来来控制、督促、驾驭比赛。(6)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科构建从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的学科依据、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原则等方面做出了初步构想。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2
1 前言  12-16
  1.1 选题依据  12-13
  1.2 文献综述  13-16
    1.2.1 相关概念研究  13-14
    1.2.2 体育教学研究  14-15
    1.2.3 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中的研究  15
    1.2.4 大众体育中的研究  15-16
2 语言与非语言行为  16-23
  2.1 符号概述  16-17
  2.2 符号的分类  17-18
  2.3 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  18
  2.4 非语言行为  18-20
    2.4.1 非语言行为的表达方式  18-19
    2.4.2 非语言行为的特点  19-20
  2.5 体育与非语言行为的关系  20-23
    2.5.1 体育非语言行为概念界定  20-21
    2.5.2 非语言符号系统——体育传播的主系统  21-22
    2.5.3 研究体育非语言行为规律与特点对于体育实践的意义  22-23
3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学科理论基础  23-44
  3.1 语言学基础  24-26
    3.1.1 非语言行为的语言学内涵  24-25
    3.1.2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语言学意义  25-26
  3.2 符号学基础  26-29
    3.2.1 非语言行为的符号学内涵  26-27
    3.2.2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符号学意义  27-29
  3.3 人类学基础  29-30
    3.3.1 非语言行为的人类学内涵  29-30
    3.3.2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人类学意义  30
  3.4 文化学基础  30-33
    3.4.1 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学内涵  30-32
    3.4.2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学意义  32-33
  3.5 传播学基础  33-35
    3.5.1 非语言行为的传播学内涵  33-34
    3.5.2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传播学意义  34-35
  3.6 生理学基础  35-36
    3.6.1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生理学内涵  35-36
    3.6.2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生理学意义  36
  3.7 心理学基础  36-41
    3.7.1 非语言行为的心理学内涵  36-40
    3.7.2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心理学意义  40-41
  3.8 美学基础  41-44
    3.8.1 非语言行为的美学内涵  41-43
    3.8.2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美学意义  43-44
4 体育非语言行为分类  44-52
  4.1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非语言行为  44-46
    4.1.1 学校体育教学中非语言行为的特点  44-45
    4.1.2 学校体育中非语言行为的功能  45-46
  4.2 竞技体育竞赛中的非语言行为  46-50
    4.2.1 竞技体育竞赛中的非语言行为的特点  46-48
    4.2.2 非语言行为在竞技体育运动竞赛中的作用  48-50
  4.3 大众体育健身非语言行为  50-52
    4.3.1 大众体育健身非语言行为的特点  50
    4.3.2 大众体育健身非语言行为的功能  50-52
5 体育非语言行为分类解读  52-73
  5.1 动作类  52-64
    5.1.1 象征性动作  52-54
    5.1.2 解释性动作  54-58
    5.1.3 表露性动作  58-60
    5.1.4 调节性动作  60-62
    5.1.5 触摸性动作  62-63
    5.1.6 侵犯性动作  63-64
  5.2 时空类  64-68
    5.2.1 时间符号  64-65
    5.2.2 空间符号  65-68
  5.3 标志类  68-71
    5.3.1 标志的分类  68
    5.3.2 标志运用  68-71
  5.4 音响类  71-73
    5.4.1 音响分类  72
    5.4.2 音响的运用  72-73
6 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的非语言行为修养  73-80
  6.1 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  73-75
    6.1.1 得体的服装  73
    6.1.2 眼神与微笑  73-74
    6.1.3 空间位置的调整  74
    6.1.4 提高示范艺术  74-75
    6.1.5 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75
  6.2 教练员竞赛指导艺术  75-78
    6.2.1 情态安稳,指挥自如  75-76
    6.2.2 无声的战斗  76
    6.2.3 尊重裁判员  76
    6.2.4 让观众成为本队的拉拉队  76-77
    6.2.5 克服临场不良表现  77
    6.2.6 利用自我暗示进行行为调控  77
    6.2.7 现场号召力  77-78
  6.3 裁判员的比赛控制艺术  78-80
    6.3.1 用有节奏的跑动方式来营造氛围  78
    6.3.2 用恰当的空间距离来控制比赛气氛  78-79
    6.3.3 用合理的身体姿势来明确意图  79
    6.3.4 运用丰富的表情来控制督促,驾驭比赛  79-80
    6.3.5 运用适当的身体接触来交流情感  80
7 关于创建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的理论构想  80-86
  7.1 建立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的理论依据  81-82
    7.1.1 体育运动实践的飞速发展,在呼唤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的维持和支撑  81
    7.1.2 体育传播学的发展为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的建立,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81-82
    7.1.3 体育非语言行为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82
  7.2 关于体育非语言行为学概念的确立  82-83
  7.3 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分类  83-84
    7.3.1 研究对象  83
    7.3.2 内容分类  83-84
  7.4 体育非语言行为的基本特征  84
    7.4.1 普遍、重要性  84
    7.4.2 整体、形象性  84
  7.5 体育非语言行为学的研究原则  84-85
    7.5.1 整体性原则  84
    7.5.2 借鉴性原则  84
    7.5.3 实践性原则  84-85
    7.5.4 客观性原则  85
  7.6 研究方法  85-86
    7.6.1 逻辑法  85
    7.6.2 经验法  85
    7.6.3 系统研究法  85
    7.6.4 比较研究法  85-86
8 结论  86-88
9 参考文献  88-90
10 致谢  90

相似论文

  1. 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TN911.22
  2. 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J506
  3.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政策的实证研究,G818.2
  4.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5. 跳绳在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应用研究,G623.8
  6. 广州市九佛第二中学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86.9
  7.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开发与收益分配研究,G812.0
  8. 我国大众传播中青少年体育明星崇拜现象分析,G80-05
  9.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0. 山寨春晚的缘起及发展,G206
  11. 对台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研究,G222
  12.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13. 病毒营销传播研究,G206
  14. 井冈山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现状研究,G206
  15. “解放牛网”研究,G206
  16. 我国11株H5N2亚型AIV的基因特征及对禽的致病性研究,S852.65
  17. 运动服装品牌传播手段选取策略的研究,G206
  18. 南京明城墙垂直墙体上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传播机制研究,Q948.1
  19. 天主教在吕梁的传播与影响,B977
  20.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21. 传播学与数学的历史渊源研究,O1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