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肖邦第三谐谑曲研究

作 者: 王笑容
导 师: 侯康为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艺术学
关键词: 弗雷德里克·肖邦 谐谑曲 海顿 贝多芬 崇高
分类号: J6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弗雷德里克·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是波兰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独创性的音乐家之一,他是第一位称得上“钢琴诗人”的伟大作曲家,他创造了一种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理想的键盘风格。“谐谑”一词原来是文学用语,来自意大利文scherzo,本意为“戏谑”、“玩笑”。用于音乐领域之前,在民间的其他艺术形式中早有体现,其风格特点是轻巧、幽默,大部分由三拍子组成,作为一种体裁的正式确立是在十八世纪的上半叶,此后便逐渐成为大型器乐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规模与结构上不断扩大并最终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谐谑曲的来源和早期发展,并分析了海顿贝多芬作品中的谐谑性。从贝多芬开始,谐谑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速度较快、力度变化突然、调性变化频繁的音乐体裁形式,虽然此时还并不是作为单独乐章而出现,但是构思上、规模上为后来肖邦创作单乐章的谐谑曲做了铺垫。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对于肖邦第三谐谑曲的音乐学分析。本部分将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角度对肖邦音乐进行分析,并试图在哲学-美学高度探求肖邦谐谑精神及肖邦音乐回归性情感的深层原因。还将对肖邦的谐谑风格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从肖邦其他谐谑曲、马祖卡及波罗乃兹以及肖邦同时代的作曲家李斯特入手进行比较性分析。论文的第三部分介绍谐谑后期的发展情况,本部分将对肖邦以后的谐谑精神及谐谑在中国的发展进行分析。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10
前言  10-11
第1章 肖邦以前谐谑曲的发展  11-28
  1.1 古典早期谐谑的发展情况  12-15
    1.1.1 小步舞曲  12
    1.1.2 海顿的降E大调奏鸣曲轻快诙谐的幽默  12-15
  1.2 古典盛期谐谑的发展情况  15-28
    1.2.1 贝多芬奏鸣曲Op.2No.1第三乐章的音乐学分析  15-17
    1.2.2 贝多芬奏鸣曲Op.2No.2第三乐章分析及其与前辈音乐家的传承  17-21
    1.2.3 贝多芬奏鸣曲Op.2No.2第三乐章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  21-25
    1.2.4 贝多芬奏鸣曲Op.49No.2中的讽刺  25-28
第2章 肖邦第三谐谑曲的分析  28-50
  2.1 肖邦第三谐谑曲的音乐学分析  28-37
    2.1.1 宏观分析  28-30
    2.1.2 中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30-34
    2.1.3 第三谐谑曲的崇高与优美及其中的释放原则  34-36
    2.1.4 第三谐谑曲的寻觅性  36-37
  2.2 肖邦音乐的谐谑精神及回归情感  37-46
    2.2.1 肖邦音乐的谐谑精神  37-42
    2.2.2 肖邦音乐的回归情感  42-46
  2.3 肖邦同时代作曲家作品中的谐谑——李斯特  46-50
    2.3.1 《梅菲斯托圆舞曲》  46-48
    2.3.2 《侏儒舞》  48-50
第3章 肖邦之后的谐谑发展  50-54
  3.1 谐谑后期的情况  50-51
    3.1.1 后期发展综述  50
    3.1.2 《动物狂欢节》  50-51
    3.1.3 格什温和《蓝色狂想曲》  51
  3.2 现当代谐谑的哲学-美学分析  51-54
    3.2.1 谐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51-52
    3.2.2 方向  52-54
结语  54-55
参考文献  55-57
致谢  57-5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8-5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9

相似论文

  1. 浅谈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Op.111的演奏,J624.1
  2. 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OP.24“春天”音乐分析和演绎研究,J624.1
  3. 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文本与演奏分析,J624.1
  4. 《白鲸》中海洋意象的多维度解读,I712
  5. Death or Survival: An Interpretation of Ahab and Ishmael in Moby-Di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antian Philosophy,I712
  6. 论利奥塔的崇高美学,B83
  7. 论人格“崇高”,B825
  8. 论王朔痞子英雄的文化内涵,I207.42
  9. 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J624.1
  10. 浅析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J622.3
  11. 从冲突到融合:艾德里安娜·肯尼迪三部剧作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探寻,I712
  12. 恐怖的愉悦—斯蒂芬·金《宠物公墓》的哥特美学解析,I712.074
  13. 贝多芬《第31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10号)的哲理性特征初探,J624.1
  14. 叔本华“崇高”思想研究,B516.41
  15. 海顿EAM产品在我国中小企业SaaS应用的可行性研究,F426.672
  16. 超越唯美与崇尚崇高,I207.25
  17. 海顿清唱剧《创世纪》女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J832
  18. 《江格尔》的崇高美研究,I207.9
  19. 曹操诗歌美学思想研究,I207.22
  20. 黑暗王国中的生命悲歌,I512
  21. 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创作特征研究,J62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器乐理论与演奏法 > 键盘、簧乐理论和演奏法 > 钢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