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格尔》的崇高美研究

作 者: 诺敏
导 师: 包勇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江格尔》 崇高美 民族特点
分类号: I20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是该民族美学、乃至文化发展的灵魂,也是其民族性赖以构建的关键。《江格尔》是数百部蒙古英雄史诗中最优秀的一部,它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塑造了以江格尔为首的6012名勇士为保卫家乡与来犯之敌蟒古斯(恶魔)浴血奋战的崇高英雄形象。通篇洋溢着崇高美。时代需要崇高美,人生需要崇高的境界。本文在广泛利用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探讨《江格尔》的崇高美及其表现特征为宗旨,构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做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史诗《江格尔》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核心是它的崇高美。崇高美作为审美研究中的最重要范畴,从概念到具体内容都是中外美学家讨论的热点,本文试图立足于当代美学视阈,从中西美学家对崇高美的解读中把握和理解崇高美的内涵和它的审美特征。关于崇高美的内涵,本文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崇高美进行了历史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本文确立了三个基本概念,即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史诗。英雄史诗源于英雄崇拜,而英雄崇拜又源于祖先崇拜。就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史诗的关系而言,它们是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的有机整体。关于崇高美的审美特征,在史诗《江格尔》中崇高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力”、“义”、“勇”三个方面。文中除了对这三个概念加以阐释之外,认为崇高美在表现形式上虽然有共性,但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它还有各自的特点。《江格尔》史诗不但有它的历史意义,它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这部史诗所宣扬的崇高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所体现出的价值观、理想观都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史诗中所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及战斗的人格等,更是难能可贵的。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21世纪,更应该继续挖掘和弘扬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优秀民族精神,立足于民族和时代需求发展民族教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从社会“软实力”方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8
  (一) 《江格尔》审美研究概述  11-13
  (二) 《江格尔》的产生和形成时代  13-18
一、解读崇高美  18-26
  (一) 中西美学的崇高美论  18-22
  (二) 崇高美的解读  22-26
二、《江格尔》的崇高美  26-40
  (一) 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史诗  26-28
  (二) 《江格尔》崇高美的艺术特点  28-34
  (三) 《江格尔》的崇高境界  34-36
  (四) 《江格尔》民族审美意识的特点  36-40
三、《江格尔》崇高美的文化渊源  40-48
  (一)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因素  40-42
  (二) 游牧生活方式—经济因素  42-44
  (三) 宗教信仰—心理因素  44-48
四、《江格尔》崇高美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48-52
  (一) 历史意义  48-49
  (二) 现实价值  49-52
结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白鲸》中海洋意象的多维度解读,I712
  2. 荷马史诗与《江格尔》原始思维比较,I106.2
  3. 《江格尔》与《伊利亚特》审美比较,I106
  4. 黑暗王国中的生命悲歌,I512
  5. 从心理美学探究尤金·奥尼尔《悲悼》的乱伦母题,I712
  6.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I206.2
  7. 日本“情死”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精神,I313
  8. 史诗《江格尔》中某些数字象征意义探析,I207.9
  9. 欣赏灾难时的生命反思,J975
  10. 论埃德加·爱伦·坡诗歌的美学品质,I712
  11. 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B83
  12. 《江格尔》产生不同版本的原因与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及传播特点的探析,I207.9
  13. 《江格尔》史诗散韵文体比较研究,I207.9
  14. 蒙古史诗《江格尔》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战争比较研究,I207.9
  15. 《伊利亚特》与《江格尔》战争比较研究,I106
  16. 《江格尔》与荷马史诗之女性比较,I106
  17. 《江格尔》与《伊利亚特》主要英雄之比较,I106
  18. 新疆地毯图案研究,J523.3
  19. 室内家具的民族特色研究,J525
  20. 新时期蒙古族戏剧文学研究,I207.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少数民族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